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軍

近年來,哈爾濱市道里區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市重大決策部署,堅持“創建為民,為民創建”的宗旨和共建共享理念,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持續深化精神文明創建,著力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邁上新臺階,在引領社會思潮、改變城鄉面貌、培育文明風尚、提高市民素質、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為道里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環境支撐。
完善創建機制,營造齊抓共建氛圍
一是提高認識抓創建。道里區委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將其作為提高城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擺上區委、區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做到“七納入三統一”,即納入全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為民興辦的實事、納入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視察內容、納入區委黨校干部培訓計劃、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目標考核、納入全區重點工作、納入創城工作重要內容,與全區重要工作統一研究、統一部署、統一落實,引導創建工作服務大局。
二是加強領導促創建。成立由區文明委成員參加的精神文明創建領導工作小組,常設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由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任辦公室主任,在創建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文明辦、創城辦的指導、督促、檢查作用,加強組織實施,確保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組織有力、協調有序、落實到位。全區各部門、各單位也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層層落實責任和人人有創建任務的良好局面,為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三是宣傳發動帶創建。結合道里區“兩部六區”建設要求,堅持將宣傳貫穿于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全過程,創新宣傳方式,加強正面宣傳引導,讓群眾了解、理解、支持和參與,促進了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持久開展。依托市民學校、村民學校等宣傳陣地,以文明素質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為主線,積極利用網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統籌理論和輿論、內宣和外宣、網上和網下,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加大精神文明創建普及力度,確保了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電視上有影、廣播里有聲、報紙上有字、群眾心中有數。
深化五大創建,彰顯文明道里形象
一是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志愿服務等內容,加大創城公益廣告宣傳力度,不斷提高公眾的知曉率、支持率、參與率和滿意率。采取區級領導包街道鎮和單位、街道鎮包社區村屯、社區村屯包居民和村民三級包保責任制,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的創建格局。同時,實行創城網格化管理,實現創城網格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強化督導,成立創城督導組,由副處級領導帶隊,每月對街道社區、鎮村和各行業創城工作進行督導檢查,考核打分,排名通報。對督導問題整改落實不到位、媒體公開曝光帶來不良社會影響的,啟動問責機制,推動創建工作任務的全面落實。
二是深化文明村鎮創建。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以民風建設和環境整治為重點,全面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水平。制定下發《道里區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方案》,全面開展“生態文明新村”創建,進一步充實和拓展文明村鎮創建,不斷提升創建水平。積極引導農民打造集旅游、觀光、娛樂、餐飲一體化的鄉村旅游品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有力地促進了農民致富。
三是深化文明單位創建。開展文明窗口和文明行業創建活動,進一步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各種服務守則、行為準則、規章制度、行業規范之中,重點抓好公共交通、旅游景區、金融網點、政務中心等窗口行業和單位創建,提升服務水平,樹立行業新風。發揮各級文明單位示范先行作用,廣泛開展“城鄉共建”“結對幫扶”活動,目前各級文明單位與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結成共建對子100余對。
四是深化文明家庭創建。進一步強化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積極引導農村群眾自覺追求并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農民群眾向上向善,推動鄉風民風家風建設,筑牢文明村、鎮創建基礎。目前,全區共評選區級十星級文明戶1200戶,掛牌130戶市級“十星級文明戶”,推薦鎮村身邊好人236人,評選出好公婆、好鄰里等2649戶,征集家風、家訓、家教400余條。
五是深化文明校園創建。道里區把文明校園創建納入文明城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形成常態長效機制。組織各級文明校園廣泛開展傳承紅色基因之清明祭英烈、童心向黨、我和國旗合個影、“小手拉大手,同創文明城”等各類主題活動。哈爾濱輕工業學校等21所學校被評為省、市級文明校園(標兵),哈爾濱第五十七中學等19所學校被評為區級文明校園(標兵)。
豐富創建載體,樹立時代文明新風
一是高度重視。道里區委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納入全區的工作重點,成立由區委書記任組長,區委副書記任副組長,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等66個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領導小組。
二是構筑“4655”建設總體布局。確立中心、所、站、示范基地(示范實踐點)“四級”實踐陣地建設體系;打通黨建、理論、教育、文化、科技與科普、文明健康“六大”服務平臺;抓住組織架構構筑、志愿者隊伍培育、服務需求對接、載體活動創新、制度體系建立“五個”關鍵環節;實現“五個”助力,即助力文明實踐活動落地生根、助力文化底蘊更加濃厚、助力精神短板不足、助力新時代能人培育、助力鄉風更加文明。
目前,已完成一中心、三所、八站、十個示范基地(點)建設,開展城鄉共建特色活動達400余場次,評選出實踐之星100個、文明示范戶100個、宣傳教育群眾50多萬人次,實現了志愿服務全域覆蓋,形成了教育群眾、引導群眾的強大合力,煥發了精神文明的新氣象。
(作者單位:中共哈爾濱市道里區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王宇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