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濤
朱莉與呂勤是一家廣告公司策劃部的員工。兩人同批進入公司試用,同批被公司轉正。
由于同齡且同為公司新人,兩人彼此感到親切,很快成為好朋友。但是,她們在工作上的態度分歧卻非常大:朱莉覺得公司目前給的工資太一般,不能夠體現她的工作價值,因此,她工作很不賣力,基本上是混日子。因為在同一部門,工作資歷相同,兩人的工資一樣。但是,呂勤好像有些“缺心眼”:拿著低工資還那么賣力地工作。
呂勤加班加點地折騰了一個月,熬夜熬成了熊貓眼,終于給一家客戶單位成功策劃了一次宣傳活動。活動很成功,客戶單位很爽快地把剩余的策劃費交了。公司收到錢后,老總也很爽快,不但給呂勤發了個3000元的紅包,還給呂勤每月漲1000元工資。見呂勤樂得合不攏嘴,朱莉嘆息道:“你這人真是好糊弄啊。”呂勤繼續樂:“我就是沒有出息!反正給我發紅包給我漲工資,我就會高興得齜牙咧嘴的。”
呂勤策劃了一個羽毛球比賽,就是以一家企業命名,算是以命名權的形式給企業做廣告。呂勤聯系了當地的體委,請體委出面組織這次比賽。
羽毛球比賽圓滿成功。由于呂勤計劃周密,事先聯系了當地的幾家媒體。在媒體的宣傳下,這次大賽的影響力很大,那家企業非常高興,順利地向呂勤所在的廣告公司交納了大額的策劃費。
收到策劃費,老總非常高興,還專門開了一場慶功會,在會上號召大家都向呂勤學習,為了獎勵呂勤,同時也是為了鼓勵大家勤奮工作,老總給呂勤發了個1萬元的紅包,同時,還給她的工資漲了2000元。
當初轉正后,呂勤和朱莉的工資都是每月4000元,但是,因為呂勤的工作努力,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紅包不算,光工資就漲到了每月7000元。差距拉得過大,朱莉才感覺到勤奮工作的威力,她開始懊悔自己以前沒有勤奮工作,在職場上落后了呂勤很多。
生活中,只有勤奮工作、只有不斷把自己的才能挖掘出來的員工,才能不斷升值。每個老板都會看重很有能力的人。讓能力走在工資前面的人,不斷上漲的工資自然會緊緊地尾隨其后。
(摘自《現代婦女》201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