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超群
摘 要:為了不斷改善群眾如廁環境,提升農牧民生活品質,呼圖壁縣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2019年呼圖壁縣推行“廁所革命”以來,全縣已有2560戶村民用上了新式衛生廁所,廁所衛生普及率為27%,遠遠低于新疆全區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的42%。本文旨在通過網絡問卷調查、實地入戶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就呼圖壁縣農村“廁所革命”的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和分析,結合呼圖壁縣農村“廁所革命”的現狀,發現我縣存在農村“廁所革命”的底數不清、村民認識不夠深入、資金到位不及時、村委會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同時結合我縣實際提出要做到“因地制宜”推動廁所革命、做到學習建廁所指南而不照搬標準、做到專項資金及時發放與節流、做到與鄉村振興整體工作統籌推進等四條建議,以期推動推動呼圖壁縣農村“廁所革命”的順利完成。
關鍵詞:廁所革命 人居環境整治 鄉村振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隨著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新農村建設也要不斷推進,要來個“廁所革命”,讓農村群眾用上衛生的廁所。按照2018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2018年至2020年)行動方案》要求,呼圖壁縣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牧民群眾的生活品質,讓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為了更好地促進呼圖壁縣農村“廁所革命”的進行,本調研小組歷時6個月,通過網絡問卷調查、實地入戶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就呼圖壁縣農村“廁所革命”的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和分析。
一、呼圖壁縣農村“廁所革命”的現狀
呼圖壁縣2019年以來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先試點后推廣,統籌安排各項資金,有序推進。截止到2019年底,呼圖壁縣在全縣6個鄉鎮的40個農牧鄉村(牧區鄉鎮結合實際各鄉鎮試點2個村)推進,已有2560戶村民用上了新式衛生廁所,廁所衛生普及率為27%,遠遠低于新疆全區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的42%。距離三年衛生廁所普及率65%的目標也較遠。其中“廁所革命”完成率較高的鄉鎮分別是五工臺鎮和石梯子鄉;“廁所革命”完成率較高的村莊分別是為大豐鎮紅柳塘村、二十里店鎮二十里店村、雀爾溝鎮雀爾溝村、五工臺鎮幸福村,這些村有些在集體經濟較好的條件下已經建成污水末端處理系統,有些在不同程度上有福建省援疆資金的資助。
二、呼圖壁縣農村“廁所革命”建設存在的問題
自2016年起,呼圖壁縣就啟動了“廁所革命”。這對于村民來說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有些村民已經改廁2次了,只不過2019年開始“廁所革命”的重點才擴展到農村。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呼圖壁縣農村“廁所革命”建設存在以下四個問題:
(一)在村民要不要建設的問題方面,主要存在數據不清、底數不明的問題
比如我們在調研某村時發現,作為集體經濟相對較好且距離縣城較近的一個村,該村三組戶籍冊上顯示有207戶,但是常住戶和冬城夏村戶(指村民冬天在縣城里居住,夏天因干農活兒在農村短暫居住的村民)不到80戶,同時常住的53戶里面還包括五保戶2戶、貧困戶2戶,也就是說從表面上看真正需要建設廁所的有76戶。但是調查中還發現常住的53戶當中還有3戶已經建成別墅和13戶已經建設好室內廁所,按照這種算法真正要“廁所革命”的只有60戶,不到戶籍冊總數的29%。如果考慮到生活成本和減去冬城夏村戶、貧苦戶、五保戶只有33戶,即不到16%的農戶需要“廁所革命”,但是該村上報需要完成“廁所革命”的戶數高達99戶。再比如某哈薩克族牧民人數較多的牧業村,各村組分散廣且人口又少,夏天群眾前往夏季草場放牧,冬天才回到村上居住,這樣的村子在夏天只有少數老人和兒童居住,這也是新疆區域面積廣大的現實狀況,如果在這些地區整體推進“廁所革命”反而成了牧民的負擔。所以,到底有哪些農戶需要“廁所革命”這個問題必須要搞清楚,必須要做好調研,必須做到逐人逐戶摸排,避免出現多報亂報的現象。
(二)在想不想建設的問題方面,主要存在群眾的認識不深入的問題
這個問題涉及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認識到了傳統旱廁的弊端,另一方面是沒有看到“廁所革命”的好處。比如我們調研時發現,廣大老百姓對于傳統旱廁的弊端都是深有體會的,新疆冬天如廁寒冷刺骨,夏天如廁蚊蟲叮咬,都希望對廁所進行革命。調研中還發現,原來一直以為大家會把廁所肥料用來種菜,實現循環利用的愿望與實際情況卻大大相反,比如某村民說:“誰還用糞便施肥?普通一家人的旱廁糞便的量肯定不夠,多數都不養羊養豬了,還不如直接買來羊糞、牛糞方便!”。其實,隨著大家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明如廁也成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調研中發現,廣大村民看不到“廁所革命”的好處,比如新疆傳統旱廁里面尿液量本來就少,加上氣候干旱蒸發量大,所以一般用土掩埋和石灰消毒的方法去除味道,但是現在做成的防滲旱廁,反而溢出的味道大。就算是室內廁所修馬桶,在房屋的后面深埋塑料桶來儲存,把滲水坑(即直接排入地下)改為環保廁所,但是一旦到了夏天是會往屋里反味的!所以在進行“廁所革命”時,村民誤以為得不到“廁所革命”真真切切的實在,也就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表面認識上。
