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根據樁基檢測實踐,分析低應變反射波法的運用,總結檢測質量控制方法,共享給相關人員參考。根據低應變反射波檢測實踐總結,遵循技術原理,把關方法運用效果,可實現對樁基檢測結果的有效控制,達到建設工程質量把控的要求,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低應變反射波法;建設工程;基樁檢測
目前來說,建設工程的標準與要求不斷提高,要做好工程細節部分的有力控制,尤其是樁基礎的質量。近年來,檢測領域快速發展,涌現出各類新型高效檢測技術,為基樁檢測實踐提供支持與保障,獲得高精度的結果,為質量評估提供依據,實現對質量的把控。
1低應變反射波法的原理
從技術原理分析,假設基樁是一維線彈性桿,選擇樁頂位置,施加激振信號,進而產生應力波,逐漸向下傳播。將樁長度定義為l;橫截面積定義為A;樁身材料密度定義為ρ;彈性波速定義為c;質點運動速度定義為V,基于理論樁身截面廣義波阻抗計算公式為Z=ρcA。基礎樁身中波的反射與透射原理如圖1所示。當波進行傳播時,遇到介質會產生變化,根據變化可以分析樁基礎的質量[1]。
2建設工程樁基檢測實踐中低應變反射波法的應用
2.1 案例概述
以某工程為例,樁基礎設計為預制管樁,樁身混凝土強度為C80;樁徑為450mm;樁長為10.5m。由于為高層建筑使得基礎承重很大,所以要具有較強的承載力,工程作業中要開展強度檢測,把關樁基礎作業的質量。現結合樁基檢測實踐,分析低應變反射波法的運用。
2.2 檢測方案
檢測準備環節,按照檢測需求,準備尼龍錘頭,當作激振工具;利用加速度傳感器裝置,進行反射信號的接收;選擇黃油作為耦合劑。設置A、B、C樁作為檢測點,進行低應變檢測,根據曲線圖進行分析。根據工程現場地質勘查報告,土質從上到下如下:①雜填土層;②粉質黏土層;③粉砂層;④泥質粉砂層。
2.3 檢測結果
A樁的樁長為10.5m,通過樁頂部錘擊的方式產生應力波傳送到樁底位置,獲得變化信息,根據反饋的情況來看發射信號很強,樁身阻抗相比持力層要大,因此樁底的反射相位與跳峰相位在相同位置。根據檢測數據顯示,樁底端位置的反射時間結果是4.95ms,波速為4250m/s,要對指數進行放大一倍處理。樁頭以下4.8m位置的檢測結果顯示,樁身和相位反射信號差異,未傳遞到樁底已經產生明顯的不同信號,根據此情況能夠判斷存在異常或者性能缺陷,屬于Ⅳ類樁,即不合格樁,經過現場開挖驗證得到證實,在距離樁頭4.7m位置出現斷裂。
B樁的樁長為11m,根據檢測的信號表現分析,樁底反射相對較弱,樁身阻抗明顯高于樁端持力層,所以樁底部的反射相位同起跳峰保持相同相位,波反射的時間結果顯示為5.37ms,波速為4094m/s,在距離樁頭0.7m位置產生多次強烈反應的同相反射信號,沒有達到樁底位置,就已經產生同相反射信號,根據檢測結果顯示能夠判斷存在缺陷,屬于Ⅳ類樁,也就是不合格樁。經過現場開挖驗證,發現距離樁頭0.7m位置出現斷裂。
C樁長度參數為10.5m,根據測量的結果顯示,樁底部存在明顯的反射,樁身阻抗明顯高于樁端持力層,所以樁底部的反射相位同起跳峰保持相同相位,波反射的時間結果顯示為5.14ms,波速為4088m/s,屬于Ⅰ類樁,為合格樁。
2.4 結論
經過上述檢測結果分析發現,A類樁和B類樁為不合格樁,為精準確定,還需進行靜載試驗加以確定,判斷豎向抗壓承載力能否滿足設計要求。C樁為合格樁,樁長度符合地質資料結果。
3建設工程樁基檢測中低應變反射波法的應用總結
從樁基檢測實踐分析,運用低應變反射波法,開展基樁完整性檢測,要做好嚴格的把控,因為受到施工作業和現場地質等因素的影響,實際測量曲線,相比理論曲線更為復雜,使得接收信號極易受到干擾。獲得的波形比較復雜,增加樁身完整性的判斷難度。除此之外,低應變反射波法的應用,還會受到樁頭干擾以及樁身截面干擾,給檢測結果造成影響,必要時可結合運用其他檢測方法加以驗證。若想充分發揮低應變反射波法的價值與作用,檢測實踐中要采取完善的措施:①合理選擇檢測點,做好檢測對象的調查與分析,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檢測方案,把關低應變反射波法的運用效果[2]。②基樁檢測,運用低應變反射波法,要嚴格按照方法的要求操作,減少干擾因素的影響,把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在檢測實踐中,對獲得的數據信息,做好質量與精準度的控制,為后續質量評估結果把關。③合理利用檢測結果,為樁基質量評估提供依據,把關建設工程的質量,獲得更高的效益[3]。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低應變反射波法的應用,能夠滿足樁基檢測的工作需求,為基樁完整性檢測提供依據。實踐中若想切實發揮低應變反射波法的作用與價值,要注重把關方法的影響因素,獲得高質量的檢測結果,進行基樁性能的準確評估。
參考文獻
[1] 高智千.低應變反射波法在嵌巖樁檢測中的應用與探討[J].四川建筑,2019,39(5):104-105.
[2] 李俊.低應變反射波法在PHC管樁試樁檢測中的應用[J].河南科技,2019(28):92-94.
[3] 方聰,盧博瑤,張浩.低應變反射波法在建設工程樁基檢測中的運用[J].建筑結構,2018,48(2):868-870.
作者簡介
容紅波(1968-),男,湖南邵陽人;學歷:本科,職稱:工程師;現就職單位: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檢測及檢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