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永珍

【摘 要】 目的:針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展開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作用進行分析。方法:按照對比護理的方式展開本次研究,納入患者共計為50例,為本院在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間接診患者,取組中25例,在護理中以常規(guī)模式展開干預,即對照組,余下25例則需要展開優(yōu)質護理,即觀察組。針對兩組患者恢復情況進行對比。結果:對比兩組生活質量、心理狀態(tài)、血肌酐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觀察組均存在優(yōu)勢,P<0.05。結論:將優(yōu)質護理干預運用到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中,可針對患者治療期間生活質量進行提升,幫助患者恢復。
【關鍵詞】 優(yōu)質護理;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為慢性疾病中最為常見病癥類型,且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以及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該病的臨床發(fā)生率正以極快的速度在增加。在病癥長時間作用下,很容易促使患者出現多種并發(fā)癥,其中以糖尿病腎病最為常見,將促使患者機體代謝發(fā)生紊亂[1]。為幫助該部分患者恢復,臨床護理工作存在有較為重要作用。本研究就側重對優(yōu)質護理在該部分患者恢復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對比護理的方式展開本次研究,納入患者共計為50例,為本院在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間接診患者,取組中25例,在護理中以常規(guī)模式展開干預,即對照組,余下25例則需要展開優(yōu)質護理,即觀察組。對照組中男10例,女15例,年齡在55—79歲間,均值為(65.12±1.38)。而觀察組中男11例,女14例,年齡在52—77歲間,均值為(62.13±1.84)。對比以上數據,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恢復期間護理工作都依照常規(guī)方式展開,告知患者在恢復過程中需要的各方面問題,并針對患者血糖等生理指標變化情況密切進行觀察。而觀察組則需要將優(yōu)質護理干預展開運用,具體干預對策如下:
(1)健康宣教。患者恢復情況與患者日常生活習慣存在有密切關聯(lián),結合實際可知,該類患者多數年齡較大且對于病癥認識程度欠佳,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患者與各方面治療、護理操作的配合性。護理人員需結合患者認知能力及時展開健康宣教,詳細為患者講解病癥誘發(fā)原因以及與日常生活習慣間的關聯(lián)。宣貫方式可通過播放視頻資料或者發(fā)放宣傳手冊等多種方式進行。針對患者所存在的關于病癥方面的疑問,護理人員同樣需詳細為患者解答。
(2)指導患者對不良習慣進行改善。多數中老年患者存在有吸煙、飲酒等習慣,在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告知患者吸煙、飲酒等行為對病癥的影響,鼓勵患者主動戒煙、戒酒。對于不積極參與運動患者,護理人員需引導患者自主參與運動鍛煉,養(yǎng)成每日鍛煉的習慣,且運動量需結合其具體情況而定。
(3)心理指導。在病癥長時間的影響下,患者難免會存在有不同程度負面心理,表現為緊張、焦慮、恐懼等。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對于負面心理較為嚴重患者則需要及時展開心理疏導。引導患者以正確心態(tài)面對自身病癥,且可以通過閱讀、看電影或者聽音樂等方式對自身注意力進行轉移,間接達到改善自身心理狀態(tài)的作用。
(4)指導患者科學用藥。該病治療周期較長且恢復速度較慢,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科學進行用藥,包括用藥時間、服用劑量以及使用方式等。對于年齡較大或者記憶力欠佳患者,護理人員可提前準備好單次服用所需劑量藥物,指導患者進行服用。此外,需告知患者、家屬等嚴格按照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指導家屬做好監(jiān)督工作。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SF-36量表評估)、心理狀態(tài)(SDS、SAS量表評估)、血肌酐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與兩組有關數據都借助SPSS21.0處理,均值±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t檢測,P<0.05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以及心理狀態(tài)、餐后2h血糖水平等,觀察組均存在優(yōu)勢,P<0.05,詳見下表1。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治療周期較長,對患者健康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較大。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該部分患者的臨床數量正以極快的速度在增加,臨床以及社會對于該病的治療也越發(fā)重視。雖然在臨床用藥方案等持續(xù)完善的情況下,該病的治療效率已經在絕大程度上得到提升,但結合實際可知該治療周期較長且病癥恢復情況與患者日常生活習慣以及心理狀態(tài)等均存在有一定關聯(lián),為幫助患者得到有效恢復,治療期間護理工作同樣需要加以重視[2]。
優(yōu)質護理干預為當前臨床使用率較高的護理模式,其宗旨在于結合患者實際情況以及治療方案等,為患者提供最為全面且優(yōu)質的護理干預。從心理疏導、健康宣教以及生活方式指導等多個層面給與患者護理支持[3]。在有效心理干預的作用下,可促使患者以正確心理面對病癥,更加積極配合各方面治療。而在生活方式指導中可幫助患者對不健康生活習慣進行改善,避免自身行為影響到恢復。早在劉娟等[4]研究中已經指出,在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作用下,能夠幫助糖尿病腎病患者心理狀態(tài)得到改善,并提升治療期間生活質量。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以及血糖控制情況等均存在優(yōu)勢,進一步證實優(yōu)質護理干預在該部分患者實施中的有效性。
總之,基于該護理方案的多方面優(yōu)勢,可將優(yōu)質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進行運用。
參考文獻
[1] 王茜. 優(yōu)質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對老年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研究[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9, 4(20):8.
[2] 朱瑜芳. 對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探討[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7, 15(21):16.
[3] 杜慶華. 糖尿病腎病病人血液透析治療中的護理要點研究[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6(79):15516-15517.
[4] 劉娟, 趙成香. 糖尿病腎病對老年人生活及精神心理的影響與護理干預措施[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6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