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垠康
江北S縣與湖北山水相連,婚嫁工貿往來密切,疫情防控壓力空前,大小巷道均設有卡口,社區志愿者24小時輪值,劉剛要進入的龍井路也不例外。
志愿者手臂上戴著紅袖章,被乳白色防護服裹得像機器人,誰也別想蒙混過關。劉剛把高分貝嗓門收斂起來,一級響應嘛,除非腦子被門夾了,誰敢拿《政府令》當兒戲?他耐著性子配合檢查,出示通行證,測量體溫,說明接觸史,告知事由等等,直到“機器人”示意放行,再繼續騎車趕往龍井路銀行。
先前騎電動車,婚后改自行車,老婆李蘭曾開導劉剛,“不花錢去健身房,就早點按揭商品房!”但他現在想花一筆錢,而且不是一筆小錢。
龍井路有些年頭了,一直未升級改造,作為城區兩條主干線的連接道,就像巴拿馬運河,遠比兩頭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擁擠得多,為此,縣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沒少寫提案。但這個春節不同,年味被自律得空前絕后,路面寬敞了很多,電線桿上的喇叭在循環播放疫情防控“九要九不要”,視野內幾乎沒有車輛和行人,流浪狗們也一下子多起來,渾渾噩噩,追追打打,根本不鳥什么變異的冠狀病毒。
劉剛左手扶著車把,右手把口罩往鼻尖上推了推,銀行自助區內有人嗎?半截臉熟人認得出嗎?正這么擔心著,一輛警用摩托從身邊駛過,他心里“咯噔”了一下,并下意識地抓住車剎,摸摸羽絨服外口袋,硬硬的,工資卡還在!等摩托在拐彎處消失,才緩過神來,然后使勁蹬了一腿腳踏。
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早已全覆蓋,即使沒有疫情,跑銀行的人也少許多,那些街頭賣白菜蘿卜的老奶奶,習慣了網銀支付,指著掛在胸前的二維碼,說掃吧免得找零錢!但劉剛是個例外,支付寶支付不了,因為密碼在李蘭手里,先前微信綁定的工資卡早已失靈。當然,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也不僅僅是便捷的問題,還是一個被時代拋棄的形象問題。沒辦法,有空他就在群里守著,生怕錯過紅包,哪怕一分錢,也要點贊一排“翹指”圖案,一旦有了早餐的積累額度,手機才趾高氣揚地掃一回碼。李蘭說,“現金支付好啊,你看看那些月光族,哪一個不是被網店拖下水的?等房子首付款攢夠了,工資卡完璧歸趙了,要是想當月光族,我保證不攔你!”
據統計,去年我國網上零售額近11萬億,同比增長16.5%,遠遠高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的增幅,網店繼續摧枯拉朽地搶地盤,以致小城的套間價格日新月異,而店面房根本賣不動。對于網購,李蘭的閨蜜們痛定思痛,發現網銀支付就是溫水煮青蛙,“剁手”族們卡上的錢,如同交給理發師的頭發,咔嚓咔嚓不心疼。所以,李蘭鼓勵劉剛現金支付,網店就沒有隔空洗腦的機會,客觀上是節支增收。當然,劉剛并非那種一洗就白的腦子,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李蘭梳妝盒內屜找出工資卡,只是密碼如同鑰匙,需要時間去琢磨。
對劉剛來說,這張工資卡就是丟了鑰匙的鎖,此前,也找過兩回“鑰匙”,只是時間不充裕,或者說自助機三次輸碼上限不夠用,但他相信那個真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現在去取錢,時間著實倉促,他也想好了,萬一密碼沒對上,也要在李蘭下班前將工資卡還回去。地下工作,最忌暴露,萬一家丑外揚了,或者打草驚蛇了,都是那些有謙讓美德的男人不愿面對的。
與前兩次不同,今天劉剛搞錢并非急著還同事人情,而是要給李蘭買禮物——“金滿堂”櫥柜里那串玉墜白金鏈。
劉剛是自來水廠檢修員,李蘭是縣醫院護士,工齡都短,工資不高,鄉下父母除了山芋多也沒什么可啃的。這些年,小兩口一直租住舊巷子,結婚那會兒,錢湊不齊,李蘭將祖傳的金手鐲拿去當了,房東大嬸人前人后沒少夸,說李蘭又齊整又勤快又賢惠,氣得兒媳大半年都不來看她。新婚之夜,劉剛送走最后一批客人,一把摟過李蘭說:“老婆,這輩子我就是你的牛就是你的馬,發工資了,我們就去金滿堂!”
金滿堂首飾琳瑯滿目,李蘭唯獨鐘愛那串玉墜白金鏈,前后拉劉剛去試戴過三次。選擇這款,并不是她多么溫潤如玉,而是外公滿肚子《聊齋》,小時候聽多了玉器避邪的鬼故事,也就寧可信其有了。那是第三次去金滿堂,劉剛掏出工資卡準備付賬,李蘭眼疾手快,一把扯下來說:“也許要跌呢,等攢夠了房子首付款再買吧,到時房子、鏈子、孩子三喜臨門,豈不更好?”
