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 張林影
摘 ?要:新聞是反映時代的一種文體,新聞的形式多樣,比如報刊、廣播、互聯網等。而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信息時代的來臨,新聞翻譯也成為了世界各地之間相互了解、認知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語言需要借助翻譯行為進行信息傳播。英語新聞更是逐漸成為了中國讀者了解西方世界的重要途徑。該文從功能主義目的論角度出發,結合對《滿鐵剪報》英文文獻的翻譯研究英譯漢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新聞翻譯 ?目的論 ?滿鐵剪報 ?英文經濟報道
中圖分類號:H25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8(c)-0001-03
Abstract: News is a kind of style reflecting the times. The forms of news are various, such as newspapers, radio, the internet, etc.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coming of the information age, news translation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means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all over the world. English news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Chinese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western world.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t teleology, combines the relevant issues in th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Mantetsu Newspaper Clippings
Key Words: News translation; Skopos theory; Mantetsu newspaper clippings; English economic report
1 ?《滿鐵剪報》簡介
“滿鐵”的全稱是“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是20世紀初,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的配合其武裝侵略政策的特殊的工具?!稘M鐵剪報》是當時日本收集中國及周邊(朝鮮半島以及蘇聯遠東地區)情報資料的一個重要渠道,日本人將其視為一項重要的“工程”,其中將《滿鐵剪報》分為政治、外交、軍事、經濟、文化等包含社會各個方面的專題。這也成為了當年日本政府和軍部侵華的重要證據。而該文提到的屬于《滿鐵剪報》的英文文獻,是當時日本對中國的相關調查以及出臺相關政策的新聞報道。
2 ?新聞及其翻譯
2.1 新聞及其價值
當代社會,世界各國對于信息的了解、認知以及擴展都是基于新聞這一傳播渠道。新聞表達形式上面以記敘為主,講究的是真實性。著名新聞學家寧樹潘先生于1987年在《復旦學報》發表的論文《新聞定義新探》一文中給新聞下了個定義:“新聞是經報道(或者傳播)的新近事實的信息[1]。”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新聞報道的及時、真實、重要等特點。新聞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對信息的準確傳達,不同類型的新聞報道與不同的風格結合將信息傳達給人們。
而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不僅是信息的傳達、文化的散播,更是在傳播價值;如楊保軍先生所言:“任何新聞傳播都有一定的價值追求[2]?!毙侣勈侨俗鳛橹黧w對于客觀事實的反映以及表達,而人作為主體都會有一定的價值取向,這樣的價值取向附著在客觀的表達中就會將新聞的傳播加入一定的價值觀念,即“讓事實會說話,記者把自己的觀點寓于客觀報道之中[3]。”也就是說,新聞報道通過新聞工作者將信息傳播給人們,同時也借助對社會現象的評判將價值觀念傳播給人們。
2.2 新聞翻譯的特點研究
從對我國新聞翻譯研究主題的統計數字來看,新聞翻譯主要包括了功能翻譯理論、文化學派翻譯理論等[4]。新聞在于傳達信息、傳播價值,翻譯在于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語言進行轉換并進一步傳遞信息,而新聞翻譯更為重要,由于新聞是一種特殊的文體,具有特殊的傳播價值,所以新聞翻譯也有著不同于其他文體的特點。
同其他類型的文本翻譯一樣,新聞翻譯也有屬于自己的翻譯特點以及相關原則。比如:新聞翻譯必須準確把握信息;準確對語境進行開發、利用;以直譯為主導,先確定在文中的含義;以意譯為輔,靈活變通,等等[5]。不同的學者、專家對于新聞翻譯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比如:范曉航(2003:202-102)認為在外文報刊中運用短小精悍的漢語四字格可使譯文筆墨經濟,以少勝多;王治江(2001:7-9)提出了新聞中外來語需要注意的翻譯原則:人名、地名翻譯要統一,等等[4]。
3 ?功能主義目的論
3.1 目的論的理論研究
功能派翻譯理論興起于德國,凱瑟琳娜·萊斯首次將功能范疇引入翻譯批評,發展出以原文和譯文功能關系為基礎的翻譯批評模式,進而形成了功能派理論思想的雛形。漢斯·弗米爾提出了目的論,打破了原來翻譯中以原文為中心的桎梏,而是以目的為首,即以翻譯目的來調整翻譯策略。翻譯目的論的三原則為目的規則(Skopos Rule)、連貫原則(Coherence Rule)和忠實原則(Fidelity Rule)。
3.2 新聞翻譯與目的論
將目的論應用到新聞翻譯中,有些翻譯原則也就不謀而合。比如新聞翻譯中強調的是真實、準確,恰等同于目的論中的忠實原則,而在目的論下分析新聞翻譯更能讓新聞翻譯錦上添花,新聞翻譯的目的不僅僅在于真實地傳達出客觀社會的信息,更在于價值的傳播,也就是在翻譯中以傳播價值為翻譯目的,將新聞翻譯在“真、準”的前提下,將帶有主體新聞人的評判翻譯出完整的文本。
4 ?目的論視角下的《滿鐵剪報》英文文獻翻譯案例分析
《滿鐵剪報》作為日本的情報收集報刊,反映出當時日本對于中國社會的各方面侵占事實,在前面的介紹中根據目的論可以得出,翻譯的目的在于將史實展現給世人,而翻譯的策略也應該由翻譯目的決定,下面將結合《滿鐵剪報》英文文獻的翻譯實踐,在翻譯目的論的視角下,對翻譯文本進行分析。
4.1 被動語態的翻譯
A.The company has been given the benefit of special arrangements, such as, for example, with regard to the levy of the consolidated tax and by virtue of these circumstances and its huge capital it has always held a predominent position in the Far Eastern market.
