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峰
摘要:我國是一個農耕大國,糧食產量的增長對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促進糧食的增產穩產,科學的田間管理和合理的化肥使用都是必不可少的。化肥的使用能夠有效的增加農作物的產量,使得農作物在生長的過程中,有足夠的的營養供給。因此,化肥的質量非常的重要。通過相關的檢測分析,是提高化肥質量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化肥檢驗;準確度;分析
引言
化肥是糧食的糧食,是農業生產活動中的重要生產資料。縱觀化肥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一方面,化肥能促進農產品增收,推動農業經濟發展,而另一方面,化肥的不科學使用,不僅會影響農作物生長,還極有可能導致農作物減產甚至造成土地板結、酸堿化,給農業發展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對于農業生產來說,化肥的使用固然重要,但化肥使用前期的質量檢驗更加重要。在化肥使用過程中不但方法要得當,還要做好化肥的分析檢驗,確保化肥質量、明確化肥的性質,農作物生長態勢才會更加良好。
一、化肥分析檢驗必要性及方法
1.1化肥檢測的必要性
當前,市場上的化肥產品種類繁多,各種專用化肥產品更是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大宗糧食、經濟作物的整個生長周期。全面而專業化的保證化肥質量,才能形成健康良好的市場秩序,推動好產品進入生產環節。目前,我國農業生產對化肥需求量不斷增加,對化肥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從整體看,我國農業生產中的化肥施用總量占世界第一位,約占全球施用總量1/3,我國化肥生產與使用量較大。可以說,為了解決人口吃飯問題,我國大力發展新農業,在化肥研發與生產中也不斷增加投入,化肥在農業增產、增收起到的積極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從整體看,我國的化肥生產與銷售還存在問題,特別是市場監管不夠全面,導致了化肥質量參差不齊,目前市場上的化肥質量并非全部合格,也有大量的劣質產品充斥其中,影響著農業生產,每年由于化肥質量問題而導致的經濟損失較多,農作物產量和質量與化肥質量有直接關聯。劣質化肥不但不能為作物提供養分,同時還會影響作物生長,污染周邊環境,使農業生態受到破壞,只有全面對化肥進行分析檢驗,保證檢測檢驗結果精準,才能分析化肥成分,確認質量是否合格,化肥的檢驗檢測實際上是非常必要的,是市場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只有全面保證了化肥質量,才能推動化肥市場健康發展。
1.2主要方法
化肥常規指標的檢驗檢測方法較多,目前,我國對化肥進行分析檢驗的重點放在對養分的檢測上,通過肥效對化肥進行濃度分析。化肥中最主要的養分是大量元素(氮、磷、鉀)、中量元素(鈣、鎂、硫等)和微量元素(硼、錳、鐵、鋅、銅、鉬等),只有保證營養成分有效、含量充足,才能保證化肥質量及后續使用效果。
氮元素檢驗:主要使用的方法是試料在酸性介質及混合催化劑的前處理后,在堿性環境下蒸餾氨,將氨吸收在過量硫酸溶液中,在甲基紅-亞甲基藍混合指示劑存在下,用氫氧化鈉標準滴定溶液反滴定。
磷元素檢驗:用水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溶液提取肥料中的水溶性磷和有效磷,提取液中正磷酸根離子在酸性介質中與喹鉬檸酮試劑生成黃色磷鉬酸喹啉沉淀,用磷鉬酸喹啉重量法測定磷的含量。
鉀元素檢驗:試料用水溶解后,在堿性條件下加熱消除試料中銨離子的干擾,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消除干擾分析結果的其他陽離子,鉀與四苯硼鈉反應生成四苯硼鉀沉淀,過濾、干燥并稱重。
二、化肥分析檢驗準度提高策略
2.1合理采樣基數、優化采樣策略
現在市面上大量的摻混、復合肥料因為在運輸、庫存過程中的顛簸、搬運,造成了混樣不均勻,當前的檢測方法雖然較多,但是在運用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影響,造成了檢測結果的不準確,檢驗準度不高。適當加大采樣基數才能保證檢測結果更具有代表性,主要是受相對偏差關系影響,樣品量越多則檢測的結果越精確,而樣本量不足,則會導致更多的誤差,樣品量決定了檢測效果,提高精準度需要加大樣本量。要創新采樣標準,對樣品精度進行全面要求,檢驗單位要想保證檢測精度,則需要在嚴格執行國家規定標準的前提下,靈活運用政策與規定,在允許范圍內做好變通,根據化肥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做好采樣,保證量的穩定性。這種方法則有效避免了誤差,利用樣品量與相對偏差關系規律,使采樣量更加規范、科學,在合理范圍內,做到采樣的合理性,這種做法不違反原則,確保了數量,保證了化肥的檢驗精度。
2.2積極應用先進設備
化肥檢驗是精細工作,檢測結果影響到化肥使用方法,當前,除了人工檢測外,還需要引進現代的儀器,通過儀器的使用,進行嚴格科學地檢測,保證了檢測結果的精細、嚴謹和有序。目前來看,要想提高檢測精度,則需要創新設備儀器,改變傳統的人工參與環節,減少人工人力流程,盡量做到用現代化設備說話,不斷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消除不穩定因素,全面保證檢驗準確度。要全面引進與用好先進理念,根據現實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更新設備,為檢驗精度提升奠定技術基礎、設備基礎。
2.3增強檢驗人員綜合素質
檢驗人員是化肥檢驗最關鍵的環節要素,人的影響因素不容小覷。相關檢測檢驗單位需要提升人員的專業性、技術性,通過培訓,提高檢測人員綜合素質,提高操作行為規范性、標準化,使人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為了減少人為影響,相關檢測檢驗部門需要對檢驗人員統一培訓,提高業務技術能力與水平,全面強化標準化、流程化,使業務能力得到提高,確保操作規范科學,檢驗單位聘請專家進行業務講座、建立業務培訓班,從現代理論與技術方法上,做好檢測檢驗業務提升。樹立責任意識,充分認識到檢驗工作的重要性,強化責任質量意識,通過提升人員的質量意識,保證行為更加規范。
2.4不斷創新改進檢驗方法
要創新技術能力,相關人員要充分樹立創新意識,不斷改進思路。檢驗人員要做好日常工作,全面負責,檢驗人員要主動查找原因,從觀察樣品消化程度、相關裝置是否嚴密等方面入手,做好歸納,對檢驗模式與方法做好優化及改良是長期事業,需要不斷總結,才能形成創新方法,為做好檢測檢驗工作提供良好保障。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必須要敢于正視市場化肥所出現的各種問題,提高化肥分析檢驗精度,加強管理體制和體系的創新。只有提高化肥檢驗精度,我們產品的質量才有保障,才能避免不合格化肥給農民帶來損失,盡最大的能力保障農民的切身利益,帶動中國農業生產向著健康有序的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胡元威.有關化肥質量分析與其檢驗技術分析[J].科技風,2015(8):132.
[2]紅紅,那順烏力吉.淺談檢驗化肥質量和辨別化肥種類簡易方法[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4(1):65.
[3]汪洪濤.化肥質量檢驗方法的探討[J].中國化工貿易,2013,5(11):316.
(作者單位:七臺河市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