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菊
【摘 要】 《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頗具臨床價值的婦產科專著。筆者在研讀時發現傅氏在產后篇中巧用荊芥穗,藥量選取精巧,藥物炮制得當,方劑配伍巧妙。據此總結其應用特點以供臨床參考。
【關鍵詞】 《傅青主女科》;荊芥穗;產后
0 引言
《傅青主女科》是一部婦產科著作,為清代名醫傅山所著。該書重視古法,但又不拘泥于古方,論述簡要,辨證祥明,理法嚴謹,用藥精確,在現代婦科治療上仍有著切實的臨床指導作用。傅山老師多次在產后病中巧用芥穗,本文主要從芥穗的現代研究功效、炮制、藥量以及配伍方面來闡述,總結其用藥經驗。
1 芥穗的現代研究及其功效
芥穗,唇形科植物,入肺、肝經,其辛溫不燥,性味平和,是最為平和的解表劑。《本草綱目》中記載表示芥穗解表散風,透疹消瘡,散瘀止血。因此其為風病、血病、瘡病的要藥。現代研究表示芥穗中發揮作用的部分為揮發油,根據其取用的部位以及炮制方法的不同,其作用功效發揮也不同。其各部位含揮發油的順序為:荊芥穗>全荊芥>荊芥梗>荊芥炭[1]。荊芥炒炭之后其揮發油的含量顯著降低。實驗表明,荊芥炭具有明顯的止血作用,而生荊芥揮發油則無此作用[2]。除此以外,芥穗還具有抗炎,解熱及抑菌作用。產后婦人多虛多瘀,而芥穗一藥根據其不同的用法確實能發揮不同的作用。因此可見,傅氏對于產后荊芥的使用確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2 炮制得當
2.1 生用芥穗 善于升散 解表散寒
產后婦人氣血暴脫,體質虛弱,百骸少血滋養,極易感受外邪。傅氏采用滋榮活絡湯(川芎、當歸、熟地、人參、黃芪、茯神、天麻、炙甘草、陳皮、防風、荊芥穗、羌活、黃連)來治療產后氣血不足,感受外邪,惡寒,口噤項強,抽搐類風癥。其中芥穗采用生用制法,取其性味辛散,長于發散風邪之功。另外,生芥穗微溫不燥,藥性緩和,為解表散寒中平和之品,這與傅氏提倡的產后諸病不可大補大瀉,以溫化為法相契合。
2.2 炒用芥穗 緩和藥性 祛瘀止血
黑芥穗是將芥穗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噴少量清水,取出晾干之后入藥。炒炭藥物多能緩和其副作用,增強收斂止血的功效。產后婦人氣虛無力統攝血液,瘀血滯留,新血不歸經或因肝藏血,肝郁氣結,血不能藏而致其出血淋漓不止,其色鮮紅。傅氏采用生血止崩湯(川芎、當歸、黑姜、炙甘草、桃仁、黑芥穗、烏梅、蒲黃、大棗)來治療產后血崩癥。其中芥穗炒用取其入肝經,入血分,疏肝解郁的同時又可止血歸經。
3 藥量精巧
3.1 祛風散寒 升陽益氣 用量宜小
升舉大補湯(黃芪 白術 陳皮 人參 炙甘草 升麻 當歸 熟地 麥冬 川芎 白芷 黃連 黑芥穗)主治產后半月仍流血不止。此類婦人多素體虛弱,產后因耗傷氣血,更致其難以恢復。因此傅氏選用升舉大補湯滋榮益氣。方中黑芥穗1.2g主要取其辛散氣香,趨向升浮,升陽止血之功。
3.2 祛瘀止血 引血歸經 用量宜大
救母活脫丸(人參、當歸、熟地、枸杞子、
山茱萸、麥冬、阿膠、肉桂、黑芥穗)主治產后氣喘。產后氣喘是婦科危急重癥,若不及時救治,必將氣隨血脫,導致死亡。“氣為血之帥,
血為氣之母。”產后氣喘是血已極致虧虛,婦人氣喘表現出外實的假象,本質上氣隨血脫,為氣血具虛之癥。因此傅氏選用救母活脫丸補氣救血。方中雖同樣使用黑芥穗,但用量較大,取用6g以引血歸經,使肺氣安而喘自定。
4 配伍巧妙
4.1 芥穗配當歸、川芎
當歸與川芎是婦科臨床用藥常見的藥對。當歸辛甘溫,入心、肝、脾經,長于補血。川芎辛散溫通,入肝、膽、心包經,長于活血。前任總結其為“上行頭目,下調經水,中開郁結,旁通絡脈”,為“血中之氣藥”[3]。芥穗和當歸,川芎配伍,共奏補血祛瘀,引血歸經之功。如傅氏選用散結定疼湯(當歸、川芎、丹皮、益母草、黑芥穗、乳香、山楂、桃仁)治療由瘀血阻滯導致的產后少腹疼痛。
4.2 芥穗配升麻
升麻味辛微甘,其性升浮,入肺、脾、胃、大腸經。芥穗其性升浮,和升麻配伍,加強其升提之力,共奏升舉陽氣,升提止血之功。如傅氏選用升舉大補湯治療產后半月仍流血不止。
4.3 芥穗配防風、羌活
防風與羌活是祛風解表時常用藥對。防風辛甘微溫,入膀胱肝脾經,在外可發散風寒,在內可祛風止痙。羌活枯燥溫通,其氣味強烈,入膀胱、腎經,長于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芥穗和羌活、防風配伍,三者都趨向升浮,用量較輕,使其疏邪而不傷正,止痙而周體和順;更使補血之劑補而不滯[4],共奏祛風散寒,止痙止痛之功。如傅氏選用滋榮活絡湯治療產后氣血不足,腠理不固而致的類風癥。
4.4 芥穗配人參、黃芪
人參性甘溫,入脾、肺、心、腎經。其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養血。黃芪味甘微溫,入脾、肺經,長于溫升補氣,且其補中有止。芥穗和人參、黃芪相配伍,能夠升清降濁,條暢氣機,共奏補氣祛瘀生血之功。如傅氏選用補氣解暈湯(人參、黃芪、當歸、黑芥穗、姜炭)治療產后氣虛血暈。
綜上所述,傅氏對于芥穗在產后篇的應用中不僅繼承了前人的觀點,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產后多虛多瘀,且肝藏血,脾統血,當肝失疏泄,脾失健運之時,便會產生離經之血。雖然在產后病中芥穗不是君藥,但是它的恰到使用不僅可以升陽益氣,也可引血歸經,是一味氣血兼治婦科良藥。
參考文獻
[1] 丁安偉,張麗.荊芥現代研究概況[J].江蘇中醫藥,2004,25(10):64
[2] 吳愛仙.補陽還五湯新用[J].新中醫,1996,(08):57
[3] 唐德才,吳慶光.中藥學[M]第三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224
[4] 馬紅霞,尤昭玲.《傅青主女科》中荊芥穗的應用[J].湖南中醫藥導報,2002,8(1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