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峰

【摘要】目的:探究關節置換與骨折內固定治療高齡粉碎性粗隆間骨折效果對比。方法: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診治的高齡粉碎性粗隆間骨折患者70例,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行關節置換術的研究組和行骨折內固術的對照組,各35例。比較兩組患者的術中術后指標、總有效率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研究組的術后臥床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而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輸血量無顯著差異(p>0.05)。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7.14%)低于研究組(94.29%),組間差異顯著(x2=4.20,p=0.04),且前者的并發癥發生率(28.57%)高于后者(8.57%),組間差異顯著(x2=4.63,p=0.03)。結論:對高齡粉碎性粗隆間骨折患者行關節置換術治療其療效更佳。
【關鍵詞】高齡粉碎性粗隆間骨折;關節置換;骨折內固定
【中圖分類號】R68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265-01
隨著我國目前老齡化的不斷加深,“粉碎性粗隆間骨折”對老年人來說,是較為常見的骨折類型,且該病發病率呈現逐年遞增趨勢[1]。對此,我國醫護人員及社會人士已密切關注此疾病的治療方案,傳統治療方式需臥床時間長,極易增加并發癥發生率,不利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選取高效且并發癥少的治療方式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研究對我院70例患者采取關節置換與骨折內固定治療進行研究分析,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診治的高齡粉碎性粗隆間骨折患者70例,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行關節置換術的研究組和行骨折內固術的對照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為:年齡81~93歲,平均年齡(86.43±16.29)歲;男18例:女17例;研究組為:年齡80~92歲,平均年齡(86.27±16.05)歲;男19例:女16例;兩組受試者基線資料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關節置換術: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側臥位,切口為髖關節外側,暴露骨折部位并截骨。進行復位處理并固定,隨后擴髓選取合適的假體,插入假體柄,保持10°~15°前傾角位置,最后將雙動人工股骨頭置入并逐層縫合。
骨折內固術:麻醉成功后仰臥位,切口為髖關節外側入路,C型臂X線機透視下間接牽引復位,對股外側肌進行剝離,將股骨大粗隆暴露出來,將髓內釘置入;術后均給予抗感染治療。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術中術后指標、臨床療效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分析。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術中術后指標
研究組的術后臥床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而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輸血量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研究組的有效、顯效、無效分別為:20(57.14%)、13(37.14%)、2(5.71%)。對照組分別為:16(45.71%)、11(31.43%)、8(22.86%)。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7.14%)低于研究組(94.29%),組間差異顯著(x2=4.20,p=0.04)。
2.3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對照組患者發生泌尿道感染、肢體短縮、髖內翻、精神障礙等并發癥事件共計為:10/35(28.57%),研究組患者共計為:3/35(8.57%);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28.57%)高于研究組(8.57%),組間差異顯著(x2=4.63,p=0.03)。
3討論
“粉碎性粗隆間骨折”常發于老年群體,目前治療此類型疾病的手術方式較多,均有自身的優勢與局限性。對高齡患者常采用保守治療,需長期臥床,極易增加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不利患者恢復健康。因此,合理選擇治療方式提高臨床療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給予兩組不同的治療方式進行研究分析,對照組行骨折內固術和研究組行關節置換術。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7.14%)低于研究組(94.29%),組間差異顯著(x2=4.20,p=0.04),且前者的并發癥發生率(28.57%)高于后者(8.57%),組間差異顯著(x2=4.63,p=0.03)。研究組的術后臥床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而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輸血量無顯著差異(p>0.05)。綜上所述,對高齡粉碎性粗隆間骨折患者行關節置換術較骨折內固定術更佳,有效縮短臥床時間、減少并發癥,值得優先采納。
參考文獻
[1]趙俊文,閆文俊.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與內固定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META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56):10904-10904.
[2]王煒,李富航,閆相斌,etal.人工關節置換與內固定治療骨質疏松性不穩定股骨粗隆間骨折對比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7,46(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