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宇翔
摘 要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建設速度加快,若不能對市政工程的施工現場進行安全且有效的管理,則無法保證工程質量的安全,還會對社會的經濟和人民的出行造成巨大的阻礙,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人身與財產的損害。基于此,本文對市政項目建設過程中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總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 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應對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屬于公益性的建設工程。它包括了城市雨污排水、綠化、電力供給和交通等各個方面,涉及范圍十分廣泛,工作量十分巨大,加之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復雜性,這對各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在市政工程建設管理中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相關部門要不斷地提高監管力度與管理水平,強化監管單位管理人員、建設單位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根據實際情況對違規工程做出相應的處罰,從而確保市政項目順利的實施[1]。
1市政項目安全管理的特點
市政工程是社會運營和經濟發展的載體,一般是由政府出資修建,少數項目的建設資金來源于社會投資,根據以往與當前市政項目建設管理的實際狀況,市政項目管理內主要有如下特點:
(1)復雜性。市政項目是為了滿足人們需求的變化,促進經濟的發展,因而其成本相對較高,且項目參與主體較多,容易形成復雜的利益關系主體。此外,市政項目不僅有高空作業,還有地下空間作業,其作業環境相對復雜,這要求監管人員必須有較高的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
(2)不確定因素。管理市政項目的過程中,監管人員易遇到許多不確定因素(如:天氣等不可抗力因素,建材市場價格變化等可變因素),這些因素不僅會影響工期的進度,而且會一定程度的抑制管理的有效性,還會增加建設成本。
(3)高標準、高要求。我國對市政工程的各項工序要求極為嚴格且標準高,因此在項目建設管理過程中的要求較多,對管理人員、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的專業要求較高。
2當前市政建設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缺乏風險管理意識
部分人員對市政項目的風險管理意識不夠重視,且沒意識到風險管理對市政項目建設的意義。承包市政工程的企業對項目施工風險的考察不夠徹底,預防和應對風險的措施不夠健全。某些企業為提高中標概率,沒有正確評估建設過程中的管理風險,盲目迎合招標單位的要求。如風險管理基本上未涉及施工管理方面。而我國的地質結構復雜,而且人文因素影響較大。因此,市政項目的施工單位面臨著巨大的壓力[2]。
2.2 監管體系有待健全,監督力度有待加強
市政項目的參建主體較多,建設單位的業務水平各有不同。而質量監管體系是保證工程順利實施的有效體制。然而,監管部門容易忽視施工過程中的監管,這就導致了不能及時發現問題,這會對工程的質量產生影響。此外,時下監理行業中監理單位業務水平普遍較低。中小監理企業內部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程序,施工現場監理人員責任巨大,但權力有限且能力參差不齊。這容易導致施工過程中權責劃分不明確,監督力度不強,影響建設項目的施工質量。
2.3 質量監理的設備落后落后
當前,一些市政建設工程所使用的質檢設備相對落后,有些城市幾乎沒有精密儀器,甚至有些監理公司的檢測設備根本沒達到市政工程的要求。還有些施工單位在內部實施工程承包系統,這將導致外包工程缺乏強有力的監督;此外,一部分施工單位的資質不齊全,設備不能滿足工程需要。這些都會對市政工程的質量監管造成不利的影響[3]。
3提升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應對措施
3.1 提高建設單位安全意識,加大安全教育
安全紅線不僅與參建人員的個人安全相關,而且直接影響到整個市政項目的安全建設管理。因此,市政工程實施時,政府有關的監管部門應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對參與工程建設的有關單位的工作人員加強安全教育,務必全面提升監管人員和建設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從而全面落實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相關制度。此外,項目建設關鍵流程前,建設單位可以請權威專家對相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提升有關人員的安全知識,從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讓項目的建設實施在科學合理中進行。
3.2 施工過程中應合理配置資源
市政工程在建設過程中,環境多變且復雜,需要調動大量的人力與物力資源。因此,項目參建單位應根據項目的實際進度和環境變化,編制科學合理的人力與物力資源調配表,對各項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在施工搓成中,設備可能因天氣、使用次數等方面的因素造成一定程度損耗,因而現場管理人員應根據材料使用情況和資源儲備情況對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得市政工程項目建設實施過程中,各項資源始終處于一個穩定、合理的配置中。
3.3 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
要想提高工程項目現場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則必須對工程相關的技術資料進行整合,做好項目的組織設計和安全技術方案以及技術交底記錄,根據安全設施任務單和驗收書中所使用的技術規范與完成工藝的安全操作規范,根據相關人員的安全記錄做好隱患回執工作。每一項子工程動工前,項目負責人和施工員要對該部分工程的技術要點和安全設施再次確認(如是施工線路運用、安全網的假設等防護措施),并與建筑工人進行交底。項目完工后應及時與相關人員聯系,組織專業人員進行驗收,通過驗收后方能使用,此外還應注意項目的后期維護。
3.4 注重管理人員效率的提升
對每個項目制定科學合理的進度計劃,從而促進管理人員的辦事效率。市政工程正式動工之前,應對工程進行詳細的介紹,注重施工安全教育,提高項目參與人員的安全質量意識。對建筑工人按照工種的區別進行定期的專業技術培訓,全面的提高施工員的綜合素質。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制度與激勵制度,從而促進員工工作管理效率的提升,有效的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
3.5 加大對施工單位監管力度
為了促進工程項目的實施,提高對施工單位監管力度,必須選擇一家業務水平過硬的監理單位。優秀的監理公司是由優秀的監理團隊組成的,因而其監理人員專業水平較高,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更容易發現工程建設中可能存在或遇到的問題。監理人員可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做出判斷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見。
參考文獻
[1] 鄭俊.從建設方角度談市政工程建設項目管理重點[J].建設科技,
2017(15):76-77.
[2] 于堅.加強市政工程管理的問題與措施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7.
[3] 陳康.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問題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8(12):
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