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齊
摘?要:現代醫學經過高速發展之后,醫學知識更加豐富,醫療水平逐漸提高,迫使基層醫院醫護人員提高技術,增強學術知識。可由于基層醫護人員獲取知識渠道相對單一,因此對在基層醫院建設圖書館的呼聲更高,同時也對基層醫院圖書館的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狀況下,基層醫院圖書館為醫護人員提供醫學知識和了解醫學前沿信息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基層醫院?醫院圖書館?服務?發展
醫院圖書館是醫院整體架構的組成部分,它服從并服務于醫院各項工作需要,是醫院文獻情報中心,是醫院建設的一項重要智力投資。作為醫院與最新醫學信息獲取的紐帶,圖書 館功不可沒。但在互聯網,電子書籍的沖擊下,醫院圖書館越來越不適應醫院的發展需求,醫院圖書館建設充滿挑戰。如何利用醫院圖書館的自身優勢,發揮其獨特的基礎作用,本文就科學做好醫院圖書館的建設做出初步探索。
一、基層醫院圖書館的服務現狀
(一)圖書館提供服務單一,圖書老舊且數量不足,信息資源老化
基層圖書館建立之初,很大原因是為輔助醫院的文化建設。因此,從建立初衷就不受重視,有的圖書人員是醫務人員兼職的,場地是臨時閑置的場所,圖書是醫務人員捐贈的或者募捐的。在醫學高度發展的今天,醫學知識,設備早已日新月異。但圖書館還滯留不前,還采用以前落后的借閱服務形式,嚴重影響效率。圖書單一,僅僅限于教材和少量期刊等有關書籍,圖書更新時間長,提供的醫學信息過時,不能滿足需要。
(二)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普遍偏低
醫院人員眾多,受編制影響,很多的圖書管理員工不在體制之內,再者未經過圖書館學知識的學習。不知如何有效開展索引查詢和咨詢導讀工作,普遍存在服務意識低下、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
(三)圖書館建設缺少信息化、科技化
基層圖書館建立時間較早,當時很多只是在柜子上有順序的整理書籍,人工檢索,供大家查閱。這么多年過了,醫院其他方面建設早已實現信息化,無紙化。由于院領導的不重視,資金短缺等原因,使得圖書館進展緩慢,未能及時的更換設備,缺少信息化管理。
二、基層醫院圖書館的發展對策
(一)醫院領導轉變觀念,多方面支持圖書館建設
醫療水平在發展,醫院也在發展。醫院建立圖書館,圖書館也反哺醫院發展。本質上講,圖書館是通過補充醫護人員的醫學知識,提高醫院的醫療水平來反哺的,是一種長期的投資,高收益的回報。鑒于此,醫院領導要轉變觀念,在抓醫院建設的同時,不忘支持圖書館的發展。從資金到人員要多方位地扶持,使圖書館在“科技興院 建設人才”中發揮重大作用。
(二)圖書館建設以“專業”為主,不求大而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地提高,現代醫療資源的多樣性,讓就醫者不知如何選擇醫院。為此,各種專科醫院、特色醫院應運而生。各醫院要根據自己的醫院特色進行館藏建設。圖書要有針對性的,以自己專業為主,不追求技術門類齊全。在有限的經費下,有計劃的根據醫務人員的需要,購置醫療文獻,建立“專而精”的圖書館。
(三)對圖書館管理人員進行培訓 ,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基層醫院圖書館不僅要建設好硬件,還要充分認識到管理人員能力的重要性。一個現代化信息圖書館要從管理人員的信息知識和技能中體現。管理人員不僅具備圖書館學知識和基本的技能,還要對醫院學科有所掌握,具備信息處理能力,善于從海量的書籍中,海量的電子資料中,尋找符合本醫院有用的信息,處理加工提供給醫務人員。這樣充分掌握了醫務人員的信息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務于醫務人員,服務于醫院。而對于高素質館員的培養,一方面定期培訓,圍繞圖書館建設的相關知識開展培訓。另一方面要引進圖書館建設人才,建立競聘機制,發揮管理人員主觀能動性,激發管理人員潛能,為圖書館的建設發展和自己的能力提高實現雙贏。
(四)圖書管理員要轉變服務,發揮圖書館的作用
現代化新型醫院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圖書管理人員的服務不能停留在以前“等讀者上門”的被動服務上,要主動利用現代電子化技術,網絡技術,從大數據中“為書找人,為人找書”,變被動為主動,為醫務人員提供更契合他們需要的文獻資料。圖書管理人員還要善于收集醫務人員的閱讀信息反饋,了解他們對圖書的需求,對圖書館建設的意見等,不斷地更新圖書,增加服務范圍。個別醫務人員,偏冷的醫學知識,甚至可以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來幫助他們,滿足他們的需求。
三、結語
在信息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如何發揮圖書館的作用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如何在互聯網大環境中,來建立適應現代化醫院需求的圖書館,是令人深思的問題。筆者認為,只有適應現代經濟社會,建立高效的圖書管理員隊伍,與時俱進,根據實際大膽改革,提高圖書館生產能力,才能為服務于醫院,為醫院的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才能有效推動醫院圖書館事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艷霞.淺談基層醫院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J].現代情報考,2002,8:169—190.
[2]張榮.醫院圖書館專業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M].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05.
[3]王夢倫.基層醫院圖書館的服務與發展[J].知識經濟,2019(1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