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東
摘 要:大學生就業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高校為了大學生能夠順利就業,提供就業指導是非常必要的。主要目的是能夠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一定的指導,從而提升就業率。就業指導有助于指引大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嚴峻,人才市場競爭激烈,高校的重點工作之一是提高大學生對就業市場的適應能力。本文就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關系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就業指導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職業生涯規劃 就業指導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高校就業指導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是大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及要求的重要體現。高校教育教學實踐應為大學生就業指導做好準備,對大學生就業指導新要求、新標準進行充分了解,并做好積極應對。高校要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為指導,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形式及內容合理規劃,充分了解大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工作,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選擇機會。
1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在就業指導中的重要性
1.1 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學生對職業的深層次認知
大學生剛進入社會,社會實踐經驗不足,明辨是非能力不足,接觸到的職業信息數量龐大而繁雜,部分學生個人認知框架和體系不完善,對其的認知僅停留在簡單的理論知識方面,無法系統化進行深層次的解讀。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夠為大學生提供不同就業知識深層次的認知和解讀,通過與指導教師的互動交流,結合自我個性化發展需求及人生規劃目標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科技信息化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大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搜尋專業相關的就業信息和職業種類,在信息數據庫中找尋相關信息,從而對個人職業發展方向及目標有一定的認知。就業指導中職業生涯規劃能幫助學生積累社會經驗,拉近職業生涯規劃同現實社會的距離,提升學生的就業實力。
1.2 為學生提供職業選擇幫助
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實踐中,能為學生就業定位提供準確的指導,大學生也能客觀清晰地認知自我的就業能力,從而保障職業生涯規劃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實踐調查發現,大學生由于缺乏社會實踐生活經驗,在自主學習和規劃中不能清晰認知自我的優缺點,且由于知識體系不夠完善,自我能力認知水平不高,導致在制定目標時,時間價值認知不足,目標真正實現存在一定的難度。而就業指導中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其進行了有效的補充,在老師的引導下,大學生能夠清晰認知個人就業需求,對各職業進程和規劃有宏觀的把握,且能清晰認知和理解自我的優缺點,個人時間能力和水平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2 對大學生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的建議
2.1 創建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機制
就業指導工作涉及到很多的方面,老師在實施就業指導時需要制定科學的機制,不但要包含相關的理論知識,還應納入工作模擬及專業技能實訓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完善的職業規劃,保障學生對社會發展情況及對人才的需求有正確的認知。就業指導教師應加強評估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針對學生實踐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指引學生對企業發展及人才市場需要有更準確的認知,指引學生適時完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2.2 提高學生社會實踐水平
應試教育影響下,學校就業指導大多注重理論知識教學。部分高校為了大學生能順利就業,實施校企合作策略,為本校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實習崗位對學生技術能力要求較低,學生在實習活動中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對于崗位工作內容及職責往往認知有限,也就無法厘清個人職業發展方向,從而無法制定合適的職業生涯規劃。因此,學校和企業要加強交流,創建大學生同企業的溝通渠道,構建有效的交流平臺。為學生提供技術性的工作崗位,讓學生在實習活動中對所在行業的發展專科,企業用人標準、企業文化等有更詳細的認知,幫助學生走進社會,提升實踐技能,獲得一定的就業經驗。為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為了提高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就業指導,院校應結合實際情況,聘請社會用人單位或人力資源經理作為專家定期為學生提供職業規劃指導,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企業情況及就業信息。
2.3 根據學生特點科學指導職業生涯規劃
就業指導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專業情況、性格特點及能力水平制定合理的指導規劃。為學生提供專業化的職業測評,讓學生明晰個人的優勢與弱點,從而揚長避短,能在未來的職場上爭取有利的位置。日常教學指導中,教師應注重積累指導資料,為學生創建職業生涯規劃檔案和手冊。學校可以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用比賽促進教學指導工作的推進,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定位,制定培養個人素質的規劃及實施方案,構建大學生能力素質結構,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3 結語
每個大學生都希望能夠在職業方向的指引下,選擇有益于自己且能實現自我價值的工作單位,作為實現自我價值的基礎平臺,對它的選擇應該是慎重嚴謹的。大學生應考慮到就業形勢和社會變化的大趨勢,為自己制定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工作在其中相當重要的作用。因為,就業指導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相當重要的環節,對于提高大學生的擇業與就業能力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高校務必重視加強就業指導,為高校、用人單位及社會部門與大學生就業提供緊密聯系。
參考文獻:
[1] 潘艷民.基于職業生涯規劃的大學生個性化就業指導的思考[J].智庫時代,2020(06):117-118.
[2] 張喜盈.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就業指導的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9(27):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