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存蓮
摘 要:為了探索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最新進展情況,通過查閱商務部商務數據中心網站數據,整理了貨物及服務出口總值、出口國家、出口企業性質、出口行業及重點企業出口情況等指標,繪制了各指標的變化曲線圖,分析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新進展,結果顯示:中國企業貨物出口呈上升趨勢,出口地主要為美國、歐盟、香港地區、東盟、日本和韓國,其他企業和外資企業出口量大,機電和高新產品出口比較高,服務出口也呈上升趨勢。尤其在2016年以后,上升速度比較快,其他商業服務、旅行、運輸、電信、計算機、信息服務、加工服務和建筑領域,服務出口比較高,維護與維修和知識產權領域出現了新的增長點,國有企業注重高質量、高效益和均衡化發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方向發展,京東、阿里等電商企業國際化發展迅猛,中國企業國際化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關鍵詞:中國企業? 國際化? 最新進展
中圖分類號:F75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10(a)--03
企業國際化,就是企業在本國市場以外的地區銷售產品和服務[1],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推向國際市場[2],從而實現全球化經營的目的。中國企業國際化就是中國企業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推向國際市場,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由國內企業發展為跨國公司的過程[3]。整理了貨物及服務出口總值、出口國家、出口企業性質、出口行業及重點企業出口情況等指標,繪制了各指標的變化曲線圖,試圖分析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最新進展情況,以期為推動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1 貨物出口情況
1.1 貨物出口總值
如圖1所示,2014—2016年,中國企業的貨物出口總值雖然是減少的,但2016—2018年是增加的,而且2018年高于2014年1446.5億美元。所以,近五年總體變化趨勢是上升的,說明中國企業貨物出口發展態勢良好,正向著逐年增長的方向發展。
1.2 貨物出口國家
如圖2所示,中國企業貨物出口國家范圍廣泛,最主要的有15個,出口總值由大到小的排列次序為美國、歐盟、香港地區、東盟、日本、韓國、德國、越南、荷蘭、印度、英國、臺灣省、俄羅斯、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其中出口量大而且又穩定的是美國、歐盟、香港地區、東盟、日本和韓國6個國家和地區,美國年平均出口總值為4198.22億美元,韓國為1013.64億美元,年平均年出口總值都在1000多億美元以上;德國、越南、荷蘭、印度和英國5個國家,是重要的出口國,德國年平均年出口總值為711.68億美元,英國為571.42億美元,年平均出口總值都在500億美元以上;臺灣省、俄羅斯、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4個國家和地區,年平均出口總值穩定在400億美元以上。中國企業貨物出口范圍比較廣泛,且有穩定出口的國家和正在發展的國家,也有需要提升的國家,表現出一定的梯度趨勢。
1.3 貨物出口單位性質
如圖3所示,貨物出口單位性質主要有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和其他企業,其中其他企業年平均出口總值為10509.62億美元,外資企業為10019.72億美元,國有企業為2405.96億美元,其他企業和外資企業遠遠高于國有企業,年平均出口額在10000億美元以上。這說明中國企業貨物出口以其他企業和外資企業為主,國有企業因受政府干預和政治因素的影響比較大,不太容易進入國際市場,因而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1.4 貨物出口產品
如圖4所示,貨物出口產品年平均出口總值由大到小的次序為機電、高新產品、服裝衣著和農產品,各產品間差異比較大,其中機電產品年平均出口總值為13229.52億美元,遙遙領先;其次是高新產品也不錯,年平均出口總值為6670.16億美元,服裝衣著僅為1665.76億美元,需要拓展,農產品為736.86億美元,還需要深度開發,擴大出口額。
2 服務出口情況
2.1 服務出口總值
如圖5所示,中國企業服務出口總值變化曲線圖呈上升趨勢,其中2016年以后增長比較迅速,到2018年達到17651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增加4190億元人民幣,說明2015年“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后,中國服務出口有了迅猛的發展勢頭。
2.2 服務出口行業
如圖6所示,中國企業排名前六的服務出口行業,由大到小的排列次序為其他商業服務、旅行、運輸、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加工服務、建筑,其中最高的其他商業服務年平均出口總值為3895億元人民幣,建筑為1022億元人民幣,年平均出口總值都在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而且歷年發展比較穩定;維護和維修服務在2015年開始出現,逐年增長,發展迅速,到2017年達到401億元人民幣,僅次于建筑;知識產權在2017年達到322億元人民幣,增長幅度比較大,僅次于維護和維修服務,這兩個行業成為新的出口增長點。
3 中國企業國際化最新進展
如圖1所示,中國企業貨物出口總值變化曲線圖呈上升趨勢,貨物出口發展態勢良好,正在逐步向好的方向發展。
貨物出口國家范圍比較廣泛,而且穩定,近5年排名前六的國家和地區為美國、歐盟、香港地區、東盟、日本和韓國,可以看出,中國企業熱衷于向歐美發達國家出口自己的產品,東盟和東南亞也是中國企業很重要的出口國家。
貨物出口的企業性質有其他企業、外資企業和國有企業,其中其他企業最大,其次是外資企業,國有企業有待進一步發展。其他企業估計是私營企業比較多,私營企業因受政府干預和政治因素的影響比較小,容易進入國際市場,這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一大亮點。
貨物出口產品主要有機電、高新產品、服裝衣著和農產品,機電出口量最大,其次是高新產品,服裝衣著和農產品有待進一步發展。中國制造經過起步和穩步發展階段后,現已進入加速上升階段,正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中,世界制造500強的中石化一年的營業收入就能達到19692億元,華為以德國市場的光纖產品為突破點,陸續進入了法國、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海外銷售收入保持穩步增長。
如圖5所示,服務出口變化曲線圖也是上升的,尤其在2016年以后,上升速度比較快,這說明2015年“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中國企業的服務出口有了明顯的提升。
服務出口行業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其他商業服務、旅行、運輸、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加工服務和建筑領域,其他商業服務最大,其次是旅游,再次運輸,其他行業也很重要,尤其是維護與維修和知識產權領域出現了新的增長點,發展速度比較快。
在貨物出口方面,國有企業可能不占優勢,這同國有企業國際化發展階段有關。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國際化經歷了保守性和鼓勵性發展階段后,現已進入了規范性發展階段,不盲目追求速度,特別注重高質量、高效益和均衡化發展。
在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方面,京東、阿里等電商企業國際化發展迅猛,最典型的屬京東集團,一個“雙十一”全球好物節,下單金額達2044億元人民幣,將國內產品引出去,將國外產品引進來,在東南亞以及泰國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獲得了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多個國家多個品牌的消費購買行為,同時引領帶動其他電商走出去。
參考文獻
邁克爾·希特(Michael A.Hitt),R.杜安·愛爾蘭(R.Duane Ireland),羅伯特·霍斯基森(Robert E.Hoskisson).戰略管理[M].劉剛,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胡漢民.互聯網時代企業國際化發展戰略研究[J].管理觀察,2018(11).
高凌云,肖宇.國家能源集團國際化現狀、問題與對策分析[J].全球化,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