譯文:(英美煙草公司)已經享受到了特殊安排,比如,在征收綜合稅方面,由于這些情況以及其巨額資本,該公司一直在遠東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
在這個例子中has been given the benefit翻譯成享受到,而不是被動的“被”句式翻譯以達到句子更加連貫的目的。
B.In brief, some sections of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British people in China have undoubtedly been hard hit by the hostilities,but other sections have been greatly benefited.
譯文:簡而言之,英國人在華經濟利益的某些方面無疑受到了敵對行動的嚴重打擊,但在其他方面卻得到了很大的好處。
例子B中have undoubtedly been hard hit翻譯成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這樣的翻譯可以保持兩個分句的主語一致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4.2 順序的重組
A.With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Monkiang Government”, the bank was reorganized into the “Monkiang Bank” in December 1,1937 with a total capital of $12,000,000 of which norminally one-fourth of the sum was paid up upon its inauguration.
譯文:1937年12月1日,在“蒙疆政府”的領導下,該銀行重組為“蒙疆銀行”,資本總額為1200萬美元,其中的四分之一名義上是在銀行成立之時繳清的。
B.The bank notes issued by this bank are ordered as the legal tender notes of Inner Mongolia, which are used only for the purchase of leather and hides,wool and. wheat, the most important products of the area.
譯文:該銀行發行的紙幣將作為內蒙古的合法紙幣使用,僅用于購買該地區最重要的產品——皮革、羊毛和小麥。
上面兩個例子都是將原文中存在的時間狀語、伴隨狀語等按照漢語的常用語序將句子重新排列,即時間、條件(前提),發生的事件。這樣的譯文就可以體現出目的論的3個原則,新聞的翻譯是將發生的事件敘述出來,而上面的句子翻譯過來一能符合漢語的正常語序,二能使句子更加連貫通暢,三能忠實于原文,確保新聞的真實性。
5 ?結語
該文探討了新聞的翻譯、目的論的理論以及應用并結合《滿鐵剪報》英文文獻應用了翻譯目的論。正如文中所述,新聞作為傳達信息、傳播價值的重要渠道,是我們對世界理解的關鍵環節之一;而新聞翻譯作為中國向世人或反之傳播價值觀、文化的途徑就凸顯得更為重要;在目的論視角下進行新聞翻譯,更能把握整個文獻的翻譯目的,更能將文本的信息表達的精準、連貫。作為譯者,在對新聞報道進行翻譯時,不僅需要注意信息的真實性、時效性,更要注重價值傳播的準確性、及時性。
參考文獻
[1] 仁青吉.我國新聞翻譯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民族博覽,2019(2):109-110.
[2] 趙寶瑩.新聞熱詞翻譯技巧對英語新聞傳播的重要性分析[J].采寫編,2019(5):163-164.
[3] 高飛雁.新聞英語的語言特征與翻譯研究——評《英語新聞的語言特點與翻譯》[J].新聞與寫作,2018(4):119.
[4] 董婧.目的論視角下財經新聞評論類文本的翻譯報告——以《第一財經周刊》財經評論為例[D].燕山大學,2019.
[5] 汪萱.目的論在新聞翻譯中的應用[D].北京郵電大學,2019.
[6] 楊彥麗.目的論視域下經濟類新聞的翻譯策略研究[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9(1):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