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偉
摘 ?要:城市的快速發展,使各項土木工程中新建道路越來越多,路基施工是道路工程系統的核心,只有全面保證道路路基質量,才能有效提升道路性能,保證城市建設發展,路基的好壞決定了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對交通的安全性、穩定性起著決定作用。文章主要通過對土木工程中道路路基施工問題進行分析,全面提出應對的策略,以此,有效提高路基施工能力,保證道路通暢運行。
關鍵詞:土木工程;道路;路基;通行能力;土層
中圖分類號:U416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0)28-0153-02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new roads in all kinds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roadbed construction is the core of the road engineering system. Only by comprehensively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the road subgrade can w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oad performance and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The quality of the roadbed determines the urban road capacity and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raffic.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road subgrade construc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comprehensively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oadbed construction capacity and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road.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road; roadbed; capacity; soil layer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也越來越快,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土木工程建設項目至關重要,其中道路路基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在各種施工建設中是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只有全面保證路基建設質量,才能確保道路通暢,保證交通穩定安全。路基工程好壞決定了道路的好壞,必須要全面重視道路路基施工。
1 土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術研究
1.1 施工中的測量工作
施工必須要進行科學的測量,不論是施工的前期,還是施工過程中,均需要科學的測量數據作為指導,測量要以設計圖紙為依據,全面對現場進行精準的測量,提取有效關鍵數據,通過對現場的測量,在現場全面復原圖紙設計思路,使圖紙在現場得到進一步的位置確認,同時,也對建設的整體結構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和局部的認知,良好的測量對道路中線恢復調整有著極大促進意義。通過科學合理的測量,對構造物輪廓、坐標和大小進行全面的標注,找到精準的位置,為后期快速施工提供幫助。路基水準點、中線、導線是需要進行重點測量的,這三個部分是重點的內容,需要全面做好方案,認真進行測量才能做到精準有效,利于后期施工建設。那么,測量人員需要把握好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要熟悉圖紙設計的思路,全面把握好圖紙內容,通過圖紙內容做好測量。二是嚴格按照要求和圖紙做好測量各項操作,確保與圖紙設計一致。三是對可能存在的疏漏做好查找,嚴格進行審核檢查,保證數據精確。對中線的復測要按工程施工需要,做到對臨時水準點、地面標高的設置,使斷面的位置得到認定,保證橫斷面位置符合施工建設要求,這樣,測量放線定位才能準確無誤。
1.2 填方路基施工技術
填方是重要的環節,如果控制不好,則會導致路基下沉,影響通車質量,埋下安全隱患。進行填方時,一般會就地取材,使用自然土,自然土是施工中常用的填筑路基土壤,為了保證路基填方質量,必須在進行填方前對自然土進行檢測,保證土質符合填方標準。對自然土的性質進行嚴格檢測,通過對土壤含水量、力學性質的檢測,把握好填方性質。為了能夠提高填方質量,要對填筑路段進行測量,掌握道路的情況,提前做好路段填方測試,只有得出正確的結論才能夠進行施工,全面保證整體質量符合施工要求。路段測試需要把握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需要合理安排好施工設備,二是測試樣土稀疏指數,三是施工壓實次數等要掌握。進行路基填方,需要按照流程進行,嚴格施工建設標準,根據土質結構做好分層施工,要對不同層次松鋪厚度做好合理化控制。厚度為30cm以下,最高30cm,末尾層壓實厚度不超8cm,層的側寬度要高于路基高度,在50cm以上。
1.3 挖方路基施工技術
