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體育是衡量居民運動水準的重要指標和準則,是對居民身體素質進行科學評估的關鍵。不過社會體育發展過程中,會因一些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偏差,導致評估精準度下降。為此,有必要加大社會體育發展的研究力度,找出其中存在的影響因素,進而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和處理。
關鍵詞:社會體育;影響因素;有效措施;
社會體育發展水平直接反映出國家體育運動的態度和狀態,對國家建設和民眾管理具有積極意義。社會體育中涵蓋的體育運動項目較多,難免會因為一些因素的影響,對其發展帶來阻礙。為此,下文將對社會體育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其應對措施展開探討和分析。
1社會體育
社會體育又被稱之為大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和學校體育并列,共同構成我國體育體系。社會體育是由社會團隊,如企業、居民自身以自發組織的方式開展的一系列體育鍛煉活動,且具有年齡段之分,目的是豐富人們業務生活,提高身體素質。
2我國社會體育發展的影響因素
2.1?? 經濟因素
一切事物的發展都要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社會體育事業自然也不例外,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經濟支撐,社會體育也將止步不前,體育設施配備也將出現不完善的情況,民眾運動空間有限,精神生活得不到滿足。社會體育發展需要國家加大資金投入,重視社會體育事業建設,合理規劃現有資源,為居民提供良好的運動空間和項目。不過從目前發展實況來看,社會體育發展存在明顯的后勁不足現象,受到經濟體制轉型升級、人口基數加大、資金投放度不足等的影響,使得社會體育發展受阻。
2.2?? 價值觀因素
文化不僅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內容,也是規范人民行為、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關鍵要素。在社會體育發展中,注重文化融入,培養良好的價值觀、世界觀,從發展眼光看待社會問題,能夠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豐富社會體育內容,改革傳播健身方式和理念,進而推動大眾身心的健康發展。不過價值觀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其需要通過不斷的變革,逐漸累積而成。但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因受到傳統理念的影響,人們對社會體育的認知態度各不相同,體育活動組織具有局限性,且很多都是一個人理念為主,存在偏差,難以形成正確、健康的價值觀,阻礙了文化觀念在社會體育中功效的發揮,導致社會體育發展停滯不前,效果不明顯。
2.3?? 教育因素
教育事業的良好發展為我國各領域輸送了更多專業人才,確保人力供應的充足性,促進企業各項活動的高效運轉,維護企業經濟效益。社會體育事業的發展也同樣需要教育領域的大力支持。在教育教學中,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及課后環節,能夠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中鍛煉學生的體育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并形成一定的體育思維,靈活運用,為社會體育建設貢獻力量。同時,院校體育課程的開展,對社會體育發展也有著積極作用,社會體育是院校體育教育的延伸,而院校體育教育又是發展社會體育的關鍵要素,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共同進步。由此可知,社會體育發展與教育教學存在緊密聯系,有必要處理好兩者間的關系,進而推動社會體育的持續進步。
3推動社會體育發展的應對措施
3.1?? 結合城鎮特征找尋適合發展的道路和方式
首先,推動城鎮體育發展。城鎮體育是連接城市和農村的重要紐帶,發展城鎮體育,能夠有效推動城市社會體育前行,利用城鎮體育的輻射作用,推動城市社會體育的區域化進步,達到最終目標。
其次,抓重點。城鎮發展具有人口密集、地域廣闊等特征,合理利用現有資源開展城鎮體育活動,一方面可增大資源土地利用率,營造綠色活動空間,一方面也可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豐富城鎮居民的生活。相關部門需采取因地制宜的戰略決策,開發城鎮體育特色,促進產業之間的融合,在城鎮體育消費方面深入挖掘,找尋民眾體育消費的制高點,提高消費水平?;蛘咴诔擎傞g舉辦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開展民間體育競技賽事,合理開發體育項目,增大體育的經濟效益。
最后,擴展輻射范圍。城鎮體育建設和發展對城市和農村體育事業發展有積極作用。以城鎮體育帶動農村體育,構建完善的體育設施,結合區
域文化和條件找尋適合體育項目,可豐富人們業余生活,構建獨特性的體育模式。且發揮城鎮體育事業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城市體育事業的發展壯大,帶動農村體育事業的進步。
3.2?? 樹立正確理念觀點,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第一,觀點樹立。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國外很多體育項目逐漸流入我國,但在體育活動劃分上,人們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身體素質或條件加以選擇的,而是受到功力和拜金主義的影響,為一些私人原因做出的選擇,這種錯誤的價值觀念不利于社會體育的推廣和落實,應加以改正。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從自身健康角度出發,合理選擇體育項目,調動民眾參與積極性,形成良好的體育氛圍,加強管理效果,最終為社會體育事業的前行貢獻力量。
現階段,針對民眾體育觀念的構建,也應該遵循與時俱進的原則,做好接受新興體育觀的準備,讓社會體育活動更富有激情和創造力,全民形成自覺意識,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
第二,人才培養。社會體育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培養和應用。社會體育事業單位應重視到這一點,加大專業人才培訓力度,提高專業水平,為社會體育的可持續前行貢獻力量。目前社會體育人才培養上,要注重對36-45歲青壯年隊伍的構建,這一階段的人員屬于黃金期,身體素質成型且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念,對其進行深造和教育,能夠保證社會體育項目規劃的合理性。不過由于不同年齡段人群經歷的有限,在社會體育建設的同時,更要注重人口年齡結構的合理優化配置,特別是引導36-45歲年齡段的社會中堅力量的積極參與,發揮這類人群的重要作用,從而高效完成體育事業發展中人才隊伍的建設,做到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組織隊伍保障。
3.3?? 實現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有機融合
在學校的體育教育教學中,可以舉辦各種理論知識講座及體育活動。而社會體育則是個人或自發群體組織的可達到強身健體功能的體育活動。社會體育更加注重民眾身體素質的提升,在活動組織落實中,會依據不同年齡段的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設計和規劃,以確保其適應性、有效性、合理性。不過不管是哪種體育形式,主導部分都是參與者,目的都是促進參與者身心的健康發展。為此,有必要將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融合起來,二者共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兩者融合過程中,需要重點注意的內容就是提高人的體育素養。在學校體育教育中,在教授體育方面理論知識的同時,可通過實踐活動的舉辦,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在實踐中掌握更多專業知識,加深對體育的興趣。在社會體育發展中,務必注重環境、場地、氛圍的營造,讓人們感受到體育對自身的作用,從而主動參與其中,為體育的發展貢獻力量。只有將社會體育同學校體育很好的融合起來,才能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并延伸到社會這一大環境中,全面發揮社會體育的優勢作用,推動其長遠發展目標的實現。
4結語
社會體育發展中的影響因素較多,如經濟、價值觀和教育,利用不當會對社會體育帶來較多的負面影響,但如果能夠科學利用影響因素,則可實現負面向正面的積極轉化,為社會體育的前行提供良好契機,營造理想的前進氛圍,讓全民做到正確健身,積極健身,最終提升民眾的身體素質和綜合素養,達到社會體育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 梁微.淺析影響社會體育發展的因素及應對策略[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9(3)
[2]??? 韓永君,陳清.社會體育政策工具有效選擇及其影響因素——基于東中西部的案例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9,53(02)
作者簡介:
羅望,男(1997.02——),四川瀘州人,西昌學院體育學院應屆畢業生,學號1608030051,研究方向: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