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仿
摘要:農業經濟合作組織是以農民為主體的經濟合作組織,可以幫助小農生產者實現經濟利益的增長,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建立極大程度地促進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時深化了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但目前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部分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無法擴大規模,影響了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進程。本文將根據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性質來進行分析,探討我國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希望可以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經濟;合作組織;探討;策略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越來越滯緩,農民的生產水平不高,相關的農業組織不夠完善,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的發展。為了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增加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我國政府提出加快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建設的構想,農業經濟合作組織是個體農業生產者自愿加入的經濟合作社,可以將分散的個體生產者集中到一起,各成員之間進行詳細的分工,實現生產、經營的一體化,切實做到維護農民的利益,提高農民在社會中的生產地位,對促進我國農業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性質
農業經濟合作組織是一種結合了勞動合作和資本合作的經濟組織,通過集中生產力來達到經濟效益增長的目的。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原則是自由平等,一方面農民可以自由選擇入社或退社,另一方面在進行經營生產決策時,每位社內成員都擁有投票權,體現出了經濟合作組織的優勢[1]。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經濟目標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社內成員既可以在社內進行同類農產品的經營,又可以對外參與到市場競爭中。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目的是通過提高合作組織的團體經濟效益來達到個體經濟效益的提高,實現個體經濟效益增長的最大化。
另外,由于我國目前農業經濟水平發展的較為緩慢,農業經濟合作組織還包含了整合優勢資源的功能,可以有效提高我國基層民眾的社會福利,例如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可以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發揮出集體生產的優越性,從而促進我國勞動生產水平的提高,全面推動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極大程度的提升了農民的生活水平。農業經濟合作組織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合作組織滿足了農民的生活需求和切身利益,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極大的應用價值,是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經濟主體,并且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為分散的個體農業生產者提供了可靠的農業資源、信息技術,對引導農民進行農業生產活動有著極大的幫助。
二、我國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一)農業經濟合作組織規模小
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水平還不夠高,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建設還處在初級的探索階段,各方面的組織體系沒有得到完善,多數地區的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存在著建設規模小的現狀,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經濟合作組織規模小的原因多是由于資金積累不夠,在擴展組織范圍時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只能在鄉鎮或村一級的范圍內進行組織建設[2]。
(二)政府管理力度不強
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政府可以為農業生產者提供資金、技術、福利政策等一系列的扶持,有助于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達到農業經濟效益增長的目的。目前,我國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政府管理力度不強的問題,政府沒有起到一定的扶持作用,大部分地區的政府對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高,在資金、設備、技術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夠大,導致我國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受到了一定阻礙。
(三)當地企業沒有起到帶動作用
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不僅需要依靠組織內的資源,更需要借助市場銷售來提高競爭能力,當地企業對地區經濟的發展有著帶頭作用,可以有效帶動產業鏈,促進各行業經濟的發展。但由于農業經濟合作組織是新興的經濟合作組織,規模建設小,缺乏對外溝通的經驗,導致沒有及時與當地企業建成合作關系,在當地企業與農業經濟合作組織交易來往不多的情況下,企業很難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3]。
三、改進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策略
(一)擴大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規模
要想促進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首要工作是需要擴大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規模,擴大組織規模能夠更好的將農業資源進行集中管理,還可以擴大農業生產的產業鏈,有利于加強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影響力,并且可以提升農民的生產技術水平,增強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實現高利潤的增長,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經濟合作組織要加強合作社知識的宣傳,包括合作社的性質、價值及功能作用,提高當地農民的重視程度,促進更多個體農業經營者參與到農業經濟合作組織中[4]??? 。
(二)政府應加強管理工作
政府要認識到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重要作用,加強外部環境的管理工作,為農業經濟合作組織提供扶持政策,逐步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成立健全的管理體制。另外,農業發展需要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精密的設備儀器,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目前還不具備資金基礎,無法引入先進技術和設備,政府要及時投入資金支持,成立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專項扶持項目[5]??? 。
(三)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
當地企業可以及時帶動農業經濟的發展,政府應加強企業與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溝通,促進雙方建立合作關系,通過成立風險基金管理機制、合同管理機制等進行雙方具體行為的制約,形成穩定的銷售關系,達成企業經濟效益和農業經濟效益共同增長的目的。
(四)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
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主體是農業生產者,加強農民對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重視程度可以有效提高農業經濟的發展,政府要培養農民自主自強、互利共生的理念,倡導農民學習先進的農業技術,掌握專業的農業知識,提高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從而更好的參與到農業經濟合作組織中[6]??? 。
結語:以上所述,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維護基層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國政府積極倡導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建設,通過發展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可以實現個體生產者利益的最大化,對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國的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政府要及時對這些問題進行改善,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充分為農業發展發揮出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傳元.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湘潭大學,2014.
[2]??? 薛雯敬,董欣悅,劉欣.關于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探討[J].南方農機,2017,48(03)
[3]??? 劉瑞芬.如何提高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對策[J].農家參謀,2020(12):5.
[4]??? 張貞敏.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2):15-16.
[5]??? 張俊飚,顏廷武.中國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70年:回顧與展望[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5):1-11+164.
[6]??? 賈國斌.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對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探析[J].中國商論,2019(15):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