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君
摘要:在現代各種新傳媒和新材料的應用下,平面設計的表現力得到了極大地發展,在建筑與環境的應用上,平面藝術對傳統的裝飾作用有了新的發展和突破,逐漸表現出了其在都市景觀的有序建設和都市空間設計的風景化方面的重要功能,完美的凸顯出了超平面藝術的視覺傳達功能。
關鍵詞:超平面藝術;城市公共藝術;三維街頭繪畫
關于公共藝術的定義業界其實一直以來都還沒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著名的美術家袁運甫教授曾用“公共藝術是人們集群環境的藝術綜合體”來形容公共藝術。如果從公共藝術的功能方面來看,它既是藝術與整個社會的紐帶,也是社會在公共領域和文化領域的一個開放性的平臺;如果從藝術表現的形式來看,公共藝術領域依然更多桎梏于壁畫和城雕,更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很多人干脆直接將公共藝術等同于城雕,這種簡單粗暴的認知使得公共藝術在一些地區和國家發展過于單一化。
傳統的公共藝術的表達形式對空間有比較高的要求,因此時常它在發展的過程中時常會受到空間的限制,因此很多地方并沒有條件給公共藝術一個合理的展示空間,只有解決了這個切切實實存在的問題,公共藝術才會得到實質的發展,考慮到公共藝術和平面藝術之間的關系,我們認為尋求出不受空間限制的平面藝術的表現形式,與之結合起來,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為有效的方法。
一、平面藝術與公共藝術之間的關系
公共藝術起源于19世紀20-30年代羅斯福實行新政的美國,但是受“一戰”影響,出現了全球性的經濟蕭條,為了提升市民的文化環境氛圍,同時也是為了援助職業藝術家,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羅斯福總統學習和借鑒了墨西哥壁畫的成功經驗,發起了社區委托作家作畫的方案,令人意外的是,短短的幾年時間,就完成了壁畫2500幅,這些壁畫在幫助藝術家們擺脫生活窘境的同時美化了美國的城市環境,提升了整個美國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底蘊。這就可以看出其實公共藝術出現之初,其實是以平面藝術的形式出現在大眾視野的。
二、城市公共藝術現存的問題。
雖然現在城市公共藝術變得隨波逐流、千篇一律,大眾傳媒的積累也因為長期的視覺審美疲勞而變得不堪重負,過分超載的感知使我們的感知過程受到阻礙,人們開始對城市的公共藝術不屑一顧,冷漠的態度是人們對現在大多數的城市公共藝術普遍存在的狀況,城市公共藝術的存在已然沒有了它當初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視覺藝術家布羅迪因為路面上的裂痕而感知到每一個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形式,“人行道上的裂痕”本身不具有任何的象征意義,但是在視覺上,它卻因為布羅迪發現了它的質地、構造、以及充滿舒適的線條組合而變得具有意義和浪漫。雖然這些屬于偶然,但是它的發現卻有著深遠的意義,這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美。
三、超平面藝術的出現
公共環境中平面類的藝術創作也是值得一提的,在一定意義上來講,涂鴉藝術、壁畫藝術也是屬于公共環境中的平面類的藝術創作的,是公共藝術平面的范疇。但是它主要傳達藝術家和藝術的信息,缺乏大眾性和普遍性,傳播手段有一定的局限。“超平面”這個詞最初出現在日本,20世紀末,是對新波普藝術的概括,而此處的“超平面藝術設計”是在傳統平面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表現方式,是使平面設計的作品突破空間局限、適應更多的城市環境的必然方向,也體現了其自身的傳播媒體的本質。20世紀60年代以來,平面設計與建筑結合更為緊密,而后衍生出了超平面設計這一理念,設計師們將大量的平面設計因素融入到建筑設計上,大量的幾何圖形加入其中,使得建筑表面形成了一種圖案象征,像是一幅巨幅廣告,甚至有些藝術家直接將一些利用超平面設計的巨幅廣告直接與周圍環境結合融入,直接做成建筑表面的持久性的廣告,將廣告融合演化為城市平面環境和文化氣息的一部分。如今社會,超平面設計已經無處不在了,街道上、小區里、各種各樣的文化中心、室內娛樂場所,到處都是超平面設計的蹤影,它已經是我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了。從人類發展之初最為原始的洞窟遺跡,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堂壁畫,再到現代藝術大師們對空間結構的大膽利用和裝飾,都在告訴我們,建筑空間能夠被我們利用自己的想法制造出生動靈活的表達效果,這也就是超平面設計風格最為特別的靈感動機。
四、三維立體街頭繪畫藝術的魅力
地面是公共環境中與人接觸最多,最易引起人們關注的,無論是在行走、交談、等車、停下休息還是拍照,人們的目光總是會被引向地面,所以在進行三維立體街頭繪畫的時候,步行街就成了一個絕佳的繪畫場所,如果在步行街上開辟出一塊空曠的地面來供游人休息、冷飲、觀賞的話,就極易將人們的視野引到這個區域的地面,此時,超平面藝術就可以展現出他在公共藝術中的獨特之處——三維立體畫。所謂三維立體畫其實就是利用人們的立體視覺差來營造出一個個作品,這種奇特的表現手法可以讓平面的作品更加逼真,讓人們看見一個精彩絕倫的美妙世界,利用這種表現手法做出來的作品,如果單純用普通的繪畫和攝影照片,或者是電腦三維動畫來比較的話,后者根本無法與之相提并論。普通繪畫、攝影以及電腦制作的三維動畫都只是從光影、明暗對比、虛實幾個方面來入手,使人產生立體的感覺,而忽略了雙眼的立體視覺,三維立體畫是充分利用雙眼的立體視覺打造出來的巨作,它會讓我們看見一個精彩絕倫的虛擬世界。德國著名的繪畫藝術家艾德加一穆勒曾在街頭地面上繪制了多幅立體畫,在充分利用雙眼立體視覺的基礎上,融入了大量的色彩要素,但這些作品最為突出的亮點并不在此,而是因為他在作品上添加了藝術燈光,是的整個作品的視覺沖擊力大幅增加,借助藝術燈光,他的這幾幅作品視覺效果更為逼真,那種視覺沖擊力極為震撼。街頭繪畫是一個不斷重復與修改的過程,對于藝術創作者來說,耐心與激情是最大的考驗,街頭藝術在創作的過程中不能反復只能一次性完成,這對創作者的技藝也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五、總結
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三維立體繪畫也不例外,雖然普通的繪畫和攝影照片,或者是電腦三維動畫做出來的效果不如它逼真,并且它成功解決了平面藝術在公共領域環境中的受空間束縛大的問題,但是三維立體畫更容易被破壞,成品不易被保存下來,這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它的成品只能依靠照相機等其他手段保存。另外,欣賞它的時候只能站在特定的角度不如平面繪畫那般自如。但是我還是認為這不影響它的總體發展,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今后在公共藝術領域會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劉彥宏.平面設計中的敦煌壁畫元素[J].藝海,2020(03):76-77.
[2]??? 劉遠洋.淺析城市市政道路設計常見問題及方法[J].居舍,2019(21):109.
[3]??? 于爽, 趙怡. 平面設計中視覺審美元素的建構研究 [J]. 西部皮革,2020,42(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