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摘 要】 慢性支氣管炎是呼吸系統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晚期可并發阻塞性肺氣腫和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近些年由于霧霾的影響,其發病呈增長趨勢。筆者綜述近些年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發病機制及防治措施,啟示防治,以期可以降低該病的發病率及患者臨床感染發病率,提高人們身心健康水平。
【關鍵詞】 慢性支氣管炎;病因;發病機制;防治措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組因小氣道與肺實質受到病理損害,引起以慢性不可逆性氣道阻塞、呼氣阻力增加和肺功能不全為共同特征的非疾病的總稱。慢性支氣管炎屬于這組疾病常見的一種,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多發病、常見病。臨床特征以遷延不愈、反復發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為主要癥狀,病程長,多呈慢性經過。凡上述癥狀每年持續約3個月,連續2年以上,即可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晚期可并發阻塞性肺氣腫和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病因是長期大量吸煙[1]。但近年來,其在非吸煙者中的發病率明顯升高,這可能與近年來我國霧霾天氣的頻繁出現有關。有研究證實,霧霾暴露會改變人體免疫結構、使呼吸系統等疾病加重[2]。在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霧霾影響的情形下,筆者綜述近些年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發病機制及防治措施,啟示防治,提高人們身心健康水平。
1 病因與發病機制
慢性支氣管炎常為多種因素長期綜合作用所致,常見發病因素有:
1.1 感染因素
呼吸道病毒或細菌感染是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原因。病毒感染引起支氣管黏膜損傷和防御功能削弱,為寄生在呼吸道內的細菌致病創造了條件。常見的病毒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常見的致病菌有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奈瑟球菌和甲型鏈球菌等[3]。
1.2 理化因素
1.2.1 長期吸煙 煙霧中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并損傷支氣管黏膜,通常吸煙者比不吸煙者的患病率高2-8倍。吸煙可以導致人體支氣管黏膜的上皮細胞受損,從而導致纖毛脫落,降低人體肺器官的防御機能,從而誘發老慢支急性發作[4]。
1.2.2 空氣污染 大氣中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煙霧對支氣管黏膜有刺激和細胞毒性作用,空氣中煙塵或二氧化硫含量過高可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作,二氧化硅,煤塵等粉塵也會刺激支氣管黏膜,導致肺纖維組織增生[5]。霧霾含有大量二氧化硫氣體、刺激性煙霧和粉塵微粒等,過量吸入可使呼吸道腺體分泌增加、肺泡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降低,呼吸道自凈和免疫防御功能削退,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發生。
1.2.3 氣候因素 氣候驟變或寒冷空氣可使支氣管黏膜的血管收縮,黏液分泌増多、纖毛排送系統和巨噬細胞的防御功能減弱,因此,每當冬春寒冷季節,常導致本病復發或加重。
1.3 過敏因素
部分患者發病與機體對花粉、煙草、粉塵等物質過敏有關。特別是喘息型患者常有本病復發或病情加重。過敏史,以脫敏為主的綜合治療效果較好,說明過敏與慢性支氣管炎發病有關。
1.4 其他
機體的內部因素,如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內分泌功能變化等,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有關。如老年人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減少,可引起呼吸道黏膜萎縮,肺組織彈性降低,導致老年人患病率高且預后差。也與患者自身的狀況有關,比如抗菌藥物的使用、患者免疫力下降等有直接聯系,這些都將會是引發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6-7]。有研究發現自主神經功能失調也可能是本病的一個病因[8]。營養對慢性支氣管炎也有影響,其中維生素 C 的缺乏可通過降低機體對感染的抵抗力,而維生素A的缺乏則使支氣管黏膜的柱狀上皮細胞及黏膜的修復功能減弱,從而容易發生慢性支氣管炎。
2 防治措施
慢性支氣管炎病因復雜,準確認知并針對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的常見發病因素,制定科學的預防對策,可以降低該病的發病率及患者反復感染發生率[9]。
2.1 針對霧霾的防御措施
