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靜波 趙瑛琪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極為生動地再現了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各項事業取得的重大進展,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該文集按照專題收錄了最具創新性、標志性和代表性的篇目。其中,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一系列相互聯系的重大問題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觀點,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學習和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特別是深入挖掘其中的哲學方法論,有助于指導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
一、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時代背景
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從國內環境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正處于從“大國”發展為“強國”的新的歷史方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的重要戰略目標。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繼續貫徹“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其中,全面深化改革作為這一戰略布局中的重要戰略舉措,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夢提供了明確的路徑依托。全面深化改革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總目標,為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拓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邏輯,總結了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持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部署,明確了新時代制度改革、制度建設的重點。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代表,社會長期穩定發展,經濟、文化持續繁榮,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特殊時期,我國國民經濟穩定發展面對新的重大挑戰,此次疫情大考中凸顯的短板和漏洞,不僅為我國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帶來寶貴經驗,且對我國繼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推動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國自檢自查、自正自糾的重要措施,這不僅是對我國內部的改革,更是我國與世界關系的重大調整。從國際環境來看,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處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際力量轉移,世界格局調整,世界權力重構,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今國際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發展嚴重受阻,許多發達國家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實施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國在做好國內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向其他國家施以援手,不僅在世界面前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更是以自身行動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中國的發展帶動著世界格局的變化,因此,我國發展面臨著可貴的戰略機遇期,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由此可見,當改革進入攻堅階段以后,在國際社會不確定和不穩定的因素增多,改革發展又面臨疫情等新情況和新問題的條件下,我們更要保持戰略定力,在防范突出問題和化解重大矛盾的過程中,尋求有效的應對策略,推動和繼續深化改革,才能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沿著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面對如此復雜的時代背景,我們不能囿于局部和現有工作格局,而是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握其中的哲學方法論,從而改變“既有思維”。
二、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依據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著重指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自建黨以來,我國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不斷堅持理論創新,并應用于各項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同樣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
就辯證唯物主義而言,它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方法論的指導。首先,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動力,要求我們全面分析、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闡釋全面深化改革時要求我們看到我國處于發展機遇期,也同時處在改革深水區的現實,既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抓住機遇,也要提高警惕應對挑戰。其次,辯證唯物主義強調要正確處理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首要關鍵詞就是“全面”,我國在長期改革過程中凸顯出許多具體矛盾,解決這些矛盾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必須全面協調地開展改革。比如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這一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必須把握和體現好統和分的關系、局部和全局的關系等。第三,辯證唯物主義的否定之否定原理要求我們在改革中不能輕易肯定或否定一切,要求我們發揚改革的優秀成果,也要正視改革中的不足,從而進一步深化改革。比如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充分發揮了優勢,但是國家治理能力方面仍存在短板,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習近平總書記主張要更好地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提高治理能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就歷史唯物主義而言,一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當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適合,社會發展就會趨于穩定,創造更多社會財富;當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不適合時,就會引發社會動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節點,繼續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滯后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從而充分發揮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另一方面,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全面深化改革依靠人民,因此全面深化改革成果也應當由人民共享。普惠改革成果也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最重要問題之一。由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解決貧富差距這一矛盾的制度優勢,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繁榮,都離不開我們的國家制度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發展理念,認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樣,才能回答好“時代之問”和“人民之問”。
三、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哲學啟示
新時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向著既定目標發展,必須對改革實踐有清醒的認識,并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有著深刻把握。
首先,用對立統一的觀點找準改革問題。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邏輯起點源于找準問題,對于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三點:一是加強理論學習,當改革面對難題時,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去發現、應對、判斷、解決問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二是突出重點,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因為改革發展形勢始終處于變化之中。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腳步并沒有因此中止,而是第一時間總結公共衛生體制中的漏洞和不足,及時采取措施,這就是抓住了重點。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使其成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實際問題為突破口。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后,我國從容、有序應對,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保護、保障、保全人民健康為出發點,交上了一份疫情防控的合格答卷。
其次,用系統優化的觀點制定改革規劃。馬克思主義系統優化觀點強調,系統功能的優化不是各要素功能優化的簡單疊加。該原理同樣適用于全面深化改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都是全面深化改革系統中的要素,為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效果更好于單一要素作用的效果疊加,必須制定合理規劃,完善頂層設計。一是要發揮黨的領導作用,增強頂層設計的系統性,充分發揮頂層設計的引領作用。二是要廣泛聽取意見,匯集民智,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人為本的優越性,完善頂層設計。三是要開展試點工作,積累改革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和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相結合,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頂層設計相結合,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堅持試點先行和全面推進相促進”,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哲學方法論。在制定改革規劃過程中,也應該將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作為重要參考,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我國改革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建立一致的、相協調的價值觀,這是一個更加龐大的系統,也需要在改革中不斷優化。
最后,用統籌兼顧的觀點推動改革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他用“十個指頭彈鋼琴”比喻統籌兼顧的觀點,用統籌兼顧的觀點推動改革落實,一是統籌全面深化改革和國家治理的關系,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二是統籌全面深化改革的各個方面,理清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治理等各個方面的關系。三是統籌國內改革和國際關系,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不僅關系到我國綜合國力的發展,更關系到我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這就要求我們要具有全局眼光,統籌兼顧,穩步推進改革的有效落實。
(作者單位:東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