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思思
摘?要:體驗性教學屬于一種新穎有效的教學方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快速融入學科教學活動中,產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體驗,這也是解決學生知識應用性差、實踐能力不強的必然選擇。高職會計課程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在具體教學中運用體驗性教學,有利于學生全面掌握所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與會計實踐能力。本文針對體驗性教學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實踐運用展開分析。
關鍵詞:高職會計教學?體驗性教學?實踐運用
隨著高等教育體系的深化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無法滿足學生的綜合發展需要,尤其是高職院校承擔著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重任。因此在高職會計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更新教學的模式與觀念,恰當運用體驗性教學方法,從而滿足會計教學的要求,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實踐體驗,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教學情境的創設
在高職會計教學中運用體驗性教學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教學情境的創設,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能讓學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會計知識,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踐問題,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體驗,強化會計實踐能力。通常創設教學情境時要注意如下兩點:①加強與實際的結合。創設的教學情境要與企業會計工作相一致,這樣方可引導學生有機結合所學與所用,深化對會計知識運用的親切感。②加強與教學內容的聯系。創設教學情境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情境中直觀感知、體驗所學的會計知識,這就需要教師注重教學內容與情境創設的結合,而不是對情境的創設進行過分追求。以“會計核算”為例,該章節的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對權益與資產的平衡關系加以準確把握,但很多學生在實際學習中會出現錯誤的判斷,尤其是會計平衡關系受企業具體經濟業務的影響。為此,教師在教學環節要善于借助砝碼、天平、托盤等實物創設教學情境,即:天平的右邊為負債,左邊為資產,對企業典型的經濟業務進行恰當運用,引導學生結合負債與資產的加減法來總結會計等式受經濟業務的變化影響。通過這樣的方式,抽象化、理論化的會計知識會變得直觀、具體、簡單,便于學生理解和操作,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
二、角色扮演的實施
高職學生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對會計知識的認知多是停留在陌生與抽象的層次,導致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鑒于此,在高職會計教學中運用體驗性教學時,教師可以實施角色扮演的體驗教學活動,如鼓勵學生將班級看作一個小企業,分別扮演會計、財務主管、董事長等不同的角色,以此豐富教學情境,讓學生對企業的經濟活動有準確理解,提高學習自主性,獲得素質、能力、知識等方面的發展。當然在角色體驗活動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企業的銷售層次、生產層次、管理層次等各部門崗位加以綜合考慮,不能只局限于會計部門,這樣方可幫助學生對會計核算的內容和任務加以明確,加強對知識的吸收。以“錯賬更正方法”為例,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手段,即:將全體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各組成員為4~5人,選派組員到人才市場應聘會計崗位;其中教師和組員分別扮演企業招聘主管和應聘者,教師向組員下發憑證或賬簿,要求其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出賬簿或憑證中出現的錯誤。這樣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為后續教學糾錯活動的有序開展打好基礎。
三、實踐活動的開展
從理論的層面而言,要想強化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到企業中進行實訓,通過感受真實的企業文化氛圍,有機融合實踐與理論,對企業的運行模式有所了解,進而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會計知識。同時教師需要開展豐富多樣的校外實訓活動,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模擬訓練,對企業實際情況加以了解,善于解決實踐問題;或者是對院校的實訓場所進行靈活應用,如電算化系統模擬實驗室、手工會計模擬實驗室等,指導學生完成各項實踐操作,加強學生對企業成本計算的訓練、經濟業務的核算與申報等,進而提高學生的崗位技能和實踐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體驗性教學中可以加強與其他院校的聯動,組織電算化模擬教學、票據點鈔大賽等實踐技能大賽,幫助學生有效掌握實踐知識與理論知識,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促進會計學習能力的切實提升。
四、結語
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體驗性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愈加廣泛。高職教師在會計教學中運用體驗性教學時,必須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恰當創設教學情境,注重角色扮演的實施,科學開展實踐活動,從而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運用,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煜.“體驗式教學”在高職會計教學課堂的應用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9(26):158—159.
[2]季丹群.體驗性教學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科技投資,2016(31):330.
[3]王鷺軍.探析高職基礎會計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1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