霧霾對呼吸系統的影響相關研究表明,減少暴露于霧霾可以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病風險[10]。建議減少出門次數,出門時佩戴口罩,建議選擇一次性口罩,當天使用后可以丟掉,或者選用預防 PM2.5 的口罩。霧霾天最好不出門,更不宜晨練,可選擇空氣稍好的時段適當鍛煉。回家及時洗臉、漱口,清潔鼻腔,以減少霧霾顆粒的殘留。霧霾天氣不開窗,等霾慢慢消退了再開窗戶[11]??梢赃x擇新風系統,使屋內內充滿濾過后的新鮮空氣,有關測試顯示,相對房屋面積合適功率的新風系統的使用,屋內PM2.5的數值極大降低。也可以采用空氣凈化器。霧霾天氣,空氣污染嚴重,空氣流動會較差,容易引起細菌病毒的播散,導致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盡量少去或者不去人多或者密閉的場所。
2.2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天氣好時,開窗通風,可以防止細菌滋生,是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辦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運動方式堅持長期鍛煉身體,戒煙,正常作息、清淡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免疫力,增強機體抗菌能力。
2.3 多喝溫開水
多喝溫開水多排尿,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還可以加速有害物質的排泄。也可以避免氣道粘膜干燥,減少痰液的產生,加強氣道的濕化,減輕患者呼吸困難癥狀 。并且可以使粘稠的痰栓變稀薄,容易咳出,達到預防感染發生的目的,對減輕慢阻肺患者病情加重有一定的積極臨床意義。
2.4 冬春季注意保暖
慢性支氣管炎發病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多在氣溫變化較大的冬春季節,因此患者可以此季節適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并加強身體鍛煉,提高抗寒能力。尤其冬天,最好通過暖氣、空調等來取暖,加濕器濕潤空氣,可以避免寒冷對支氣管粘膜的刺激,誘發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或復發。
2.5 介苗預防
在冬春季前的1個月,肌肉注射核酪,對防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有很好的效果。
2.6 臨床治療
急性加重期,對依據患者所在地常見病原菌經驗性的選擇抗生素。如果能培育出致病菌,可按藥敏試驗選擇抗生素。根據癥狀給與鎮咳祛痰、平喘的藥物。緩解期的治療,主要是戒煙,避免有害氣體和有害顆粒的吸入。增強體質預防感冒。如果反復呼吸道感染者可試用免疫調節劑或中醫中藥,如胸腺肽、三伏貼等[12]。
2.7 其他預防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嚴重的患者,進行臨床治療須無菌操作,這樣可以降低患者感染的機率。
綜上所述,慢性支氣管炎發病多與外界環境因素以及患者自身機體因素有關,可以針對這些發病因素對患者進行防治干預。同時找準病人疾病感染的原因,采取正確的治療,選擇合理的藥物防治病人感染,可以有效地降低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率。另外,提高醫護人員對病因及發病機制的認知水平,加強醫患溝通,提高患者及家屬的參與意識,使其對疾病的病因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知其然也知所以然,這樣方能對防治措施做到有效實施,從而降低該病及并發癥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張亞蘭.淺談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飲食治療[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 (15): 475.
[2] BAHADAR H.Current understandings and perspectives on non-cancer health effects of benzene:A global concern[J].Toxicol Appl Pharmacol,2014,276(2):83 -94.
[3] 張忠,王化修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1.第8版.157.
[4] 王公仁.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脈圖血流動力學變化與宣降改粘湯治療效應[J].新中醫,2011,6(34):45.
[5] 王飛. 慢性支氣管炎的防治 [J].社區醫學雜志,2011,9 (3):73-74.
[6] 攸玉梅,白永春.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防治[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4(12):76.
[7] 李風香,段峻英.自制“咳喘丸”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68例[J].張家口醫學院學報,2012,7(18):41.
[8] 張彥芳.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 (36): 8.
[9] 張晶,張麗娟.慢性支氣管炎的防治[J].中國民間療法,2013,21 (7): 56.
[10] 曾維思,孟柳.霧霾對呼吸系統影響的研究進展[J].臨床肺科雜志。2018,23(10):1898-1901.
[11] 胡娜妞.霧霾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響及預防[J].中國實用醫藥.2014,9(26):270.
[12] 陳灝珠,鐘南山,陸再英. 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5.第8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