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蔬菜產品標準也日益提高,新鮮和特色是以往人們對食物的要求,如今,人們開始講究營養與健康。目前無公害蔬菜與綠色食品,是人們購買蔬菜時更多多關注的內容。無公害化生產就是對食物加工等各個環節,能夠在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內控制住有害物質。本文以設施農業生產為核心,全面分析其中主要影響生態環境的因素,并將針對性具體防治措施提出,旨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增強農產品的質量。
關鍵詞:設施農業;生態環境;污染;措施
設施農業,是在環境相對可控條件下,采用工程技術手段,進行動植物高效生產的一種現代農業方式。設施農業涵蓋設施種植、設施養殖和設施食用菌等。設施農業從種類上分,主要包括設施園藝和設施養殖兩大部分。設施園藝按技術類別一般分為玻璃/PC 板連棟溫室(塑料連棟溫室)、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陽棚)4類。由于設施農業包含廣泛的范圍,因此,本文研究的重點,則是設施農業的中的蔬果。設施農業是打破農作物生長季節,在其不適宜露地的生長季節,依賴保護設備,創造出農作物適宜生長的環境條件,以更好的發展農業。開展設施農業的目的,就是種植蔬菜等高產高值作物,為蔬果周年供應提供保障。近幾年來,在抽檢反季節蔬菜中,從檢測數據發現,農藥殘留等含量普遍超過國家要求的標準,致使蔬菜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亟待解決存在于設施農業中的環境污染問題和存在于設施農業中蔬菜質量問題。
1.????? 設施農業生產中影響生態環境的主要因素
1.1?? 農膜
地膜和棚膜是農膜涵蓋的兩種類型。使用農膜,創造了利于栽培作物生長發育的環境.但是農膜殘留會污染到農業生態環境。以下幾方面就是殘留農膜危害環境的主要表現:
1.1.1???????? 危害土壤環境
土壤滲透就是源于自由重力原因,水移動到土壤深處的現象。而農膜殘膜碎片滯留在土壤中,土壤孔隙將會被改變或切斷,這樣重力水移動就會受到阻礙,影響到重力水移動速度。從而使農膜殘留量增加,就會減少水分滲透量,使土壤降低了含水量,耕地抗旱能力減弱,嚴重時地下水下滲困難,土壤就會出現次生鹽堿化等,這種后果極為嚴重。另外,土壤物理性狀由于殘留農膜的存在,也會具有變化,從而對作物生長發育造成抑制作用。就農膜材料成分來看,高分子化合物占據主要地位。高聚物在自然條件下,分解起來具有困難,如果其在土壤里滯留時間過長,土壤的透氣性就會受到影響,致使土壤水肥運移不暢,土壤微生物活動會受到影響。土壤將無法形成正常的結構,最終會出現土壤肥力水平的降低的結果,進而對農作物根系生長發育造成影響,致使作物減產。
1.1.2???????? 危害農作物
殘膜的存在土壤理化性狀受到破壞,作物根系生長發育受影響是必然的。在土壤中留有殘膜,根系串通就會受阻,土壤對水分和養分正常吸收會受到影響;作物株間施肥,大塊殘膜存在,隔離則隔肥,肥效會受到影響,從而降低產量。
1.2?? 大氣
近年來從檢測大棚內的大氣發現,有毒、有害氣體大量存在于大棚內,以氯氣和氨氣以及亞硝酸氣體為主。塑料薄膜揮發產生氯氣,施肥、施藥產生氨氣、亞硝酸氣體等,這些氣體有毒、有害,它們對作物產量和品質會造成嚴重影響。而最為敏感的作物就是番茄和茄子等,作物品質和食用安全極大的降低。
1.3?? 土壤
設施農業屬于高產農業,需要較大的肥量,化肥長時間使用數量過大,在沒有雨水淋失情況下,土壤本身就會降低降解能力,致使在土壤中存在大量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程度相比于土壤本身的承受能力要遠遠的超出。不僅改變了土壤的理化性質,降低了肥力,同時還增加了有害生物,減少了有益生物,使農作物的生長受到影響;另一方面農作物吸收了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會在作物莖、稈等部位殘留下來,進而借助食物鏈,對人畜健康造成影響。實踐表明,大棚蔬菜如果沒有合理施肥,土壤會出現生理酸性,進而造成板結,蔬菜肥害,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過多,超出標準。硝酸鹽、亞硝酸鹽能夠結合人體腸胃中的銨類物質,形成亞硝銨,屬于致癌物質。這種超標蔬菜被人食用后,人會得食道癌與胃癌等疾病,也就是會嚴重危害到人類健康。
