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曉影 郭宇嘉 楊墨薇
【摘 要】 目的:研究術中保溫聯合優化護理在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60例宮頸癌根治術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各30例。兩組患者均為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治療。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保溫聯合優化護理措施,對比兩組間的護理滿意度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術中保溫聯合優化護理在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提高術中護理質量,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有助于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的治療。
【關鍵詞】 術中保溫;優化護理;腹腔鏡;宮頸癌
宮頸癌是臨床上較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宮頸癌分為原位癌與浸潤癌,一般30~35歲女性易患原位癌,45~55歲女性易患浸潤癌。整體數據顯示,中年女性的病發率相對較高,其表現癥狀為陰道流血、下肢腫痛,陰道排液等情況。近幾年體檢篩查較及時,使患者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宮頸癌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呈下降趨勢。目前臨床對于宮頸癌患者的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其效果確切,腹腔鏡根治術得到了廣泛的臨床應用。術中護理也是達到預后的重要環節,為了驗證術中保溫聯合優化護理在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60例宮頸癌根治術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做了臨床分析,現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60例宮頸癌根治術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各30例。對照組年齡在38~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9±1.6)歲;實驗組年齡在37~61歲之間,平均年齡(49±1.5)歲,以上兩組患者年齡、病程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腹腔鏡根治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術中保溫與優化護理。護理人員在術前做好室溫調節與濕度調節,在進行皮膚消毒措施,提前講沖洗液加溫至38℃,靜脈注射液體加熱至37℃,在患者的雙下肢幫上血液循環泵以及腿套,確保靜脈回流正常,繼而達到保暖的效果。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經SPSS14.0統計學軟件實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應用n(%)描述,計量資料應用(x±s)描述,組間經t和x2檢驗,差異在P<0.05時,存在臨床可比意義。
2 結果
2.1 對照組與實驗組護理效果對比 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照組與實驗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對照組不良反應為率33.33%,實驗組不良反應為率3.33%,經對比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宮頸癌目前是婦科癌癥之首,發病率較高,危害性較大,嚴重威脅女性的生命安全。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是宮頸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療方式之一。術中護理至關重要,護理的方式關系到術中應激反應的發生情況。在針對腹腔鏡根治術治療宮頸癌患者的術中護理上,本院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入了術中保溫優化護理,護理人員在術前就做好保溫工作,包括室溫和濕度,防止患者在術中出現體溫下降的現象,對于患者在術中的非操作區域的保護以及患者身體的保溫措施都提前做好準備,患者在術中一切備品都要經過保溫處理,再進行皮膚消毒措施,提前將沖洗液加溫至38℃,靜脈注射液體加熱至37℃,在患者的雙下肢幫上血液循環泵以及腿套,確保靜脈回流正常,繼而達到保暖的效果。在本次研究觀察中,兩組患者在術中護理中的滿意度及不良反應情況比較明顯,實施術中保溫聯合優化護理患者安全感較強,體溫恒定使術中出現的應激反應情況相對少,有利于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
綜合以上分析,術中保溫聯合優化護理在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護理滿意度高,臨床安全性較高,應被積極推廣并應用。
參考文獻
[1] 吳賢,蔣蕾,蔡梅香.綜合術中保溫護理在腹腔鏡下宮頸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醫藥衛生,2019,35(04):595-597.
[2] 蘇芳.術中保溫聯合優化護理在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5(27):1-2.
[3] 于曉芳.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中壓瘡風險評估及護理對策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5(27):5-6.
[4] 劉方,高琳琳.術中保溫聯合優化護理在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0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