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涵 黃明園
摘要:在中國歷史上,說到首飾的工藝,不得不提起中國古代首飾傳統工藝的花絲工藝。而花絲工藝則在我國歷代的宮廷飾品和禮器中均用所呈現。它也是中國傳統的奢侈品制作的工藝特色之一。近些年以來,隨著一股復古風襲來,中國許多傳統文化又回到了現代人的視野,而一些中國傳統工藝則了解的的人并不多。本文意在將中國傳統花絲工藝做一個闡述并帶領大家將花絲工藝運用在首飾設計中進行應用和研究,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愛中國的傳統,并希望結合現代的手段,將花絲工藝能普遍的運用開來,做到傳承與發揚。
關鍵詞:花絲工藝;首飾設計;現代應用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0-0039-01
一、前言
被稱為“燕京八絕”之首的花絲鑲嵌又叫做花嵌,也叫做細金工藝,是在古代為皇室制作飾品的一種中國傳統的手工技藝。而花絲鑲嵌工藝最早起源于春秋戰國,后在唐代時期極度發展,1956年安徽合肥出土一批南唐保大年間的金首飾中就有一件雙碟花鈿簪,用金絲盤成的兩只相向飛舞的蝴蝶。又在明代時期達到最高技藝,明代時期以編織和堆壘技法為主要特色,通常也會加上珍貴的翠鳥羽毛作為裝飾,讓飾品達到華麗富貴的視覺效果(如圖1所示)。而在古代,花絲工藝制作是一項極其繁復的工藝制作,且在用料上,也很珍貴奢華。而花絲工藝的制作,在古代是完全用金銀絲以及一些貴重金屬制作而成,由花絲經過八大工藝:堆、壘、編、織、掐、填、攢、焊而成。而在制作之前,花絲的準備最為重要。而花絲的制作也極為復雜,需要將金屬條放在軋條機上反復壓制為形狀大小合適的方條狀后才能繼續制作。然后是拉絲也可以叫做拔絲的環節。用鉗子將金屬方條依次從拉絲板上的四五十的從大到小的眼孔穿過,這個環節需要反復多次,最終才能到達如頭發絲一般的粗細程度。
二、首飾中花絲工藝的體現
花絲工藝的制作流程首先是:堆,將用碳粉和白芨堆起的胎體用火燒成灰燼,留下鏤空的花絲空胎的過程。下來是:壘,將有兩層以上花紋的組合,一種方案是在實胎上粘上花絲紋樣進行固定,再焊接;二是在部分圖案制作的過程中單獨先將紋樣壘成圖案。然后是:編,將拉完的許多不同型號的素絲按經緯線編成花紋,或者將素絲搓成麻花形狀。其次是:織,將單根素絲經緯穿插制作成很細的紗網一樣的樣式。接下來則是:掐,通常在做一些細小的圖案紋樣時,會用鑷子將花絲掐制折疊。然后則是:填,將剪下來掐好的花絲填在另一個掐好的花絲紋樣輪廓中。然后是:攢,是將所用填好的花絲全部組裝在胎型上,讓花紋圖案在胎型上基本呈現出來。最后則是:焊,將所用的花絲紋樣圖案連接在胎型上,也將立體的花紋造型得以塑造。
三、當代花絲工藝遇到的問題
花絲工藝制作時不可或缺的基礎就是金屬花絲,在古代,花絲的材料會用到金銀等貴重的材料進行制作。而在古代,花絲制成的首飾也是宮廷里身份的象征,奢侈珍稀,華麗珍貴。而在“快節奏”社會當下,花絲工藝極少被用在首飾的制作中,材料的成本開銷大,制作過程的復雜程度,制作時間長,制作的失敗率高都在影響花絲工藝的傳承。所以在普遍的首飾中,能運用到這項中國傳統花絲工藝的作品很少。而這就是花絲工藝遇到的問題所在。
四、花絲工藝在首飾設計中的創新運用
在花絲工藝在現代首飾設計中的問題進行創新,將花絲的材料選擇為便宜且柔韌度高好操作的銅絲作為替代,這樣可以節約資源,降低成本。且選用不同種型號的銅絲,也降低了在拉絲中消耗的大量時間和力氣。再將花絲工藝中危險程度高的焊接環節改為首飾珠寶膠作為替代,這樣可以讓制作環節安全且環保,降低制作的危險程度。最后再將制作完的首飾用金漆進行上色,這里的上色金漆可以選擇帶細閃的黃金色金漆,這樣制作出來的首飾在光影下可以展現出與真的黃金顏色不同的視覺體現,更閃耀,更華美。
五、結語
當代的復古風潮襲來時,在大家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讓大家了解花絲工藝這項少有人知的中國傳統技藝。了解中國傳統花絲工藝在古代首飾設計中的體現與歷史,為創新與研究奠定基礎。希望中國傳統的花絲工藝可以在現代首飾設計中可以有更多的體現,也意在讓更多人去重視優秀傳統,得到傳承與創新。
參考文獻:
[1]黃能馥,陳娟娟.中國服飾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