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華
【摘 要】 保健食品作為食品藥品監管中的重點內容,相應的監管工作一直以來都是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的工作重點,而從當前我國保健食品的發展走勢上來看,各種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產品、企業、行為等大量存在,而且我國保健食品生產及經銷企業魚龍混雜,不僅企業數量多,而且產品類型廣泛,這一系列問題都給我們的監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但是保健食品作為我們工作中的重難點問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食品安全大于天,我們作為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必須明確相應的工作難點并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仔細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本文將以新《食品安全法》為依據對保健食品監管難題以及相關應對措施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 新《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監管難題;應對措施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形勢比較嚴峻,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狀況并不樂觀,頻發的食品安全事故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產生了嚴重影響,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似乎已經成為了熱門話題,而這種情況所反映出的內容不僅是我國在相關法律法規方面的不完善性,同時也突顯了我國在相關監管工作上的缺陷,正因如此我國近年來致力于完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相關法律法規,并且大力強化監察執法力度,力求改變我國食品安全現狀。保健食品作為食品產品中的一種特殊類型,其與普通食品之間有較大的差異,作為帶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其安全性要求更為嚴格,由于在原材料以及加工工藝上的差別,所以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影響更為明顯,因此我們在食品安全監察工作中一直將保健食品作為重點監察對象,而從當前我國保健食品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上來看,我們的監管工作還面臨很多困難,下面我們就針對一系列保健食品監管難題以及相應解決對策進行分析。
一、新《食品安全法》下保健食品監管難題
(一)保健食品原料的相關規范存在爭議
新《食品安全法》中對于保健食品的原料使用進行了明確的規范,要求應用于保健食品生產中的各種原材料只能按照相應規定應用于具體的符合生產規范的保健食品當中,普通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則不能使用。該內容隨著新《食品安全法》的推出應用于規范化生產以及執法監管過程當中,但是其具體內容卻引起了較大的爭議,其一是新《食品安全法中》的這一內容直接將很多在普通食品以及保健食品中均有應用的普通原材料的應用范圍劃定在了一個非常小的范圍之內,導致很多符合生產要求的普通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無法應用相應原材料,而諸多受到新法規限制的原材料其在普通食品的生產加工中應用非常廣泛,且使用相應原材料加工普通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不會導致相關產品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且受到使用限制后很多普通食品的加工受到了嚴重影響,而造成的影響對于提升食品安全并無明顯作用,因此相關規定一直以來受到較大的爭議,也給我們的執法監督工作帶來到了一定困難。
(二)保健食品虛假宣傳屢禁不止
從當前我國保健食品市場實際情況上來看,不論是一些小企業所生產的非正規保健食品還是很多具有一定品牌實力的正規保健食品,其在宣傳過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虛假宣傳情況。為了爭奪這篇資源豐富的市場,很多生產廠商以及經銷商迎合大眾的保健食品購買需求,在宣傳過程中對其真實功能進行夸大,甚至有些保健食品在宣傳其功能作用的過程中將一些與產品本身完全不相關的功能強行附加在產品之上,力求達到促使消費者購買的目的,而這種情況正是我們在執法過程中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虛假宣傳不僅誤導消費者做出錯誤的消費決策,而且很多保健食品的虛假宣傳很可能導致消費者在使用該產品期間因相信其虛假宣傳而延誤正規治療進而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從當前實際情況上來看新《食品安全法》雖然在虛假宣傳方面進行了嚴格的規范但是市場上存在虛假宣傳情況的保健品依然屢禁不止[1]。
(三)產品備案與注冊制上的問題
保健食品這一名稱是我國在新《食品安全法》推出后正式確立的,在此之前由于中醫養生理念的深化發展,長時間以來保健食品披著“保健藥品”的名號進行生產和銷售,而隨著現代醫學體系的不斷進步加上我國保健品市場逐步發展完善,保健品不能替代藥品的理念逐漸得到了落實,并在新《食品安全法》中得到了最終明確,在這種情況下產品備案與注冊制工作受到了高度重視,而隨著中醫保健養生理念研究的不斷深入,對于單方以及復方保健食品的備案注冊制工作,當前還存在一定的爭議,部分人認為根據相關要求只要功能性原材料進行了相應的備案注冊工作,不論其他輔料采用何種形式進行搭配都可以視為功效相近的保健食品,無需在進行相應的注冊工作,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需要根據相關中醫理論對于不同產品的原材料配伍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進而決定響應的備案注冊工作內容。
二、保健食品監管應對措施
(一)保健食品原料監管規范調整
其實這一問題本質上就是保健食品安全監管與我國傳統飲食文化之間的沖突,在我國,一系列保健食品其原材料基本都選自相應的中藥藥材,根據中醫養生保健理論來達到相應的保健養生目的,而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原材料其本身屬于藥食兩用性質,即既有相應的保健養生功效但同時也是一種天然安全的普通食材,像這種情況的原材料其實非常廣泛,例如紅棗、蜂蜜、蓮子等,這些常見的保健食品原料其本身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食用的食品,所以在相關法律法規調整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將藥食兩用性質的原材料排除在限制使用的范圍之外,這樣既不會影響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同時也避免了相關沖突[2]。
(二)加大執法力度嚴打虛假宣傳
當前保健食品市場存在的普遍虛假宣傳情況與當前執法力度尚有欠缺有直接聯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更重視執法的嚴格性以及執法覆蓋的全面性,在對相關保健食品市場進行執法監管的過程中,應該針對相關產品的宣傳途徑進行全方位的檢查,當前保健食品的宣傳途徑比較多,我們應該對每一種宣傳途徑加大執法力度,對于電視廣告、網絡宣傳、海報宣傳以及外包裝功效等各方面內容進行檢查,根據其具體備案注冊情況對其是否存在虛假宣傳情況進行監管,對于存在虛假宣傳行為的廠商以及經銷商,一經發現,就要根據相應法律法規進行嚴格處罰,同時對其虛假宣傳造成的連帶責任進行全面追究[3]。
(三)關于備案以及注冊制方面的完善
很長一段時間內,對于保健食品的在研發生產過程中的備案及注冊制問題一直廣泛存在,很多生產廠商在對原本符合注冊規范的合格產品進行升級改進的過程中對于采用備案還是采用注冊的形式存在較大的疑惑,而我們在面對這一問題的過成中一定要做好相應的判斷,根據新《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如果保健食品在改進過程中其理化性質并未發生實質性變化或者其增添的相關成分本身屬于安全可信度較高的原材料且不與原配方之間產生不利于人體健康的相關反應,那么我們可以采用備案審查的方式,但是如果在理化成分發生變化且安全性有待進一步明確的情況下,則應該根據相關要求進行重新審查注冊,這樣才能夠有效保障產品安全。
結束語
保健食品是我國中醫藥養生理念和現代食療理念之間結合的產物。在我國根據中醫理論采用科學配伍的方式來進行保健養生歷史悠久,而保健食品應該成為保障我國人民健康的一種產品,其安全性必須得到有效保障,我們應該明確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強化工作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1] 梅海波.新《食品安全法》下保健食品監管難題及其應對措施[J].食品界,2017,(10):28.
[2] 杜曉,景千姿.保健食品監管出新招[J].食品界,2019,(11):44-47.
[3] 吳平安,黃惟.保健食品研發中添加劑使用的法律監管及建議[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0):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