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朝海
摘要:生活飲用水的質量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在生活飲用水水質檢測時,如果不能采用科學的檢測技術,會影響檢測的精確性。在生活飲用水檢測環節中,應該確保飲用水的潔凈,如果水質存在問題會對人們身體健康產生重大的威脅。本文主要分析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
生活飲用水的質量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直接的影響,如果飲用水的水質存在問題,或出現水體污染問題,會影響人們的健康,甚至會發生中毒問題。因此在生活飲用水水質檢測中,應該合理地采用檢測方法對各類污染物進行毒理分析。生活飲用水的質量問題具有潛伏性特征,由于人們對飲用水質檢工作不夠重視,飲用不潔凈的水資源導致疾病發生。因此,做好農村飲用水水質檢測意義重大。
一、我國農村飲水工程的類型
(一)分散供水工程
分散供水工程在施工之前要對用戶的數量進行統計,并且分析用戶的分布情況,對村民進行簡單的分散供水或者對某幾戶聯合供水。分散供水工程可以有效地解決各類農戶用水問題,但是水源不能經過檢測,因此水源的質量不佳。
(二)集中供水工程
集中供水工程是對用戶的數量和范圍進行統籌,從而在一定的范圍內建立供水系統。集中供水工程一般都是大型工程,其服務功能也更加完備。集中供水工程可以建設城鄉一體化供水系統,或者是村村聯合供水系統。城鄉一體化供水系統是對城市和農村實現統一的規劃,在城市供水系統建設的基礎上推動農村供水系統的發展。在對農村發展的規律進行分析的情況下,確保城市供水系統和農村供水系統同步發展。村村聯合供水系統主要是將周圍幾個距離相近的村落聯合起來,采用一個供水系統,從而確保村民用水質量的提升。村村聯合供水系統可以在村莊密度比較大的地區采用。
二、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的問題
農村飲水安全質量檢測要結合常規和非常規檢測方式,在檢測中要有效地控制各類指標,如生物指標和毒理指標等。水質檢測主要是結合物理化學和微生物等方法,在生活用水質檢中主要檢測水中是否含有重金屬和各類污染物。在高溫殺毒的方式下細菌可以被消滅,但是重金屬等物質需要長時間才能消除,生活飲用水中如果重金屬的含量過多,會導致大量的重金屬在人體內沉積,長時間會導致中毒,很多癌癥患者就是因為長期使用一些含有化學元素的水,質檢不達標的水會導致人們患有腎結石和胃病。生活飲水的檢測一般要結合100多個指標,然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很多農村地區的技術比較落后,在飲水質量檢測中,不能達到檢測的目的,生活飲水的質量仍令人擔憂[1]。農村衛生系統對飲水安全質量檢測不夠重視,導致衛生部門不能購置完善的檢測設備,檢測技術人員匱乏。據相關的統計,在全國范圍內,生活飲水質量檢測中,可以達標的疾控中心不超過20家。然而這些疾控中心認為農村飲水安全質量檢測耗費的資金非常多,他們普遍不愿意為農村地區進行飲水質量檢測服務。
三、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的方法
(一)水源水質檢測
水源水質主要是農村飲水的來源,在飲水出廠前,水廠的工作人員應該對水源的水質情況進行檢測,從而及時掌握水源的各類指標。如果水源中的各項指標存在超標問題,應該立刻采取過濾等措施,確保水廠的過濾系統可以過濾水源,提升水質。通常情況下,在農村地區地下水的水質可以達標,只要進行簡單的消毒就可以飲用,但是有的地下水靠近工業生產地區,水質不高,水廠的工作人員應該對水源的水質進行檢測,并且進行各類過濾處理[2]。在水源水質檢測環節中,檢測人員要對水源中各類礦物質的指標進行分析,檢測水源中的金屬元素是否超標。有些地區是工業生產的集中地區,大量的工業生產導致廢棄物的產生,對地下水造成污染,人們長期服用污染的水源會導致各類病變的產生。
(二)凈水過程和配水的檢測
水廠在對地下水處理中一般是采用沉淀、過濾和消毒等方法,但是有的地下水的水質非常差,應該采用更加科學的處理工藝。在凈水環節中,在每一個環節要做好水質的檢測工作,提升對水質檢測工作的管理,在取水、凈水、配水等環節都應該做好水質的檢測工作,確保水質達標,這樣才能避免農村飲用水出現安全問題。檢測合格的水資源會配送到各個用水單位,在水資源輸送的環節中應該做好隔離和消毒工作。農村很多地區的凈水廠都是采用液氯消毒的方式,如果水質中含有的污染物比較多,應該適當的增加氯氣。夏季水的溫度非常高,導致飲水中細菌和微生物繁殖非常快,因此夏季飲水檢測工作中應該定期檢,檢測的頻率應該高于冬季。飲水中的 Ph 值也會導致氯氣的大量消耗,因此在飲水質量檢測環節中,檢測人員可以采用儀器對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行控制,在檢測中應該對各項指標做好跟蹤工作,檢測人員應該對銀水中鐵,錳細菌等指標進行分析。對飲水檢測進行科學的指導,確保飲水中各類元素的含量達標。
(三)供水管網水質檢測
在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環節中,應該對各個環節進行跟蹤,確保飲水的安全性。當飲水檢測合格后,才能將水輸送到供水管網中。要定期對供水管網中細菌和其他元素的含量進行檢測,從而確保供水管網具有潔凈性。有時飲水的質量檢測已經合格,但是在輸送的環節中,由于干凈的飲水接觸到不潔凈的供水管網,導致飲水存在安全隱患。供水管網一般都是采用鑄鐵制造,容易發生腐蝕問題,因此管材質量低下,對農村飲水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針對供水管網的腐蝕問題,應該進行及時的消毒處理,并進行搶修,有效地降低供水管網對農村飲水造成污染[3]。
(四)制定科學方案,滿足水質檢測的需求
農村地區水源分布比較廣,水質檢測能力有待于提升,所以在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中應該采用合理布局的方式,在必要的情況下實現技術共享,在水質檢測中應該本著全面覆蓋的原則。水質化驗室和水質檢測機構人員應該實現合作,通過有效的溝通,編制水質檢測方案。當地應該購置先進的檢測設備,提升水質檢測的能力。對水質檢測室進行細化,分成理化室,微生物室,高溫室等,從而可以對飲水中的各類物質指標進行精確的檢測。
結語:
為了切實提升農村飲水質量,降低各類安全問題發生的幾率,在農村飲水安全質量檢測中,應該提升技術含量,購置相應的檢測設備。在確保飲水檢測合格后,還要定期對供水管網進行消毒處理,確保飲水在輸送的環節中質量達標。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是一項關鍵的工作,在水質檢測中應該明確各項指標,針對飲水質量問題,應該采取各類措施,為農村居民提供潔凈的飲水。
參考文獻:
[1]??? 張瑞,李東生,徐婧萍.蚌埠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治淮,2019(11):55-56.
[2]??? 張紅芍,田永利.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提升改造中的問題及措施[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9,48(07):43+48.
[3]??? 周奉. 貴州山區農村生活用水安全評價及保障技術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