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愛玲
樊愛玲,1954年出生于河南,共產黨員,2015年參與環保,現居住于西黃新村西里社區。樊愛玲長期致力于綠色環保志愿服務,被居民親切地稱為“環保達人樊阿姨”。目前她是西里社區黨委第一支部書記、13號樓樓門長及老街坊志愿巡邏隊隊員。
樊愛玲雖已退休,但她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從2019年石景山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開展以來,她便找到了自己新的定位——做一名環保志愿者。多年來,她堅持用自己的環保理念和實際行動,為社區的環保建設作出貢獻。
樊愛玲也是一位節約達人。若長時間離開家,她定會拔掉所有電器插頭,減少“待機耗電”;去超市、菜場采購時自帶環保袋;盡量選擇簡易包裝的食品;外出就餐自帶餐具;將不穿的衣服進行“舊物改造”;用淘米水洗菜,既干凈又節水;洗衣服的水用來沖廁所……
關于環保的理念,樊愛玲說起來滔滔不絕。她堅持認為,節約并不等于降低生活品質,而是環保意識的具體體現,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其實,早在她退休之前,就已經養成了良好的節儉習慣。她在工作的時候,將辦公用紙雙面打印,用過或廢棄的紙張做草稿紙再利用,離開辦公室時檢查是否關閉燈和電器,空調溫度設置在不低于26攝氏度,等等。樊愛玲時時刻刻將環保意識、環保行動融入到生活的每個細節中。
近幾年來,我國環境污染尤為嚴重,保護環境成為人人關注的頭等大事,尤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垃圾污染日益增加,垃圾分類工作刻不容緩。自從國家倡導垃圾分類以來,社區第一時間積極響應,為進一步提升社區居民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以及環保意識,社區不定期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環保講座和互動小游戲,樊愛玲作為西里社區志愿者,總是能很好地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每次活動都積極參加。
回到家后,樊愛玲認真學習《首都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指南》,并在家中準備了4個垃圾桶,貼上標志:可回收物桶、廚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有害垃圾桶。督促家人嚴格按照標準將垃圾分類。她樸實的行為帶動著社區其他居民,居民中如果有弄不清楚垃圾如何分類時,她便會耐心地為大家講解。
樊愛玲的老伴患有慢阻肺,需要常年在家吸氧。她每次來社區參加活動之前,都會把老伴吸氧用具準備好后再出門。社區的活動較多,樊愛玲又身兼數職,但她沒有因為家里的事情耽誤任何一次社區的活動。有時身體不舒服,老伴會心疼地勸阻她在家休息,可樊愛玲笑笑說:“社區活動比較重要,我的身體沒大礙,能堅持。”老伴拗不過她,只好任她去。
樊愛玲的環保行為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正是有成千上萬像樊愛玲這樣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人,綠色環保理念才能長期在社會生活中生根發芽。樊愛玲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行動,一定能帶動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參與到這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環保事業中來,使得我們身邊的環境更加優美、更加和諧。
(石景山區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