多好的老婆啊!在美好的憧憬中,劉剛投桃報李,拱手交出了工資卡,李蘭更是趁熱打鐵,第二天就重置了密碼。但沖動是魔鬼,沒有工資卡的男人,那叫一個難啊!無奈覆水難收,在同事聚餐時,他就借著酒勁罵房產商太黑,一個小縣城,起步就八千。
按約定,李蘭每月給劉剛六百元零花,物價漲了,零花沒漲。李蘭做了個鬼臉說:“你以為錢多好啊,白天要防小偷,晚上還要防小狐貍呢!”劉剛不置可否,只是模棱兩可地笑笑,首付款攢足之日是工資卡回歸之時,咬咬牙吧!再有同事吆喝上館子,他就找借口溜號。他知道白吃之人必遭白眼,時間長了,朋友也跑光了。所以,他想對過去作個小結,請同事們撮一頓,無奈李蘭“三喜臨門”的大計擺在那,明里不能挖墻腳,只好暗度陳倉,以致李蘭藏在梳妝盒內屜的工資卡,此前有兩次歷險遭遇。
密碼到底是什么呢?生日、身份證、手機號、結婚紀念日?這些數字劉剛都發散思維過,六次輸碼機會,都沒有得手。其實,竹籃打水不可怕,滴水穿石,他日可期,他怕自助區人多嘴雜。按了半天密碼,背后那些狐疑的目光,如芒在背。塊頭大的“甲亢”男人,眼球差點要爆出來,說搞什么搞,不會是偷的吧?胖得只剩下眉毛的女人,更不是吃素的,說好手好腳的,干點啥不行呢?劉剛不敢爭辯,與其越描越黑,不如落荒而逃。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本來劉剛作好了安分守己的準備,打算熬到按揭房子的那天,但計劃不如變化,一場氣勢洶洶的疫情,動搖了他的淡定。為了盡快買下“金滿堂”的玉墜白金鏈,哪怕再遭羞辱,也豁出去了。
龍井路銀行正常對外開放,大廳門口小條桌上擺放著形似玩具手槍的電子測溫儀,下面壓著記錄信息的紙筆,柜臺外沒有客戶,有柜員躲過監控攝像頭,在手機上瀏覽疫情動態,戴著口罩和橡膠手套的保安,見劉剛支撐自行車,趕緊站起來。劉剛朝保安擺擺手,沒有進大廳,徑直去了隔間自助區。
自助區里空無一人,取款機上貼著“已消毒”字條,推開自動門,傳來甜甜的溫馨提示:“請保持距離,注意密碼安全!”劉剛一陣竊喜,好兆頭啊!這一次,他要從網絡語言上劍走偏鋒,三組數字胸有成竹。馬上就要摧枯拉朽了!馬上就要直搗黃龍了!這樣想過,竟然有些緊張。做完三個深呼吸,他插上工資卡,輸入第一組,是“我愛你”循環,可惜取款機沒給面子。他按了“繼續”鍵,第二組是“你我一生一世”,仍然提示密碼錯誤。就剩最后一次機會了,劉剛感覺心臟跳得更快,遲疑片刻,還是滿懷期待地輸了第三組,“我愛你一輩子”,但還是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劉剛沮喪地從自助間出來,推著自行車,腳步猶疑,“金滿堂”去不成了,腦子里一團亂麻。病毒疫苗怎么還沒研究出來呢?醫療團隊怎么還沒找到靶向藥呢?這樣抱怨之后,又莫名其妙地樂觀起來,也許科學家這就攻關了吧!也許解散馳援武漢醫療隊的文件正在起草吧!也許今晚《新聞聯播》就有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床位閑置的報道吧!直到又一輛警車從身邊駛過,神情恍惚的劉剛才注意到太陽已偏西,李蘭馬上要下班了,趕緊一個箭步撐上自行車。
宅在家,不添亂,短短幾天S縣就令行禁止。李蘭是呼吸科護士,宅不了。臘月二十八接到通知,醫院全員取消春節假期,不但至今沒休息一天,而且響應號召,成為省里馳援武漢的第三批聯合醫療隊成員。大難當前,需要人站出來,劉剛從學生年代就崇拜英雄,當老婆正在以英雄的姿態奔赴水深火熱的武漢時,他害怕了。劉剛甚至后悔太放任李蘭了,她認定的事基本上反對無效,要不然前幾天報名還有回旋余地,現在木已成舟,不能拆臺那就補臺吧,讓她戴上玉墜白金鏈去武漢,心理上就占上風,抵抗力就下不來,無奈密碼沒對上,他不知道怎樣安放涌動的焦慮,不知道還有什么方式為李蘭壯行!
