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凡
·專業小百科·
本文主角:口腔醫學
專業分類:口腔醫學類
實力院校:四川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等
適合人群:動手能力較強,具有良好思維能力和溝通能力,富有愛心、能夠熱心對待病人的人
選科要求:普通高考中,只招理科生/新高考選科:①物理、化學、生物(3選1)②物理、化學(必選)③化學、生物(必選)④物理(必選),化學、生物(2選1)(僅供參考,以各省份高校實際招生要求為準)
如果你身邊有人告訴小朋友自己的專業是口腔醫學,我想小朋友可能會說:“啊?我不要拔牙……”一邊害怕地捂住自己的嘴。此時,你可能會發現對方臉上無奈的微笑。學口腔醫學就是當牙醫嗎?今天我們就來細細地“解剖”口腔醫學專業。
口腔醫學≠牙科?
1950年,在我國口腔醫學奠基人之一毛燮均教授的申請下,我國的牙醫系更名為口腔醫學系,后經過蘇聯專家的指導,其知識結構和教育模式發生重大變化,并不斷完善至今。
口腔醫學是和臨床醫學、藥學、中醫學等專業平行的一級學科,它的子級學科主要包括口腔頜面外科學(頜面部外傷、腫瘤治療)、口腔內科學(根管治療)、口腔正畸學(牙齒不齊矯正)、口腔修復學(鑲牙)、兒童口腔醫學(15歲以下兒童的口腔治療)、預防口腔醫學(窩溝封閉)等多個學科。每個子級學科下面還有更細的分類,如口腔內科學又分為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潔牙)、口腔黏膜病學三大類。
口腔醫學和牙科最大的區別是它還包括了口腔頜面外科學(眉弓以下,下巴以上都屬于頜面外科的范疇),假如有一天你發現朋友的臉或者下巴腫了、不能開口等,此時你可以自信地建議他去掛口腔頜面外科的號,醫生能幫助他解決痛苦。
學醫路漫漫
口腔醫學本科一般需要學五年,大一學習醫學解剖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等醫學基礎知識;大二學習內科學、外科學等臨床專業的知識;大三和大四兩年學習口腔醫學本專業的內容;等到大五,你就能將理論和實踐結合,穿上白大褂去醫院實習,成為一名正式的實習醫生了。
實習的時候,你還是一個“小萌新”,帶教老師那熟練、飄逸的字體往往會讓你羨慕不已。可能會有患者拿著病歷一臉迷茫地問你:“小醫生,這個‘TMD是什么意思啊?”如果你是一個認真的好學生,這就是你頭戴光環的時刻了。你清了清嗓子,滿臉自信地回答:“這個‘TMD是‘顳下頜關節紊亂(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的英文縮寫,如果你平日開口或者吃東西時耳朵前面的關節‘嘎吱嘎吱響,那就是這個病了。”看著患者恍然大悟后那崇拜的眼神,是不是非常自豪呢?
待你學有所成,親戚會帶著家里的小孩來問你牙齒不齊怎么辦,什么時候矯正最好?高中同學打籃球摔斷了牙齒,打電話咨詢你,你會怎么建議?朋友問你智齒該不該拔,拔后會不會“瘦臉”?你甚至還能看出,有些明星其實滿嘴都是假牙!在口腔醫學專業,這些知識你都會學習。
從學生到醫生
本科畢業一年后,你就可以參加一年一度的口腔執業醫師考試了;如果你是專科生,要取得口腔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后才可以參加考試。當你考試通過,拿到那個紅本本時,你的自我介紹將從“我是一名口腔專業的醫學生”變成“我是一名口腔科醫生”。
如果你想繼續深造,那就要努力學習英語了,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醫學類的權威參考文獻都是英語的。如果你喜歡探索和突破,并具有足夠的耐心,那么你可以選擇從事科研工作,研究口腔相關疾病的致病原因、機制以及治療方法。口腔醫學科研的方向不勝枚舉,但你可能一輩子只研究一種疾病,一個藥物。比如維生素D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藥物,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它除了常見的預防骨質疏松作用,還和一些心血管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相關,甚至對某些癌癥都有治療作用。在口腔醫學中,維生素D和常見的牙周炎發生發展相關。對于這次的新冠疫情,有研究認為新冠病毒感染者體內維生素D水平的高低和感染者的存活率居然也可能存在關系!是不是感到很驚訝?一切的未知等著你去探索。
如果你喜歡熱鬧的環境,動手能力較佳,善于溝通,你可以讀口腔醫學專業的碩士和博士,在臨床工作中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缺牙的患者鑲牙后得以正常飲食,牙齒錯位不齊的女孩因矯正得以自信微笑,外傷骨折的患者因手術得以恢復……他們因你的雙手和知識而改變,看著對方滿足的笑容、發自內心的感謝,這就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法。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艱辛之處,但醫學行業還有個特殊性——它是以維持人類健康為目的的,相比于其他行業的工作者,醫生們的職責更大。此外,口腔醫學是醫學類專業中的高分錄取專業,如果你對此感興趣,那可要努力學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