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 要:幼兒是國家重點栽培和保護的對象,而其安全問題更是重中之重。做好幼兒園安全工作,確保幼兒安全,是幼兒園的第一要務,是幼兒園生存發展的生命線,是順利開展幼兒園其他各項工作的前提條件,是衡量幼兒園工作成敗的基本標準。近年來,隨著幼兒安全事故的增加以及媒體的大量報道,幼兒園安全問題已成為政府、社會、家長特別關注的話題。我園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針對幼兒年齡特點,就當前幼兒園安全存在的問題,把幼兒園安全管理體系、幼兒安全教育、幼兒園危險源辨識及控制,作為我園關注和研究的內容。
關鍵詞:管理體系;內容全面;形式多元;辨識清單
1 解決的主要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1.1 解決的主要問題
1)如何打造詳盡、科學的幼兒園安全管理制度體系。
2)如何創建多元化的安全教育課程形式,強化教職工、幼兒、家長的安全意識。
3)如何全面細致地制定幼兒園危險源辨識清單。
1.2 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1)以制度規范,以措施引領,以考評監督。
2)安全教育內容全面化,安全教育形式多元化,寓安全教育于幼兒一日活動之細節。
3)危險源辨識主要采用“直接經驗法”,識別出能對幼兒造成各種安全危害的潛在隱患,將危險源在一定程度上消滅在萌芽之中,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2 創新點
1)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及防范體系,確保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建立健全詳實有效的門衛、房屋、設備、消防、交通、食品、藥物、幼兒接送交接、活動組織和幼兒就寢值守等安全防護和安全檢查制度。
2)“保教結合”是我們幼兒園教育的一大特色,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其統一性決定了幼兒教師安全工作素質與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會定期對教師開展安全意識教育、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安全規章制度教育、習慣教育和應對幼兒園安全事故的教育,實現了教育內容全面化。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如:創編安全小故事,并將小故事改編成劇本,幼兒、教師、家長扮演角色共同表演。直觀形象的教育形式和幼兒親自參與體驗,使幼兒掌握安全知識,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還自制安全教育繪本,一系列的教育內容,形成不同的教育活動,實現了安全教育課程的多元化。
3)幼兒園危險源,顧名思義,是指可能會對幼兒造成傷害的根源。我們通過“一日工作流程梳理法”歸納總結一日工作各環節中潛在的安全隱患,形成相應的危險源辨識項目,幫助教職工了解各環節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提前預防。
3 成果應用及效果
3.1 以制度規范,以措施引領,以考評監督
幼兒園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制度管理,而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是保障幼兒園安全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石。基于這一原則我園制定了無縫隙式的幼兒園安全制度管理體系主要包括安全工作崗位職責、安全工作管理制度、檢查制度、獎懲制度。以下分別圍繞“安全管理”展開敘述:
幼兒園安全崗位職責主要針對各個崗位從園長、業務園長、后勤園長、班主任、教師、保育員、倉庫管理員、炊事員、食品采購員、門衛等層層落實責任,一崗雙責,責任到人。
制定了幼兒園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如:周邊環境安全管理制度、大型玩具的檢修和保養制度、房屋、園舍管理制度、衛生消毒及隔離制度、食堂安全管理制度、活動室、寢室、盥洗室衛生間的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
成立了安全工作檢查小組,按照各環節工作標準,內容,采取以自查為主、抽查為輔、明查為主、暗查為輔的方法,依據安全常規巡查制度、水電檢查制度、門衛工作安全管理制度、家園安全信息通報制度、藥品定期展開檢查,在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排除安全隱患。
為了更好地調動教師安全工作的責任心、積極性、主動性,我園制定了安全獎懲制度,完善了教師考評體系,將安全事故一票否決制納入績效考核當中。
幼兒園安全制度管理體系的精細化管理,是保障“幼兒園安全防范網絡體系”的外部依據,同時有助于幫助教職工養成高品質的工作主動性和能動性,為幼兒有序開展常規活動做好重要保障。
3.2 安全教育內容全面化,安全教育形式多元化,寓安全教育于幼兒一日活動之細節