(三)在能不能建設的問題方面,主要存在資金能否及時到位的問題
雖然2019年國家資金落實達到70億元推進“廁所革命”,但是在目前農村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現實情況下,廣大群眾普遍關注的還是補貼問題。補貼標準各鄉鎮各村不一樣,老百姓的積極性也就高低不同,比如調研中發現,修建一座環保廁所,在中央資金600元和昌吉州財政補貼322元的基礎上,有些村需要村民自籌600元,有些村需要村民自籌1500元,還有些村全部免費,不管一座廁所總造價是4500元還是3000元,也不管是否統一鋪設排污管道。因此廣大老百姓持觀望態度的居多,認為晚一點建設還可以免費挖坑和領取部分材料,也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資金。加上現在新疆農村日常用水價格不斷上漲和衛生廁所的化糞池后續管理費用,這對于農村留守老人、五保戶、低保戶和習慣節省過日子的人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雖然政府大力鼓勵老百姓自己主動建設,減少投入成本,利用廢舊建筑垃圾和木頭進行建設,只要符合衛生旱廁“三防兩有”(貯糞池防滲漏、防臭、防蠅,有遮擋、有照明)的要求即可,但是多數村民以擔心拿不到補貼和勞動力缺乏為由不愿意自己動手。
(四)在愿不愿建設的問題方面,主要存在村委會作用發揮不充分的問題
在調研中發現,村民對于“廁所革命”信息的獲取多數是通過村委會大力宣傳得知的,也就是說在基層推進“廁所革命”的主體就是村委會,如果村委會在宣傳、指導、促進和維護“廁所革命”的任何一環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廁所革命”的效果。調研中發現,村民對“廁所革命”也是一知半解,對于具體的一些的問題比如具體補貼多少、怎樣建設、技術指標等就只能說出個大概。加上一些村莊盲目整村推進,如調研中發現某村為了趕進度,發動群眾自己去建設水沖式廁所,看起來干凈的廁所到了冬天卻無法使用,只好再次改為旱廁;還有的村把廁所直接建設在路邊,因為做得不防滲和位置不合理導致廁所重建,但是補貼卻沒有增加。帶來的最大后果就是村民既想改又不敢改。村干部為了完成任務,村民為了領取到補貼款,只好模糊驗收標準,蒙混過關,比如調研中發現,衛生廁所中的旱廁有一項指標是防滲,但是群眾不曉得這個指標也沒有達到這個指標,但是為了領取補貼款,村干部暗中提示老百姓冬天驗收,這樣廁所已經受凍,是否防滲也無法準確檢測。還有個別村莊沒有統一施工隊建設,施工質量參差不齊,標準不清不楚,加之鎮級政府監管不力的現象,導致“廁所革命”的推進效果大打折扣。
三、呼圖壁縣農村“廁所革命”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一)做到因地制宜開展“廁所革命”
呼圖壁縣各地農村實際情況各不一樣,這里面既有城郊村也有偏遠村,既有牧業村也由農業村,既有人口多的村又有人口少的村,就算是同一村子內也存在常住戶和冬城夏村戶的區別,一定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把基礎數據摸清楚整明白,做到不同地區不同樣本,在不同村做到統一標準、統一建設需要有群眾首創、主動投入,才能讓“廁所革命”得到群眾的認可。
(二)做到學習建廁所指南而不照搬標準
推進“廁所革命”的標準是中央印發的《關于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切實提高農村改廁工作質量的通知》,是結合呼圖壁縣實際情況的指南,而不是照搬統一標準,比如結合新疆實際,建立水沖式和旱廁相結合的廁所,解決了冬天和夏天的如廁問題。污水系統已經建設好的村可以建設水沖式,其他村要建設“三防兩有”衛生旱廁。
(三)做到專項資金及時發放與節流
要做好中央專項資金、援疆資金、州級獎補資金的及時發放,還有允許各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補貼,同時還要進一步鼓勵老百姓自己動手建設,把農村建筑垃圾循環利用起來,實現村民自己建設自己受用,同時還可以成立環境方面的合作社吸納當地勞動力建立環衛隊伍,解決后期維護問題,使人居環境得到根本性和長遠性改善。
(四)做到與鄉村振興整體工作統籌推進
既要考慮群眾的節儉習慣,也要與農村人居環境相結合,與鄉村旅游業相融合,同時通過抗震安居房解決一批,牧家樂和農家樂解決一批,扶貧房解決一批,更重要的是要考慮新建廁所與未來可能的污水主管網的距離、與美麗庭院布局是否相適宜等問題,科學建設廁所,提高廁所利用率,進一步發揮“廁所革命”的環境效應。
四、小結
“廁所革命”的確是國家出臺的一項很好的惠民政策,要按照中央的整體要求和結合呼圖壁縣各村的實際情況,本著自愿的原則,不搞一刀切,不去來回折騰,因地因人去推動“廁所革命”,確保衛生廁所群眾能用、會用、愿意用、用得長久,切實提高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指數。
參考文獻
[1]陳曉偉,趙慧勇.農村廁所革命助力鄉村文明建設的影響研究[J].南方農機,2020,51(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