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畢業二十多年后的一次同學聚會,有人就建了一個同學群,叫“友誼長存”。所有人都加入了“友誼長存”,王長貴也加入了,他沒用真名,取了個“老農民”的微信名。
王長貴覺得建個同學群挺好的,分別二十多年的老同學,現在又像在一起了。同學的很多信息,都可以在群里看到:有人提拔了、有人的孩子考上大學了、有人的公司越做越大了……甚至有人把家里的貓啊狗啊的也拍了圖片發到群里。
王長貴心里很感嘆,畢業二十多年,同學的變化太大了!
同學群里有幾個人特別活躍,李長霞、張珂、徐德福……李長霞的老公開著一家公司,張珂是一家保險公司業務經理,徐德福開著一家酒樓。只要他們一在群里出現,就有很多留言點贊的。那天李長霞在群里曬自家別墅的花園陽臺,很快就有一個又一個留言:“哇!好漂亮!”“羨慕!”“別墅幾百平米啊?”點贊的,就更多。兩天后,張珂在群里曬了一份大額保單,徐德福曬了一張酒樓食客滿堂圖片,也收獲了不少留言點贊:“恭喜張同學豐收!”“徐同學財源滾滾!”
李長霞喜歡曬幸福,張珂徐德福喜歡曬事業,還有一些人,雜七雜八的啥都曬。
王長貴從來不在群里發信息,他想自己就是一個種田的農民,有啥好曬的呢?只是,別人在群里曬這樣那樣的,他一般都要點個贊,像是出于禮節。但他從不留言,他覺得那沒啥意思。
“恭喜羅翰林同學榮升副局長!”李長霞又在群里出現了,而且爆出一個重磅新聞。
“恭喜老羅!”“可喜可賀!”張珂徐德福很快留言。接著,一長串留言點贊的。
王長貴覺得這個應該恭喜一下,也想留個言,可又一想,人家當副局長和自己有啥關系呢?再說,那么多人留言,自己何必再湊那個熱鬧。于是,王長貴還是只禮節性點了個贊。
羅翰林分別@了李長霞、張珂和徐德福:“謝謝長霞!”“謝謝珂同學!”“謝謝德福!”其余的就統一回復:謝謝大家!
王長貴知道,即使自己留了言,羅翰林也不會單獨@自己的。
漸漸地,王長貴開始覺得同學群沒啥意思了,主角始終是那幾個人,大部分都是屬于可有可無的看客,就像自己一樣。以后,有人在群里曬這曬那的,或有人“恭喜”啥的,他連“贊”也懶得點了。
王長貴安安心心踏踏實實過著自己的日子。秋天,他養的一只母羊下了一只可愛的羊羔,王長貴心里很高興,用手機拍了一段母羊和小羊羔的視頻。后來,鬼使神差般,王長貴把視頻發到了同學群里,還配了文字:“我家母羊生羊羔啦,看!多可愛。”
這是王長貴第一次在同學群里發信息。
視頻發到群里后,半天沒有動靜。“都沒有看見嗎?”王長貴心里很納悶。
又過了一陣,還是沒有動靜。
王長貴才一下意識到,自己是可有可無的看客呀……
王長貴心里正堵,李長霞突然說話了:“‘老農民是誰啊?”王長貴仿佛能感覺到李長霞冷冰冰的口吻。
張珂說:“不知道。”接著又有幾個人說:“不知道。”
“群主看看,是不是哪個同學私自拉進來的啊?”一個微信名叫“陽光燦爛”的人突然說。
群主沒動靜,卻有人出主意:“干脆踢出去!”
有人附和:“對!踢出去。”
這時候羅翰林說話了:“別忙。萬一是同學呢,別踢錯了。”
很多人贊同羅翰林的話。
李長霞趕緊說:“‘老農民是誰?請報一下自己的名字!”
王長貴萬萬沒想到,自己發的一段視頻,會惹出這樣一樁麻煩。看著群里那些人的話,他心里突然覺得很難受,這么久了,人家連他是誰都不知道。但他不想報出自己的真名,他知道那樣沒一點意思。
幾分鐘后,王長貴被踢出了“友誼長存”。
【作者簡介】劉平,四川省作協會員,都江堰市作協副主席。在《百花園》《北方文學》《奔流》《滇池》《芒種》《小說月刊》等報刊發表小小說5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