高明明

【摘 要】 目的:分析中醫護理在保守治療急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方法:選取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期間收治的64例急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按照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32例。其中參照組實行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行中醫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護理在保守治療急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可以提高護理效果,優化患者的神經功能,有著推廣價值。
【關鍵詞】 中醫護理;保守治療;急性高血壓腦出血
高血壓腦出血在臨床中是一種發病率相對較高的急性腦血管疾病,主要臨床特征就是病情嚴重,發病急,其死亡率以及病死率都相對較高。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而言,通常會有著一定的偏癱或者是失語等相關功能障礙,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進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本文的主要目標就是分析中醫護理在保守治療急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期間收治的64例急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按照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32例。其中參照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人數比為18:14;平均年齡為(66.23±2.13)歲;平均病程為(4.58±1.08)h。觀察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7:15;平均年齡為(66.15±2.09)歲;平均病程為(4.26±1.55)h。比較兩組急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年齡、性別資料等的對比并不顯著,未呈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該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比如體位護理、病情觀察、并發癥預防、檢測患者生命體征、二便護理等。
1.2.2 觀察組
該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實行中醫護理。①針灸護理。針刺刺激患者的合谷、足三里以及曲池,并且配合四神聰穴、涌泉穴、心俞穴、照海穴、神門穴等。在確定穴位之后,使用濃度為75%的酒精進行消毒,并且手術人員的雙手也應該實行常規消毒,使用不銹鋼毫針,右手垂直進針,深度為1.5厘米,之后輕輕提插。在守氣1-3分鐘之后留針。②按摩護理。在患者的病情大體穩定之后,對其進行穴位按摩,通常情況下,按摩時間為上午九點和下午三點,每次20分鐘,每天兩次,在對患者的穴位進行按摩的時候,力度應該以患者耐受最佳,避免損傷患者的皮膚[2]。③情志護理。相關護理人員應該告知患者,情緒不穩定并且波動強烈是造成高血壓的重要因素。護理人員應該告知患者保持樂觀心態,排除雜念,保持情緒的穩定。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使用腦卒中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進行評估,分數越高則表示病情越嚴重。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用%表示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并開展t檢驗,(P<0.05)時即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詳見表。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評分
觀察組患者的神經功能評分為(2.81±2.35),參照組患者的神經功能評分為(3.89±2.23),兩組之間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中醫學中,高血壓屬于“中風”范疇,其主要發病機制是肝陽亢盛、風動化火、絡破血溢、破血妄行。臨床中在對其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不管是中醫治療還是西醫治療都有著各自的優點和缺陷,當前在臨床中通常是實行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
臨床研究表明,給予腦出血患者中醫護理干預,能夠充分展現中醫中共性和個性相互結合的基本特征,可以使中醫治療中的效能獲得充分展現,提高臨床效果,降低致殘率。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實行中醫護理,主要有中藥內服、情志護理、針灸護理、穴位按摩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常規護理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中醫護理在保守治療急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可以提高護理效果,優化患者的神經功能,有著推廣價值。
綜上所述,在對急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所進行的護理中,中醫護理的應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優化患者的神經功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段慧英. 中西醫護理在急診高血壓腦出血中的應用效果[J]. 光明中醫, 2019,2(12):20-21.
[2] 陳海. 老年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急診微創手術治療觀察[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8,24(7):107-108.
[3] 王嬋娟. 高血壓合并腦出血患者急診護理效果觀察[J]. 中國基層醫藥, 2019, 26(8):100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