2.????? 防治污染的技術措施
2.1?? 環境控制
2.1.1???????? 合理調控光、溫等設施內環境設施結構的建造要注重合理性,選用的農膜要具備優良的品質,并注重與施肥和澆水結合,調控好增光等環境因素,營造對作物生長有利的環境。另外,在生產管理大棚蔬菜上,掀棚、開窗次數及時間要適當增加,光照強度要增加,這樣能夠使蔬菜體內硝酸鹽含量減少,亞硝酸鹽含量減少。
2.1.2???????? 節水灌溉
需要對溝澆與地膜內澆水等節水技術進行推廣和應用,這是對土壤中水分合理補充的有效方法,避免作物發生旱害與澇害。在使水資源得到有效節約的同時,還使生態保水能力增強,投入有效減少,效益進一步增加。
2.2?? 施肥措施
2.2.1???????? 實施測土配方平衡施肥,促進蔬菜專用型復合肥的推廣使用施用化學氮肥需要合理控制好,磷鉀化肥需要全面增施。含氯化肥不適合施用,其能夠把蔬菜中的淀粉含量降低,會影響到蔬菜品質,降低蔬菜產量,并會在土壤中殘留,致使土壤極易出現脫鈣的狀況,極易引發板結。硫酸鎂、硫酸銨類肥料的施用需要注意限量,因為蔬菜很難吸收肥料中的硫酸根離子,致使其被留在土壤中,進而對蔬菜生長造成影響。碳銨也需要限量施用,因為氨氣揮發,會導致大棚氨害。
2.2.2???????? 推廣生物肥料
生物有機復合肥料推廣極具價值,盧博士有機液肥推廣也極具價值性。微生物活化菌是生物肥料的成分之一,生物肥料屬于復合肥,具體組成為有機肥和無機肥以及菌肥與增效劑,各種肥料配合實現了科學性,而且通過綜合各種肥料特點,實現了優勢互補。就大棚蔬菜平衡施肥而言,屬于最佳肥料品種。生物有機復合肥的施用,能夠促進土壤的改良和進土壤肥力的增強,所營造的環境利于大棚蔬菜生長。
2.3?? 病蟲害防治措施
2.3.1???????? 加強在技術上指導農民安全科學的用藥
增強農民用藥要注重安全、科學意識,提升農民用藥水平,這是保證蔬菜質量的根本所在。當前蔬菜、瓜果等蔬菜中,都具有偏高的農藥殘留,為把此現狀改變,除了從約束生產與銷售高毒、高殘留農藥著手外,最為重要的手段就是培訓使用農藥的廣大農民掌握安全用藥技術。植保和農技推廣部門應注重從具體實際情況出發,大力做好指導安全、科學用藥技術工作,并加大宣傳培訓力度。
2.3.2???????? 安全合理農藥使用
在病蟲害防治中,使用的農藥應注重具備高效、低毒以及低殘留特征,杜絕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借助現有網絡力量,開展聯合協作,實施連鎖經營,加強集中配送等方式。在應用農藥品種上,積極做好組織與推薦工作。把應用防蟲網等農業和物理以及生物技術措施防治病蟲害推廣到主要基地,盡量將化學農藥的使用減少,綜合治理無農藥污染病蟲草害,從而在蔬菜生產中,滿足防治病蟲害需要。
結論:設施為我們帶來便利性,但生態環境需要考慮充分,傷害環境的行為應注重適當適量減少,基于生態容貌的保護,更好的為人們生活質量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發展設施農業要重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J]. 馬秋.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6)
[2]??? 信息化技術在北京市設施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及推廣建議[J]. 張傳帥,徐嵐俊,劉婞韜,李小龍,陳華. 農業工程.2015(S2)
[3]??? 設施農業生產中氣象災害及其對策 [J]. 羅綺, 郭耀文. 北京農業.2008(03)
[4]??? 設施農業水肥耦合技術的研究進展[J]. 徐巖,于海業. 安徽農業科學.2011(05)
[5]??? 設施農業生產信息化發展重點研究[J]. 李中華,李玉榮,丁小明,張躍峰. 中國農機化學報.2016(03)
[6]??? 黑龍江冬春季暴雪變化特征及其對設施農業生產的影響[J]. 王萍, 李秀芬,李廷全,李玉東. 自然災害學報.2016(06)
作者簡介:
田斌,570100,高級建筑工程師、高級城市規劃師、高級環保工程師,海南金盛達花卉產業園董事長,中設工程咨詢(重慶)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
公司副總建筑師,海南省環境影響評價行業協會創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