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曉華 王洋 呂靜 閆力 李詩媛

摘? 要:目的 探討品管圈管理模式在本科護生專業技能自主學習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在我校2016級本科護理班中,采用便利抽樣法確定3、4班112名學生作為試驗組,1、2班111名學生作為對照組,試驗組采取品管圈管理模式進行專業技能自主學習,對照組采用傳統管理模式進行專業技能自主學習,比較兩組學生個人問卷評價和自主學習技能考核成績。結果 試驗組學生的個人問卷評價和技能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P<0.01)。結論 在本科護生專業技能自主學習中采取品管圈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護生專業技能自主學習能力和技能考核的成績,同時在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促進作用。
關鍵詞:品管圈;護生;技能學習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anagement mode in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of professional skills. Method(s): In 2016 undergraduate nursing class of our university, 112 students from Class 3 and 4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y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111 students from class 1 and class 2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anagement mode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of professional skill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of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ompared the scores of individual questionnaire evaluation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skills assess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ults of personal questionnaire evaluation and skill assessment of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 Adopting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anagement mode in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of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skill assessment, and also play a promoting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etc.
Key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students; skill learning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護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和技能無法滿足護理知識和技能的更新頻率,因此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直接決定他們是否能適應護理學科的快速發展。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即質量控制小組,是指在同一工作場所、工作性質相似的一線員工,圍繞部門的生產目標和存在的問題,自發組織和進行的品質管理活動,所組成的小群體稱為品管圈(又稱QC小組)[1]。品管圈活動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創立的,自創立以來被引入很多領域并得以廣泛開展,取得較好效果,證明了這是一種可行性很高的管理模式。石川馨博士說:“有人的地方就適合開展品管圈活動,無論是什么行業、什么部門,因為品管圈活動完全符合人類需求”。
近年來我校在本科護生的《護理學基礎》《外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等課程的專業技能自主學習中采取品管圈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效果,現以《護理學基礎》課程中的應用為例,報告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在我校2016級本科護理班中,采用方便取樣法,將護理學院2016級本科護理3、4班共112名學生作為試驗組,其中男生14人,女生98人;2016級本科護理1、2班共111名學生作為對照組,其中男生14人,女生97人,兩組學生性別,年齡,基礎課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二)研究方法
1. 對照組。護生專業技能自主學習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課前根據老師要求成立實訓小組,選出組長。提前3周布置需要學生自主學習的操作技能內容、學習目標及要求,發放自主學習參考資料和視頻。小組成員自己安排自主學習、完成實訓報告,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自主學習需求申請實訓室開放,進行操作練習;實訓課上教師進行答疑、學生練習、考核。
2. 試驗組。護生專業技能自主學習中采取品管圈管理模式。課前根據老師要求成立品管圈小組,選出圈長、建立品管圈微信群。提前3周布置需要學生自主學習的操作技能內容、學習目標及要求,發放自主學習參考資料和視頻。品管圈小組根據品管圈的活動要求,有計劃開會討論自主學習的內容,也可在微信群中隨時討論操作中存在的問題、操作注意事項和操作技巧等,以品管圈小組為單位申請實訓室開放;實訓課上教師進行答疑、學生練習、考核。
(1)組圈。通過自評綜合分析,實行“自行相似組圈原則”,即將能力欠缺相似的護生組成一組。要求每個圈的成員為4~6個人。每個圈設圈長1名,由圈員推選產生。每個試驗班分為兩個大組,每大組設指導員1名,為實訓課老師。
(2)確定圈名和圈徽,建立圈微信群。各位圈員集思廣益,以頭腦風暴的形式討論選定圈名,發揮圈員的創新思維,每個圈員設計一個圈徽,最后民主投票選出心中最理想的圈徽[2],建立品管圈微信群并且進行登記注冊。
(3)培訓品管圈的圈長。圈長作為品管圈活動的靈魂人物必須了解品管圈活動的精神及做法,因此在品管圈活動前對圈長進行品管圈相關知識培訓,例如:腦力震蕩法(即頭腦風暴法)、魚骨圖的繪制方法、PDCA循環等。
(4)開展主題討論。采用頭腦風暴的形式討論如何提高品管圈小組成員欠缺的能力,采用魚骨圖分析自身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在技能學習中提高能力的方法,并將討論的方法在技能的自主學習中進行實施。
