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的快速發展當今時代背景下可以說是離不開對礦產資源的依賴。我們國家有豐富的鐵、鋅、油、稀土、有廣闊的國土,天然氣等礦產資源,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今天,對礦產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而地質礦產勘查技術卻存在著很大的不足,這與礦產資源需求日益上升形成了一種矛盾。與此同時,我國呼吁工業領域能夠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倡導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能夠從礦產勘查中挖掘出更多的礦產資源,為我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幫助。本文對目前地質礦產勘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具體如下。
關鍵詞:問題;地質勘查礦產;解決對策
引言:礦產資源的開發呈現出地形地貌復雜、層礦產資源豐富、次多樣的特點,盡管我國是地大物博的國家,經濟發展與礦產資源開發有著密切的關系,但由于地質礦產勘查技術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使得我國礦產資源開發還不夠充分,希望通過進一步促進社會進步、來提高經濟發展水平,以提高地質礦產勘查技術水平為方向。
一、地質礦產勘查的主要問題
1.1?? 資金投入匱乏
目前我國大力開展地質礦產勘查,由于資金供給不足,經常出現地質礦產勘查工作中斷的情況,雖然我國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但地質礦產資源并非“無處不在”,因此需要地質礦產勘查工作者不斷探索;同時,也存在資金投入雖大,卻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1] 的情況。此外,在地質礦產勘查中,前期設備投入也較大,但由于項目資金短缺,個別地勘單位設備更新速度較慢——也就是說后期設備投入不足,使得地質礦產勘查難度進一步加大。
1.2?? 存在內部機制漏洞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地質礦產勘查以礦產勘探為主,可分為礦產勘探和其它方面的勘探,其中其它方面的勘探工作也不容忽視,比如勘探管理制度建設相對滯后的問題。完善的管理體制在地礦勘探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可以通過規章制度對職工的實際操作進行規范,也可以通過獎懲制度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
地質礦產勘查成果轉化應用力度不大,轉化過程存在內部機制漏洞。地質礦產勘查單位與其他科研單位有著本質的區別,但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與相似之處,其他科研單位在經過大量的試驗研究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可應用于人們的生活,對提高工作效率和人民的生活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地質礦產勘查單位的工作難度也很大,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地質礦產勘查單位只有在取得一定的成果后,才能進行轉化應用,這種轉化只能相對片面地單層次為社會提供服務,這也就意味著存在內在轉換機制上的漏洞。此外,地質礦產勘查多與工業領域有關——即方向單一;此外,由于地質礦產勘查工作完成率低,集成性差,工作地點不穩定等原因,雖說網絡信息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基本上已經深入滲透到各個方面,目前還沒有一套強大、規范、普適的信息化系統為地質礦產勘查工作服務。
1.3?? 缺乏人才
地質礦產勘查是一項比較特殊的工作,但由于其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因此,在一般情況下,應與地質勘探專業院校合作,形成人才資源鏈,對勘探工作者的職業素質要求較高。但從目前實際情況看,我國地質礦產工作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人才短缺。地礦勘探工作難度很大,一些初進入勘探行業的學生往往因為經濟待遇不高、工作條件艱苦而退縮,加之從一名剛畢業的學生發展為勘探專業需要積累大量的工作經驗,導致地質礦產勘查人才的進一步稀缺;其次,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愿意到機關工作而不愿吃苦,由于受到上述不良思想的影響,使得地質勘探專業的畢業生越來越少,這就反映出了地質勘探人才的短缺問題。
二、提高地礦勘查效率和質量的對策分析
2.1?? 轉變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
國家要加強對地質界的重視,并在此基礎上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創新與地質勘探有關的技術工藝,不斷向精、高、尖的方向發展,同時要改變傳統勘查技術手段,更好地滿足熱門礦種和稀有礦種的特殊發展需要,進一步推動地質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現今地勘隊伍,大多以經驗豐富、年長的地質礦產勘查員為核心領導,這些人經驗雖豐富,但思想上受束縛、缺乏創新的力量,因而對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的正常開展影響很大。當前我國地質礦產勘查可采用多種技術設備,而我國地質礦產勘查開發水平先進的設備較多,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備更新,以提高勘查水平——這也就要求地質礦產勘查工作者必須在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的同時要進行發散思維;在學習典型案例的同時,樹立現代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2.2?? 注重綜合規劃,健全地質礦產勘查管理機制
如前所述,地質礦產勘查工作具有很強的商業性質,多為工業界所用,在取得較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大的不足——一般情況下地質礦產勘查難度較大。促進產業發展,提高地質礦產勘查效率,進而推動經濟發展,加強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的統籌規劃,不斷完善管理體制需要注意如下問題:首先,有關管理部門或領導小組應盡量實行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把勘探地區分布、人口分布、國土利用、地理特征等因素作為評價標準,把勘探任務劃分成若干個小組;其次,我國地域性強,地域與地域之間差別較大,地形復雜多變,未勘探地區較多,對此,有關管理部門或領導小組應作好統籌規劃;最后,在我國地質礦產勘查領域,資金投入是不斷推進地質礦產勘查任務的動力,關系到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應逐步提高勘查質量,提高重視程度,實現資源共享。
2.3?? 重視人才培養
人以行業為本,對地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地質礦產勘查工作中,工作人員是實施勘查工作的實施者,我國地質礦產勘查工作中的人才培養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這主要是因為勘查工作工資待遇偏低,相對艱苦,導致職工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從而導致人才流失現象更加嚴重。對工作環境艱苦的職工,要進一步提高津貼標準,進一步提高職工的工資待遇,建立獎懲制度,以提高職工待遇,吸引新員工。
同時,應采取以下措施增強員工的責任感,端正員工的工作態度,使員工以一種積極的心態投入工作:一是不斷加強內部員工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素質;二是不限學歷、不限專業,開放除一些國內知名大學外的國外專業人才;三是加強職工思想素質教育,提高職工思想素質。通過以上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結論
礦物資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礎,我國礦產資源種類繁多,是一個物博豐富的國度,但在地質礦產勘查中卻存在著資金投入不足、人才隊伍建設不足、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阻礙了地質礦產勘查事業的發展,為此,筆者根據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希望能為提高我國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奠定基礎,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強、李志遠.打造優質發展地礦產品品牌——湖北省2019年地礦勘查開發局轉型發展取得新成效[J].資源導刊,2020(88):42.
[2]??? 康瑞韓、李振華.百年勘探成果與礦化規律之集萃——中國礦產地質學修志民族為盛[J].地質學報,202038(01):4.
作者簡介:
范修山,男,漢族,1983年03月10日,本科,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地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