小巷狹窄,幽深,采光通風都不好,即使夏至了,夜里也比白天長。每次交電費,李蘭就抱怨,說這房子不能再租了,光多交的電費就可以買好幾個平方!但說歸說,首付款沒攢夠,不租還能怎樣,然而,出乎劉剛意料的是,明明是卡著時間搶在李蘭下班前趕回的,家里的燈卻亮了,心想李蘭不會去察看梳妝盒吧?提心吊膽推開門,李蘭一手掌勺,一手握碟,滿屋子都是大蒜炒臘肉的味道,劉剛摘下口罩,翹著大拇指說:“老婆廚藝見長呀!”將李蘭上下打量了一遍后,又問道:“提前下班了?”
“我們明天去武漢,提前回來做準備。”李蘭解釋完,歪著脖子望望墻上的石英鐘,反問道,“你們水廠也提前了?”
看著李蘭一臉天真無邪的樣子,劉剛知道杞人憂天了,但小心臟慢不下來,結巴地說,“不、不、不是的,明天你要出征嘛,我就、就、就請假回來,想準備幾個好菜。”
“呵呵,潛伏得夠深嘛!”李蘭打趣之后,沒了下文,急得劉剛鼻尖又要冒汗。李蘭放下鏟子接著說,“別馬后炮,菜都炒好了,快去洗手吧,等你哪天會炒了,我就在門口掛一面錦旗。”
劉剛去了衛生間,按下坐便器水箱,嘩啦啦,滋溜溜,趁著水聲將工資卡放入梳妝盒內屜。雖是一場虛驚,還是五味雜陳,他對著鏡子笑笑,確信情緒沒有破綻才開門出來,接過先前的話頭說:“不知你去武漢要多少天?想拜老婆為師,將來我做你吃,多拜托!”
“喲,我發現某人今天嘴上抹著蜜,多少年了,還是第一次知道你有廚子之志!”李蘭摸摸劉剛的額頭,接著說,“不燒嘛!”
“開什么玩笑,這個時候別說發燒,打嗝都要小點聲。”劉剛笑完,又悵然若失地說,“你還沒吃過我炒的菜呢!”
“今天你的覺悟好像從幼兒園升到研究生了,想表現是吧?”李蘭邊擺碗筷邊說,“放心吧,現在武漢每天確診的病例都在降,我相信時間不會太久,有你表現的機會。”
“狗日的家伙,什么都敢吃,真該爛舌根!”劉剛咧著嘴罵完,問道,“護理部有那么多同事,可以讓她們先去呀?”
“小王小孫第一批去了,張姨鄧姨家里老人身體不好,吳姐周姐還要奶娃,小胡她們經驗又不足,就我無牽無掛,體健資深!”李蘭當仁不讓地說。
這頓晚餐,李蘭動了些腦子。除了大蒜炒臘肉、油爆菜薹、西紅柿蛋湯,還專門給劉剛炒了下酒的豬口條。一人吃飯,一人喝酒,都心不在焉的樣子,先前的話匣子仿佛被什么堵住了。
整理好行李,洗漱完畢,兩個人依偎在被窩里,一時也沒有睡意。劉剛忍不住又挑開了話題:“武昌醫院院長都沒救回來,這病毒怎么這樣頑固呢?”
李蘭沉默了一會,也嘆息道:“唉,才五十歲呢,多可惜呀!但如果這個時候醫生不上,誰又能上?”
“還有一個報道,說全國醫護人員感染了好幾千,你可要注意點,老婆,我真不希望你去武漢。”劉剛說完,把李蘭抱得更緊。
“我會注意的,別擔心。對了,壁柜里有面條,雞蛋在冷藏箱里,炒菜用調和油,煮面條就用凍豬油,鹽少放點,淡了再加,記得勤洗手,用點84,別大意,還有口罩是一次性的,不能重復使用,不該省的錢就別省。”對于劉剛這個依賴性非常強的巨嬰,李蘭真想多交代幾遍,心想等回來了,必須好好培養一下他的獨立生活能力。
“謝謝老婆!”劉剛道完謝,差一點坦白了偷卡的事,但怕影響李蘭征戰武漢的心情,忍了半天,還是補了一句,“老婆,你真的不怕嗎?”
李蘭沒有回答劉剛,一陣沉默,又一陣沉默,輕聲說,“不早了,我們睡覺吧!”
夜很靜,只有石英鐘模糊的腳步聲……
清晨,劉剛從疲倦中醒來,才發現李蘭已經出發了。床頭柜上,工資卡壓著小紙條,上面寫著一行小字:密碼是131420。
劉剛五味雜陳,淚水奪眶而出,顫抖著食指,給李蘭發去一條短信:老婆,我等你平安歸來,我等你三喜臨門,我的工資卡你還沒保管夠呢!
責任編輯 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