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 譚婷 馮玉潔

摘要 目的:探究多學科聯合對流產患者焦慮及睡眠質量的護理干預分析。方法:選取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重慶市婦幼保健院計劃生育科與心理科參與心里篩查的患者12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單雙號分組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3例。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PSQI與SAS評分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PSQI評分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流產患者實施多學科聯合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緩解其焦慮情緒,同時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多學科聯合;護理;流產;焦慮;睡眠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alysis of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on anxiety and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abortion.Methods:A total of 126 pati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psychological screening in family planning department and psychological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9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ingle and even number group,with 63 cases in each group.PSQI and SAS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Before intervention,SA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PSQI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abortion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ir anxiety and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Multidisciplinary association; Nursing; Abortion; Anxiety; Sleep
中圖分類號:R714.21;R338.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8.003
由于母體不宜于妊娠(繼續妊娠可能損害母體健康或危及母體生命),為預防遺傳病和先天畸形兒出生,或因非意愿妊娠不準備生育而采取的醫學措施終止妊娠,稱為“人工流產術”。流產除對女性患者帶來手術風險和中遠期并發癥,同時患者也因術后腹痛、體內激素水平變化或者社會輿論的壓力及對未來生育功能的擔憂導致心理出現波動,繼而引發焦慮和睡眠障礙[1-2]。為了使流產患者的身體、身心健康盡快恢復到常規狀態,采用合適的護理干預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本文對126例流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探討多學科聯合護理干預措施對流產患者焦慮及睡眠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重慶市婦幼保健院計劃生育科與心理科參與心里篩查的患者12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單雙號分組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3例。觀察組中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28.77±2.15)歲。對照組中年齡22~39歲,平均年齡(27.98±2.11)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多學科聯合護理措施。多學科聯合主要由計劃生育科護士、心理醫生、營養師、疼痛科醫師組成[3-4]。計劃生育科護士在對人工流產手術前量表篩查結果提示具有輕、中度焦慮以及睡眠障礙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前需進行規范化的課程培訓,具備對患者進行心理引導的能力。若術前心理篩查顯示患者有重度抑郁傾向需通過科間轉介到心理科由心理科醫師介入,幫助患者排解心理問題。因人工流產需全身麻醉,術前需禁食禁飲,易出現“低血糖反應”,術后如進食不當,可以導致嗆咳甚至窒息等不良反應。通過由營養科醫師的干預,對術前術后患者提供標準化、規范化的營養液支持,并對離院后飲食給出指導,有利于患者改善機體營養代謝、促進恢復,減少并發癥。同時,流產后多數患者隱有小腹疼痛,若出現較為嚴重的疼痛或者患者對疼痛過于敏感,需聯合疼痛科醫師進行相關處理,最大限度避免生理疼痛造成的心理焦慮以及睡眠障礙[5]。因此多學科聯合護理的方式主要包括:1)心理護理,計劃生育科護理人員要充分與患者進行交流,將患者關注的問題在術前宣教環節中進行告知,對患者的疾病情況和基本信息進行掌握,明確患者不良心理的產生原因,給予患者針對性心理疏導,減輕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盡量讓患者保持健康平和的治療心態。患者在院期間,護理人員可以指導患者進行自我緩解,讓壓抑的情緒得到緩解,促進患者配合治療。對于計劃生育科護理人員的護理干預不能產生良好效果的患者需轉介心理科,由專業的心理醫師對其進行相關治療。2)環境護理,給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手術間、術后留觀病房要保持干凈整潔,周圍環境要安靜,更好的保證患者的睡眠質量。設定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注意通風和消毒,避免滋生細菌,及時更換患者的床單被套和衣物,讓患者更加舒適。3)飲食護理。計劃生育科護士負責仔細詢問和觀察患者的身體情況,及時做出評估并聯合營養師對患者給出標準化、規范化的術前、術后營養支持及飲食指導建議。一般原則是盡量使患者飲食營養均衡,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促進受損器官的早日修復,人流術后,應多吃些魚類、肉類、蛋類、豆類制品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和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以加快身體的康復。由于身體較虛弱,常易出汗,補充水分宜少量多次,汗液中排出水溶性維生素較多,尤其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因此,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此方法也有利于排便順暢。4)對于術后有明顯疼痛的患者,聯合疼痛科醫師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采取適當鎮痛措施以改善患者的感受。
1.3 觀察指標 1)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改善情況,51分以上說明患者存在焦慮情況,分數越高,焦慮情況越嚴重。2)利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分數越高說明睡眠質量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焦慮評分 觀察組患者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運用多學科聯合護理干預措施的觀察組,焦慮情況及睡眠質量在護理后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由此說明,多學科聯合護理干預舉措,可有效改善流產患者的焦慮情況并提升睡眠質量,臨床應廣泛推廣及引用。
參考文獻
[1]區綺雯.精細護理用于先兆流產孕婦的效果探討[J].中國醫藥科學,2019,9(20):118-120,132.
[2]張麗華,陳亮,蔡曉麗,等.臨床護理路徑在人工流產術后隨訪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9,27(10):1299-1303.
[3]陳嵐.優質護理服務在婦產科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9):197-198.
[4]陳麗珍.流產后關愛護理在婦科門診手術室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9,38(28):145-148.
[5]朱瑞茹,于洋,藍婷婷.整體性護理配合心理干預在早期先兆流產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8):57-59.
[6]張彩霞.綜合護理干預在人工流產孕婦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26):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