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
摘要:2019年6月第一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以下簡稱“中非經貿博覽會”)在長沙成功舉辦。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以下簡稱“紅網”)積極策劃并創新開展了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書籍編撰、合作案例方案展區布展、企業合作辦會、博覽會宣傳推廣等工作,充分展示了紅網作為黨網,在服務湖南落實“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中的擔當和作為。本文對紅網經驗進行了研究,深入剖析地方新聞綜合門戶網站如何打造對外傳播樣本,在大型國際活動中樹立地方新聞網站品牌。
關鍵詞:案例方案集;案例方案展;企業合作辦會;全媒宣傳
引言
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是“非洲稟賦”和“湖南優勢”的天然互補。為了打造好綜合性的中非合作新機制、中非經貿合作舉措落實新平臺,湖南匯聚更多資源,調動更多力量,拓展中非經貿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促進相互間的橫縱交流與協同合作。紅網充分利用湖南的媒體優勢,在打造湘非媒體合作網絡,積極開展推介活動上發揮優勢并且積極創新,為營造良好的國際國內輿論環境,全方位展示博覽會盛況和中非合作成果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
一、中非合作亮點,中國方案錨點
此次中非博覽會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授人以漁”的理念,致力于打造永不落幕的中非經貿博覽會,會方首次推出“一本書一個展”,其中的一本書指的就是紅網組織編撰的《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被譽為中非合作的智慧成果集、實踐方法論與合作工具書,是中外媒體更加深入了解湖南和此次中非經貿博覽會的起點。
(一)主題鮮明,材料扎實,拋好中國方案錨點
組委會秘書處成立“書籍編委會”,統籌案例方案征集、編審、組稿、成書、展覽等工作事項,紅網團隊全面參與執行。自《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征集工作面向全國展開起,紅網就利用好自身媒體高地的優勢,充分發動全國企業界參與中非合作,提供中非合作的優秀中國方案。期間紅網團隊隨組委會秘書處領導前往北京、江蘇、浙江等多地,與商務部、各省商務廳、各協會組織和企業代表接洽方案征集事宜。
編委會累計收到案例方案245個,報送主體包括央企、地方國企、民營企業及其他社會組織,覆蓋全國21個省區市,涉及非洲31個國家,保證了案例的廣泛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只有扎實的材料才能為《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形成整體經驗總結與項目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礎。
(二)精準謀劃,權威實用,突出中非合作亮點
紅網按照“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可落地”的原則對征集的案例方案進行科學篩選。經過多次論證、權威專家審評和修改完善,農業、工業制造、商業貿易、基礎設施、園區合作、能源礦業、融資合作、綜合及其他等八大行業共101個優質案例方案入選。隨即,編委會組織力量開展翻譯工作,在任務重、時間緊的情況下完成中英法三國版本出版工作,并在博覽會開幕前策劃舉辦了隆重的上市發布儀式。
在國際聚光燈下的中非經貿博覽會以《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為權威推介,系統梳理中非經貿合作的重大項目和寶貴經驗,《案例方案集》中的每一個合作案例、方案,都是幫助非洲國家解決對應領域問題的“方法論”,為廣大企業開展對非合作,提供權威、長效、實用的“操作指南”。
二、核心展區焦點,融合傳播爆點
作為本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的核心展區,合作案例方案展與《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一脈相承。紅網在主展館以聲光電結合的方式生動展示,讓觀眾對于案例方案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展區為中非經貿博覽會開展專題研討、經驗分享、企業對接、成果展示提供了有效機制。
紅網融媒體傳播矩陣通過新聞、視頻、戶外大屏、圖解、H5、評論等形式對合作案例方案展區進行全方位立體報道。人民網、新華網、中央人民廣播電視總臺等中央媒體,湖南衛視、湖南日報、湖南經視等省內媒體,世界各地電視臺、電臺、報紙、新聞網站等數百家媒體對展區進行了宣傳報道,廣泛傳播了案例方案展的實用性和深遠意義。
通過合作案例方案展強大的“磁吸效應”“集聚效應”,可以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示范展示、合作推進,以紅網在地方新聞門戶和融合傳播的優勢,將湖南與非洲要素稟賦各異,卻經貿互補交融的情況充分展示在了全域視野下,成為了整個中非經貿博覽會的一大爆點。
三、統籌兼顧難點,企業合力高點
為集聚社會力量,拓展企業參會渠道,擴大博覽會社會參與度,積極推廣“中國制造”優質產品、服務和品牌,在堅持“政治導向第一、社會效益第一”的前提下,紅網提出“通過企業提供博覽會辦會相關用品與服務的方式,開展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企業合作辦會工作”的建議。
作為組委會秘書處指定的企業合作辦會唯一執行機構,在組委會秘書處的指導下,紅網秉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制定嚴格流程篩選合作辦會企業,經過與上百家企業深入洽談,最終確定21家合作企業為博覽會提供辦會用品和服務。以這些企業為窗口和基點,充分向非洲國家參會代表展示了中國制造實力和服務能力,更直觀地推動了中國產品在非洲落地,形成了論壇經貿舉措落實的新平臺。
紅網在企業合作辦會中,聚焦經貿,注重實效,始終把握一個“實”字,緊扣“八大行動”落實,突出湖南地方特色,聚焦務實合作,致力于為湖南地方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展示窗口,也切實為中非地方、企業間開展更緊密合作的平臺搭建、服務提供、條件創造、渠道拓寬,形成實實在在的企業合力成果,在顯著擴大展會社會參與的同時,也為組委會節省了辦會經費,起到多方共贏的積極效果。
四、對外傳播重點,全媒宣傳考點
如何靶向宣傳,精準發力,如何有效打通外宣媒體,整合傳播資源,形成全媒體融合宣傳的有效機制,是紅網作為本次展會宣傳服務提供商的重要考題。紅網在展會期間,創新開展宣傳,在全國媒體中做到“兩個第一、兩個唯一”(第一個執行博覽會直播報道、第一個推出博覽會新聞專題、唯一負責博覽會開幕式視頻錄制和信號分享、唯一全程對博覽會做全景紀錄式報道)。紅網充分發揮“網報端微視頻”六位一體融媒體優勢,累計發稿827篇,紅網時刻新聞總點擊量5000萬,互動評論點擊量超2000萬,圓滿完成了組委會及省委省政府和省商務廳的各項宣傳任務。
在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的統一領導下,省商務廳的指導下,紅網主動作為,從2019年1月就啟動了博覽會宣傳報道工作。紅網1月9日作為唯一指定媒體對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推介會進行多媒體、多渠道、多語種全球直播,打響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開門炮”。2019年3月,紅網在國內率先推出《中非“湘”見共贏未來——聚焦第一屆中國 - 非洲經貿博覽會》專題,為社會各界和各大媒體提供最系統、最直觀、最便捷的信息渠道。同時,紅網作為官方指定的唯一現場視頻錄制媒體,為100多家媒體提供公共信號展會期間,紅網累計推出原創稿件284篇,原創評論54篇,成功占領主流輿論傳播高地,成為博覽會宣傳報道媒體矩陣中的“領頭雁”。紅網眾多原創稿件和評論被中央網信辦全網推送,上百家主流網站轉載,構筑了高端主流輿論影響標桿,在增強了宣傳報道的效果,拉進中非媒體的情感距離上,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