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瓊
摘要:一個國家想要興盛,不僅要增強科技,國防等方面硬實力的建設,還要重視國民思想精神方面的建設。目前我國積極倡導要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是在教育領域。青年學生是一個國家與民族的未來,培養這些莘莘學子的文化自信,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極其重要的。而我國目前各大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就是通過文化理論與課堂實踐結合的方式,來培養青年學生的價值觀。因此,本文就如何在思政教育中培養價值觀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希望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價值觀;培養與分析
在我國,高效教育是培養青年學生投入社會實踐的直接渠道,其教學目的不僅包括要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知識去指導社會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包括對青年學子思想價值觀的教育與培養,而后者是尤為重要的。但在目前的思政教學中,由于老一輩人的教育觀念落后,在實際教學中容易忽視對學生們的思想文化的教育;我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流于表面,缺乏深入教育與實踐,并沒有真正起到思想教育作用;并且學生忙于專業課的學習,從思想上不夠重視對價值觀的學習與培養,這就說明目前高校中的思政教育工作存在很大的問題,亟待解決。所以本文就如何在思政教育中培養學生價值觀進行分析與研究,希望可以改善目前的情況。
1當代青年學生應培養怎樣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但它是非常關鍵的且不可缺少,影響著人們日常工作學習與為人處世,是評判善惡,好壞的思想準則。那么,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價值觀的培養就顯得至關重要。價值觀就相當于在思想上為人們制定了一套規范,幫助人們區分對錯。當代青年學子在大學中的任務除了要學習所在專業的文化課之外,還要逐漸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括我們所知道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是大學思政教育的最主要任務,它是連接教育人才與社會實踐的重要紐帶。在思政教育中培養學生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價值觀很關鍵,對學生自身思想高度的提升具有積極影響。
思想價值觀不僅可以為人處世的基本規范,可以幫助學生們分辨生活實踐當中的善惡,確保我們每個人在道德或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事;而且對核心價值觀培養還可以規范思想認識,提升思想境界,有助于青年學子樹立遠大理想,實現人生價值。每一位學生都想在大學四年當中通過自身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以及課程實踐的方式不斷完善自身,為將來投入社會工作,實現人生價值做好準備。
2思政教育與價值觀的培養相輔相成(以愛國情懷為例)
2.1?? 通過思政教育可以提升愛國情懷
我國的歷史文化悠長,在漫長的上下五千年的長河中有許許多多個人特色鮮明的歷史人物,他們經歷了人事變化感受滄桑的輪回,具有濃厚的愛國情懷,在國家危難之時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比如說憂國憂民的白居易、歷戰沙場的曹操、以及近代著名作家魯迅(原名,周樹人)等。歲月在他們身上留下來痕跡,也就是他們畢生所做的文章,在他們的文章里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我們通過在思政教學中了解并分析他們的愛國主義作品,置身感受當時的創作環境,不僅可以學習到愛國文人的經典作品,而且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加強愛國主義的情感。
思政教育最重要的是通過教學來促進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培養健全且積極向上的態度以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心中充滿正義感,未來做一個為國家做貢獻的人。所以說,思政教育中對價值觀的培養有助于愛國情懷的形成。
2.2?? 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情懷的培養可以促進思政教學實踐
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因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會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升,而忽視了對其思想情懷上的培養,這對學生今后發展以及思想高度的提升沒有好處。培養學生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文化自信,可以從根本上提升思想高度與理解能力,從而有助于促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
3思政教育中對青年學生價值觀培養的意義
3.1?? 有利于規范學生為人處世,幫助學生辨別善惡
當代青年的在思想教育方面比較薄弱,辨別善惡的能力不足,容易受到社會上錯誤思想的引導,從而誤入歧途。因此,加強青年學生價值觀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當前的學生教育所要達成的要求。思想價值觀不僅可以為人處世的基本規范,可以幫助學生們分辨生活實踐當中的善惡,確保我們每個人在道德或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事。
3.2?? 有利于青年學生開闊思想境界,樹立遠大理想從而實現人生價值
培養核心價值觀還可以規范思想認識,提升思想境界,有助于青年學子樹立遠大理想,實現人生價值。每一位學生都想在大學四年當中通過自身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以及課程實踐的方式不斷完善自身,為將來投入社會工作,實現人生價值做好準備。
4目前思政教育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4.1?? 教師思想觀念落后,不注重對價值觀的教育
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部門的老教授較多,老一輩人的教學觀念以及不適用于現如今的教學。再加上高校其他各個專業的老師在上課時,以完成授課任務為目的,并沒有強調價值觀的培養。如此一來,整個校園內就無法形成學習培養價值觀的氛圍。
4.2?? 教學模式單一乏味,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據了解,目前高校思政課大多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師放映教學 PPT 并講解,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再加上思政課大多是以大課形式開展,兩三個班一起上,教師枯燥的授課方式,會使學生學習興趣降低,很難讓學生全神貫注的學習。
4.3?? 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不匹配
現如今大學思政課還是以課堂教學為主,很少有組織學生外出體驗的機會,學生只在課堂上進行價值觀的學習,并沒有機會去實踐中真切感受,這就造成了教學與實踐之間的斷層。
由于目前的思政課大多以多班授課為主,班級人員眾多,難以有序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有些教師不重視,會覺得麻煩,也就不會組織學生外出實踐。
5.????? 思政教育中培養價值觀的方法
5.1?? 轉換教師教學觀念,把握價值觀傳輸
中國多數教師的教學方式因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會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升,而忽視了對其思想情懷上的培養,這對學生今后發展以及思想高度的提升沒有好處。所以,在如今高校教學中,老師應轉換課堂角色,讓學生處于主導,讓學生之間進行價值觀的交流并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讓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5.2?? 利用網絡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思政課要一改以往教學模式,緊跟時代的步伐,學會利用網絡設備進行教學,豐富教學內容。比如說教師可以搜集一些學生可能關注的并且和教學內容有關的熱點事件,課堂上為學生播放視頻,組織學生就熱點事件進行討論,每個學生都有和老師分享觀點機會;還可以開展教學實踐交流會或者做課堂游戲,這不但活躍了課堂氛圍,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巧妙的拉進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老師更容易了解學生的想法,從而制定相應教學內容。除此之外,開展教學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價值觀。
5.3?? 開展體驗式情景教學
在進行價值觀教育時,可以帶領學生外出實踐,到農村讓學生親身體會鄉村生活,幫助農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或者是帶領學生到參觀文物古跡,感受古人建造思想與古跡中表達的人文情懷;還可以開展一些校園內部的實踐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文化教育中去。
6總結語
綜上,對思政教育中學生價值觀培養的探討與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國對青年學子進行價值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對學生個人情懷的培養以及國家的發展都有意義。
參考文獻:
[1]??? 向紅.論高校思政教學中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J].山西青年,2018(22):147.
[2]??? 李陸平.談高校思政教學中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J].才智,2018(9):60.
[3]??? 王國棟,孫志英.探究高校思政教學中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J].科學咨詢,2018(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