(5)根據技能自主學習內容制定活動計劃,并組織實施。教師在開課之初將本學期需要學生自主學習的技能內容、目的、要求及時間列表發給各圈長,并于每個自主學習內容實訓課上課前3周給予相關學習資料和視頻。圈長根據技能自主學習的內容及目標,組織圈員復習與該技能相關的理論知識、觀看視頻,以頭腦風暴的形式討論該項技能的操作要點、注意事項等,品管圈小組學生集思廣益制作流程圖、在流程圖上標注操作要點及易出現的操作問題,然后以品管圈小組為單位申請實訓室開放,進行技能操作練習,在練習中進一步討論,并錄制每個圈員的操作視頻,發到品管圈微信群,在微信群中討論操作視頻中發現的操作問題、問題發生的原因及解決的方法等。授課教師隨時關注微信群中學生的討論,發現錯誤并及時糾正。
(三)效果評價
采用技能考核成績和調查問卷兩種方式進行評價。技能考核:考核項目為穿脫隔離衣和超聲霧化吸入療法,每項自主學習的技能采取隨堂考核,由同一老師進行考核,滿分100分。調查問卷:通過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提升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動手能力、增強團隊意識、增強溝通能力。[3]采用不記名的形式發放問卷,填寫后當場進行回收。發放問卷223份,回收問卷223份,回收率100%。
(四)統計學處理
數據應用SPSS 2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百分比進行統計描述,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進行統計描述。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均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分析
(一)兩組技能考試成績比較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兩組學生之間成績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試驗組學生技能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P<0.01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二)兩組調查問卷結果比較(見表2)
三、討論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新的教育改革要求:強化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本科護生專業僅能自主學習中采取品管圈管理模式,不但能有效提高護生專業技能自主學習能力和技能考核的成績,同時在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促進作用。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品管圈管理模式的應用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方面高于對照組(P<0.01)。在傳統的技能自主學習中,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學習內容即目標,參考視頻,進行操作練習,經常是一個人練習或是小組成員無計劃性的共同學習,學生對此練習形式感到枯燥單調,練習的效果不佳。通過品管圈有計劃的討論、有目的的團隊共同學習,以及開展組內競賽、拍微視頻等多樣化的練習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
(二)提高學生專業技能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技能考核成績
該研究成果顯示,品管圈管理模式的試驗組動手能力的提高和學生技能考核成績都高于對照組(P均<0.01)。品管圈管理模式下的技能自主學習與傳統的技能自主學習不同,該管理模式在學習中采取的是PDCA循環(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處理)的第一個字母),品管圈小組根據技能自主學習的目標要求采取頭腦風暴法制定自主學習計劃(P);根據計劃制定技能學習的具體方案并實施(D),如先繪制操作流程圖、魚骨圖、制定組內競賽、錄制操作視頻等;技能操作訓練一段時間后,以圈內競賽的形式或每一位同學錄制完整的操作視頻,組內進行討論,及時發現和糾正每一位同學操作中的錯誤,使每一位同學的操作更加標準化(C);然后進行下一階段的練習(A)。品管圈的PDCA循環這種科學的程序不但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更使每個圈員的操作更加嫻熟和規范化,從而提高技能考核的成績。
(三)增強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
該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96%的同學認為品管圈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增強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結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均<0.01)。通過品管圈這個載體,學生在技能自主學習中,互通信息、共享資源、交流思想,學會合作,樂于合作,共享合作學習帶來的樂趣與進步,在討論和學習交流中不斷提高溝通能力。
(四)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品管圈管理模式的應用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高于對照組(P<0.01)。品管圈小組的學生討論問題采用的是頭腦風暴法,該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思維,而且該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潛能,發揮團隊力量和群體智慧,高質量完成專業技能的學習,使學生在技能自主學習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
四、結束語
品管圈作為一種高效、科學的管理方式[4],運用到本科護生專業技能的自主學習中,以“高質量,快樂學習”為主題,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既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主動參與到自己的學習管理中,真正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又能發揮團隊力量和群體智慧。這樣不但能提高護生專業技能自主學習能力和技能考核的成績,還能促進學生的合作意識、溝通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等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春香,王斌全,康鳳英.品管圈的歷史與發展現狀分析[J].護理研究,2017,31(9):1140-1142.
[2]王秋節,關紅,楊慧,等.品質管理圈活動在本科護理臨床教學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1):119-121.
[3]遲曉華,呂靜,董妍,等.小組自學競賽考核教學法在《急救護理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國際護理雜志,2016,35(18):2572-2574.
[4]常晉霞,王素芳.品管圈在提高胃鏡體檢者心理依從性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8,32(9):1481-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