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艷
一、說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故事是幼兒較喜歡的文學作品之一,幼兒普遍喜歡聽故事,甚至不厭其煩的重復聽一個故事,聽故事不僅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增強對作品的理解能力,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明白故事的道理,豐富幼兒的情感,這對于即將進入小學的大班幼兒顯得十分必要.《小青蛙賣泥塘》故事中講述了一只不愿住在爛泥塘邊的小青蛙,很想賣掉爛泥塘,搬到大城市里住,在賣的過程中,它聽取了小動物們的建議,逐步改善泥塘的環境,最后變成一個美好家園的故事。結合故事主題和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綱要》中指出:發展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同時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根據綱要精神、故事文本的分析和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的活動目標
1.????? 能夠理解《小青蛙賣泥塘》故事內容,并根據圖片提示猜想故事情節
2.????? 學會用“要是…..就”的句式清楚連貫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 體驗青蛙將爛泥塘建成美好家園的積極情感,愿意動手去裝扮環境。
三、說重點難點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能根據故事的部分情節或圖書畫面的線索猜想故事情節的發展,或續編、創編故事。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為能夠理解《小青蛙賣泥塘》故事內容,并根據圖片提示猜想故事情節。難點為學會用“要是….就”的句式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了解決本次活動的難點我將從幼兒所熟悉的生活環境出發1.幼兒園情景2.公園情景3.超市情節。
四、說教學方法
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時教師應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次活動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 談話法
幼兒學習的特點表現為直接經驗性,幼兒的認知發展是以其生活的直接經驗為基礎的,因此決定了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內容必須生活化、直觀化,故而談話法貫穿于幼兒園所有活動中。談話法具體表現為教師緊扣活動主題所提出的問題,而幼兒園的活動也就是教師通過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引發幼兒思考,層層推進,最終達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活動。
2.????? 直觀教學法
主要表現為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小青蛙賣泥塘》故事中,教師使用幻燈片,最好配有聲音,色彩鮮艷,能夠生動形象的展示在有幼兒眼前,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通過這種有效的直觀手段對視覺、聽覺等感官的作用,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有助于幼兒對故事的深刻理解。
3.????? 討論法
討論法是兒童自己教育自己、主動接受教育的方法,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顒又校沂紫冉沂净蛞l討論內容,然后由幼兒進行補充或者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我多次讓幼兒討論自己對故事里人物的看法,以“為什么”讓幼兒深入思考問題,并讓幼兒提出自己與別人不同看法。
五、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本次活動的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活動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相適應,所以我為活動做了以下準備:
物質準備:小青蛙手偶,《小青蛙賣泥塘》多媒體課件、超市,幼兒園和公園圖片若干。
經驗準備:幼兒在故事區已練習過看圖猜故事的情節環境準備:一間沒有裝扮過的教室。
六、說活動過程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教育是教師以多種形式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因此我為本次活動設計了以下環節
(一)手偶導入激發興趣
活動一開始,我直接出示青蛙手偶和小朋友們問好,運用青蛙叫聲激發幼兒的興趣,并引導幼兒進行猜想:“小朋友們,你們猜今天小青蛙會帶來什么樣的故事?”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只有在幼兒敢興趣的情況下他們才會學的輕松,學的愉快。
(二)分析故事深入了解
這一環節以三個小目標來實現本次活動的重點,
1.????? 觀看圖片猜想情節
這一環節,我先出示故事第一張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并提出問題“:小青蛙手里為什么拿著喇叭呢?”“青蛙為什么想賣掉泥塘呢?”“他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結合畫面討論故事內容,學習建立畫面與故事內容的聯系。幼兒進行猜想后,我會在講故事的同時提出問題,加深幼
兒對故事的理解,之后引導幼兒進行回答“老牛為什么會走掉呢?”有小朋友說因為這里沒有草“,那么為什么老牛要說這里有草會更好呢?”引導幼兒說出因為老牛喜歡草。為接下來幼兒猜想故事情節埋下伏筆。“小野鴨飛來,他會對小青蛙說些什么呢?”引導幼兒分組進行討論,猜想故事內容。
2.????? 觀看圖片學用句式
這一環節,我先提出問題引導幼兒進行辯論“小青蛙的泥塘到底有沒有賣出去呢?并說出自己的理由”幼兒辯論后我會出示有小鳥,蝴蝶,小兔,小猴的圖片,引導幼兒進行猜想他們分別會對小青蛙說些什么呢?在猜想時需要用“要是….就”的句式來完成小動物們和青蛙的對話,我會在猜想時給予幼兒一些提示,如:小野鴨說:“要是這里有些水,我就能在里面游泳了”之后我會請個別幼兒扮演小青蛙來模仿泥塘的叫賣聲,其他小朋友按圖片順序來完成猜想故事的對話,從而達到激發幼兒的興趣的目的
3.????? 幼兒總結命名故事
這一環節故事講到最后,引導幼兒再次猜想:“小青蛙的泥塘到底有沒有賣出去呢?”猜想后我會繼續講述故事,故事最后小青蛙沒有賣掉泥塘,而是自己住在了這個地方,出示泥塘前。泥塘后的圖片,請幼兒進行總結,并說出自己的想法?!靶∏嗤転槭裁床毁u泥塘了呢?”引導幼兒說出泥塘改造后的環境變的更干凈,更漂亮了,要愛護自己周圍的環境。幼兒總結后請他們為故事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三)根據情景學說句式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綱要》中指出: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符合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學會用“要是…..就”的句式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是貼近幼兒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經驗的,我以幼兒的生活情景來完成本次活動的難點?;顒娱_始時,我會分別為幼兒出示3個場景的圖片,分別為1.幼兒園場景2.公園場景3.超市場景。來完成“要是….就”的句式。每一個場景我都會進行提示,如幼兒回答時“要是….就”的句式不完整時,我會再次重復完整的回答。通過以上三個場景的遷移,幫助幼兒鞏固句式的學習。
(四)教師總結愛護環境
這一環節我會引導幼兒回歸故事,結合實際生活總結故事道理,幼兒總結的不完善時,我會再次進行補充,再次鞏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接著我會引導幼兒把故事道理遷移到生活中,懂得愛護我們的身邊的環境,可以通過一點點的小事做起,如我們不亂扔垃圾,地面就會變的更加干凈等等,通過我們自己的雙手讓它變的更美麗更舒適。
七、說活動延伸
活動的結束并不代表學習的結束,它可以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提供內容、材料、形式,使幼兒所獲得的經驗得到積累利用,讓已學過的知識和經驗成為知識經驗的墊腳石,活動結束后我會帶幼兒親自動手裝飾教室。引導幼兒感受通過自己的雙手改造出優美的教室環境的成就感。同時請幼兒回去將故事講給爸爸媽媽們聽,共同體驗兒童文學的樂趣,實現家園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