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盈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護理干預在胃鏡檢查中的實施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胃鏡檢查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抽簽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脈搏及惡心發生頻率。結果:檢查前,研究組與對照組的收縮壓、舒張壓、脈搏均無明顯差異。檢查后,研究組收縮壓、舒張壓、脈搏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惡心頻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結論:患者實施胃鏡檢查時,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情況,降低惡心發生率,縮短胃鏡檢查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胃鏡檢查;護理干預;緊張;惡心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gastroscopy. Methods:Ninet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gastroscopy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 study group by digital lottery. occurrence frequency. Results:Before the examin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pulse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examination,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puls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ausea frequenc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tension and anxiety of patient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shorten the time of gastroscopy during gastroscop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胃鏡檢查屬于臨床醫學中常用檢查方法。在檢查過程中,醫護人員會向患者胃部插入一條纖細軟管,醫生可以清晰觀察到患者食管、胃部以及十二指腸等病灶病變。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許多患者不能承受胃鏡插管的痛苦,使得患者身心在一定程度承受損害,有些患者檢查時出現惡心、血壓升高等情況。為了減輕患者胃鏡檢查不適感,本文將對護理干預在胃鏡檢查中的實施效果予以研究,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照組45例,采用常規護理法,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齡22~71歲,平均年齡(48.2±11.7)歲;研究組45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添加護理干預,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23~72歲,平均年齡(50.4±9.8)歲。上述兩組患者均無嚴重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壓疾病,并在知情情況下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使用相同的胃鏡檢查儀,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法,依照傳統操作流程對患者實施胃鏡檢查。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添加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①綜合評估患者心理。檢查前,護理人員詢問患者是否了解胃鏡檢查流程,并對患者心理狀態實施評估,根據評估分數制定科學合理的心理護理方案。
②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應與患者積極溝通交流,告知患者胃鏡結構以及操作流程,注重強調胃鏡檢查的優點與重要性的同時,還要告知患者胃鏡檢查中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情況。在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應面色和善、語氣溫柔誠懇,對患者提出的各項問題予以耐心解答。
③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在檢查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情況,選擇患者喜歡的樂曲,有效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并通過語言交流轉移患者注意力,給予患者鼓勵安慰。
④調節患者體位。為了讓患者減輕檢查痛苦,護理人員應在檢查時幫助患者調整體位,并找到最佳舒適位,使其身心得以良好放松。倘若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出現不適癥狀,應耐心及時安撫患者,指導患者緩解不適癥狀。
1.3 臨床觀察指標
檢查前后為患者測量血壓與心率變化,認真記錄兩組患者插鏡時的應激反應。觀察患者在胃鏡檢查中惡心發生頻率,并對惡心次數予以詳細記錄。對比兩組患者血壓、心率變化以及惡心發生頻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與脈搏
檢查前,研究組與對照組的收縮壓、舒張壓、脈搏均無明顯差異。檢查后,研究組收縮壓、舒張壓、脈搏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惡心頻發率
研究組0次惡心患者為37例,1次惡心患者為5例,2次惡心患者為1例,3次惡心患者為2例;對照組0次惡心患者無,1次惡心患者為3例,2次惡心患者為14例,3次惡心患者為11例,4次惡心患者為8例,5次惡心患者為9例;研究組患者惡心頻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3 討論
患者在胃鏡檢查時出現應激反應,使得患者出現血壓過高、脈搏過快、惡心嘔吐等應激性反應。甚至有些患者還會出現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根據相關醫學研究數據顯示,軀體應激反應和心理應激反應具有相互影響性,導致患者出現應激反應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點:1)胃鏡插管時消化道受刺激;2)患者知識匱乏,不了解胃鏡檢查情況;3)患者首次做胃鏡檢查,不能正確認識胃鏡檢查流程,并對其他患者講述胃鏡檢查時的痛苦經歷,心理產生極大的排斥感。4)檢查人員熟練操作技術以及檢查后是否存在后遺癥也是患者較為擔憂的事情,繼而引發患者應激反應。
本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檢查前,研究組與對照組的收縮壓、舒張壓、脈搏均無明顯差異。檢查后,研究組收縮壓、舒張壓、脈搏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惡心頻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在胃鏡檢查過程中,患者各種應激反應都會增加患者檢查難度。為此,護理人員應采用護理干預法增加患者適應能力,使其在穩定狀態中可以自我調節應激反應,降低應激不良反應發生率。由此可見,護理干預在胃鏡檢查中可以有效緩解患者恐懼心理,降低檢查后遺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能夠提升患者胃鏡檢查時的適應能力,使其快速調整到最佳狀態,降低患者身體應激反應與心理應激反應發生率,減少患者惡心頻發次數,縮短胃鏡檢查時間,對患者胃鏡檢查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常晉霞,王素芳.品管圈在提高胃鏡體檢者心理依從性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8,32(09):1481-1484.
[2] 許婷,袁成雪.胃癌患者內鏡檢查的護理體會[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8,25(S1):235+237.
[3] 孫方麗,席惠君,李兆申.個性化心理干預對胃鏡檢查患兒配合度的效果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09):59-60.
[4] 許萍.護理干預對胃癌患者胃鏡檢查不良反應的護理效果探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23(S1):3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