3.2.1 安全教育內容全面化
1)教師安全意識教育。幼兒園安全事故往往出現在“沒想到”的地方,其本質是“教職工干慣了、大家習慣了”的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因此,教職工安全意識的教育要常抓不懈。
2)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教師職業道德源于“愛”。因為有愛才會想到安全,每個學期會組織開展“師愛無限”演講活動、“付出我的愛”研討活動,讓教師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內化“愛”的真諦,增強教師安全工作的責任感,提高處理突發應急事件的應急能力。
3)教師安全規章制度教育。在幼兒園日常工作中,教師有時缺乏工作的自律意識,因此實施“他律”跟進相關的教育,讓教職工從事每一項工作時,都能夠時刻把“安全”牢記于心,自覺落實安全規章制度。
4)教師日常安全事故的教育。在日常工作中如果碰到安全事故的發生,怎么辦?首先依據幼兒傷勢及時處理,及時與家長溝通、分析反思事故發生的前因后果,認真查找漏洞,改進工作。
3.2.2安全教育形式多元化,寓安全教育于幼兒一日活動之細節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可解一生所需”。如果對教師的安全教育是“一時之急”的話,那么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則是“可解一生所需”的重要舉措。
1)各學期通過開展不同種類的安全演練如:消防、防震、防踩踏、防暴恐、防拐騙、等安全演練,讓幼兒知曉在緊急情況下如何逃生、自救、自護的簡單常識。
2)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創編安全小故事,并將小故事改編成劇本,讓幼兒、教師、家長扮演角色共同表演。直觀的形象教育形式更容易幫助幼兒掌握自救方法,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3)自制安全教育繪本,更直觀地向幼兒展示常用的報警電話、救助電話、認識日常安全標識等,豐富的繪本內容,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活動。
4)開展親子安全活動,如繪制“家庭消防疏散圖”“交通衛士手抄報”“三無食品”等,增強安全教育地針對性和實效性。在親子共同參與中,既增進了親子關系,也增強了安全意識。
5)組織幼兒開展“我查幼兒園的安全隱患”活動。有時單純靠教師說隱患,幼兒常常是“左耳進,右耳出”,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知行合一,幼兒化身“安全小衛士”主動發現幼兒園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通過主動建構而內化到幼兒的認知結構中。
3.3 危險源辨識,識別出能對幼兒造成各種安全危害的潛在隱患,將危險源在一定程度上消滅在萌芽之中,避免安全事故
危險源辨識,是指幼兒園一日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對幼兒可能造成各種安全危害的潛在隱患,對這些“危險源”進行“地毯式”的搜查與歸納,竭盡所能地納入充分的預料與管理之中,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就像教師日常的教學工作,只有提前備課,上課時才能從容不迫。
1)幼兒園工作繁雜,但又不失規律可循,我園從幼兒入園晨檢、戶外活動包括早操、集體活動、分散活動,集體教育活動,生活活動,離園等具體環節,歸納總結各環節工作步驟中潛在的安全隱患,形成了危險源辨識清單,如入園危險源清單、用餐危險源清單、午睡危險源清單、戶外活動危險源清單,離園危險源清單等,便于教職工了解各環節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提前預防。
2)我們全園教職工、幼兒相互啟發,交換意見,集思廣益,使危險源的辨識更加細致、具體。
通過打造無縫隙式的幼兒園安全管理和防范體系,多元化的幼兒園安全教育形式,詳實的危險源辨識清單,將預防安全事故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收歸囊中。并于2019年8月相繼榮獲昌邑市“文明窗口安全門崗”、“安全穩定先進單位”“安全穩定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同時我園的安全管理經驗也在全市學校進行了推廣,獲得了同仁及家長們的一致認可。
4 結束語
幼兒園的安全工作是頭等大事,安全是工作的底線。必須反復強調,做到大會小會講安全,嚴防死守保安全,齊心防患于未然。幼兒的安全事關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不僅牽涉到教學穩定,還關系到社會穩定,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所以,我們幼兒園應該視安全為己任,扎扎實實把安全融入孩子真實的學習與生活中,充分抓住每一個細節將安全工作做充分,讓家長滿意,讓孩子得益,讓社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