路基的挖方施工也同樣重要,進行挖方前,需要全面了解路基施工的基本情況,施工之前,一定要對當前挖方土質結構進行了解,把握好土質情況才能保證施工的安全,科學合理對土質分析,是確保安全施工的前提。嚴格根據建設標準對土質進行分類,做好防滲漏方法的確定,為了保證挖方質量,要清理地面并做好地表挖除,預留截水溝與排水溝,確保排水通暢。路基邊坡要保證穩定性,避免周圍建筑物受到施工影響。要根據設計的基本要求,認真閱讀圖紙要求,不能多挖,更不能少挖。運輸工具使用挖掘機與自卸車,如果所處地質不適合使用設備機械,則需要采用機械與人工相對倒的方式進行,對特殊區域需要人力來完成。
1.4 路基排水與防護技術
路基排水施工主要是保證道路使用壽命更長,通過良好的排水設置,降低路基水侵蝕,提高道路使用效果。進行排水設置時,一是要全面做好大面積積水處理。可以使用水泵排水方式進行排放,也可以根據地形的情況,挖好溝排水,保證大面積積水快速排除。二是地表水要嚴格進行處理。主要使用的是急流槽和邊溝的方法,這樣,才能快速做好地表水排除,避免影響施工進度與質量。三是地下水的科學防控。地下水位的把握至關重要,要根據不同的水位,選擇不同的排水方式,一般會用盲溝、暗溝及深井的方式進行排水。路基防護要使用耐寒、根系發達的植被,確保穩固作用,另外,也可以根據路段的不同,采用混凝土施工,確保邊破穩定結構。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道路軟土路基強度較低
路基作為市政道路建設的重點,需要嚴格施工標準,才能確保整體質量與安全。當前,很多路基下面均為軟土層,增加了施工的難度系數,針對軟土土層施工時,周邊的土層容易受到振動或擠壓影響,降低強度,路面就會出現變形、下沉等問題。
2.2 邊坡路基易受雨水沖刷
市政道路邊坡路基受雨水沖刷較為普遍,這也是當前重點的問題,處理不好,就會造成路面的塌陷。道路邊坡路基抵擋雨水沖刷能力大小,決定了道路的使用壽命長短。
2.3 路基沉降和剩余沉降比例較難控制
市政規劃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全面把握好整體路段的結構,進行設計時,要對較為復雜的路段做好科學、嚴謹的設計,才能全面保證路基強度和硬度,要通過科學的方法,提高土壤硬度,保證中期強度,無法準確把握路基沉降和剩余沉降比例,就會造成路基質量問題,影響安全通行。
3 改善對策
3.1 做好施工前的測量工作
施工測量能夠全面為科學施工提供依據,那么,就需要充分重視路基施工測量各項工作,要劃分重點區域,重點方向,保證導線、中線及水準點精準,對測量的結果做好復測,從整體到局部,均需要有精準的數據支撐。為了保證測量質量,要在測量前對本關儀器仔細檢測,確保儀器準確度。相關技術人員要對圖紙了然于心,避免出現測量漏洞,影響施工質量,對圖紙設計不合理的地方做好審核,排除各種不利因素,對路基做好測量。中線復測主要是設置合適的加樁地面標高及臨時水準基點標高,雖然測量過程會受到影響,但一定要合理控制在標準范圍內,保證縱橫斷面定位精度。測量時更要照顧好地下設施與管網情況,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3.2 合理處理劣質土壤
劣質土壤不利于施工建設,一定要全面做好處理,提高土壤性能,才能保證路基安全穩定。處理劣質土壤主要通過三種方式進行。一是根據土壤情況組織施工。為了提高施工效率,保證施工進度,則要合理劃分結構,對現場進行土壤性能測定,根據不同的結構性能,使用機械設備,充分運用機械設備與人力相結合的方法,對路段進行施工。二是利用現代技術進行處理。土壤性質不同,其處理的方式也要不同,要根據不同的性質做好化學技術應用,可以適當使用石灰、水泥等化學材料,通過相關的反應提高土壤強度,避免膨脹現象。三是利用物理方式。處理劣質土壤也可以使用物理方法,通過對土壤的加熱、加壓,進一步提高土壤結構強度,改變土壤原有性質,全面提高路基穩定性。
3.3 運用填方改良技術
填方好壞影響到路基的壽命,必須要全面做好填方工作,要針對不同的問題,拿出解決措施,進一步改良路基土壤性能,保證填方快速完成。一般情況下,可以使用土壤加勁方式提高土壤穩定性。一般會使用合成材料,施工前,要全面把握好路基情況,施工過程中將復合材料埋入鋪面,進一步提高強度,減小路基承壓和應力,通過復合材料使用,有效減少路面碾壓造成的路基基坑。也可通過增加土壤剪力強度實現土壤性質改良。
3.4 做好路基排水作業
道路施工受天氣與環境影響大,要全面做好應對雨雪天氣的工作。一是科學合理布置路基地表排水設施。建設有效的排水系統,使地面排水能夠快速排除,一般有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兩種方法。集中排水就是設置橫坡、邊溝對雨水進才排除,平坦區域可進行分散排水。二是修正地表排水進出口。對于已有的設施,進行修復使用,有效避免沖刷、堵塞、凍結等現象發生,保證地面流水順暢。三是加固路基邊坡。增加植被、漿砌片石及掛網噴護等方式全面提高邊坡強度,利用擋土墻方式也能夠保證基礎安全。四是排水關口設置擋土墻。這樣就能夠有效提高防水能力,達到放沖加固效果,有效解決好雨水自流排放的問題,減少路基的損害,避免排水不暢或路表水下滲,進一步提高路面和路基安全性。
4 結束語
市政道路路基穩定性關系到路面的安全,一定要全面做好關鍵環節施工,通過科學的技術方法,提高路基質量,在保證最低成本的同時,應該選擇最經濟、最有效的路基施工方案,全面提升市政道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黃瑞寧.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術探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4):1090-1090.
[2]楊長勤.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術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06):106-107.
[3]項繼超.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術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1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