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戲曲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歷經幾千年的傳承依然經久不衰。對于戲曲表演來說其精髓的就是演員的聲色,這對于一部戲曲的表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戲曲舞臺由很多部分組成,在這其中音響效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在演出過的過程中也越來越背人們重視,一步戲曲舞臺效果的好壞與戲曲音響師有著直接的關系,戲曲音響師通過音響效果配合舞臺演出,所以音響師的藝術修養十分關鍵,本文對戲曲舞臺音響師的藝術修養進行分析,了解如何提升我國戲曲的舞臺效果。
關鍵詞:戲曲;舞臺音響師;藝術修養
中圖分類號:J81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0-0135-02
一、前言
戲曲舞臺上藝術效果音效與聲音的控制被稱為舞臺音效。但是聲音控制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近些年才被運用到戲曲舞臺之中的,因此在傳統的戲曲舞臺音效只是單純的包括聲音效果。在戲曲表演的過程中,負責聲音效果的工作人員被稱為舞臺音響師,他們負責制造戲曲中出現的聲響。最初我國的戲曲表演過程中是沒有專門的人來負責制造舞臺音響的,戲曲舞臺中需要的音響都是需要演員自己進行表演的,比如戲曲中的喊聲、哭聲、叫聲等等,對于一些比較負責的聲音比如、嬰兒的哭聲、馬蹄聲、雷聲、雨聲、水生等等都是有戲曲演員們通過樂器等演奏出來的。在我國建國初期,戲曲團本著去粗取精的精神學習話劇藝術中的精華,才設立的專門的戲曲舞臺音響師職位,他們通過藝術方式或者一些設備、工具等來制造不同的音響效果。
隨著時代的發展,戲曲也在不斷的進步和創新,戲曲舞臺音響師的藝術作用也逐漸顯現出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戲曲也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將新的技術手段融入到戲曲之中,戲曲舞臺音響師的職能也隨之增加,聲音控制也成為了舞臺音效之一,因此戲曲舞臺音響師的藝術修養不斷顯現,業內人士對此也十分關注。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高科技等信息技術廣泛,戲曲舞臺的音響也不斷的在發展,從原來的電子管擴音、晶體管功放的方式轉變為由集成電路、電腦等進行聲音控制,使戲曲的舞臺魅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戲曲舞臺音響的重要性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科學技術相對落后,很多的設備都不夠先進,早起的戲曲舞臺音響設備知識能簡單的將演員或者樂器的聲音進行放大,很難將舞臺藝術和擴音技術等進行完美的結合,因此早起的舞臺音響只能被稱為擴聲技術或者是音響技術。隨著互聯網等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戲曲舞臺音效已經可以和好的將音響創作和舞臺的擴聲、拾音以及調音進行完美的結合。如果要使戲曲的舞臺美輪美奐,就必須要將戲曲舞臺的燈光和音響進行很好的結合,那么戲曲舞臺音響師就必須要掌握戲曲的表演與演唱特點,并且要對戲曲故事的節奏了如指掌,才能夠根據故事的需要做出完美的音響效果,讓音響和舞臺效果完美的結合,給人們展現出美輪美奐的演出。比如當戲曲舞臺音響師在設計川劇“瀘州河”的舞臺音響的時候,第一步就是要認真的對于“瀘州河”的劇本進行研究,認真的了解戲曲中的人物特征和戲曲的題材類型,只有充分系統的了解戲曲人物的內心活動,才能夠準確把握戲曲舞臺表演的藝術構思和表演風格。另外,戲曲舞臺音響師既要能夠掌握熟練的專業技術還要能夠了解戲曲藝術,才能夠將聲音和藝術創造進行完美融合,是戲曲的更加富有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所以,戲曲舞臺音響師必須具有敏銳的藝術理解能力,并且通過專業的音響設計技藝和藝術修養來進行聲音的控制調節,讓藝術重要組成部分的音響發揮出最大的作用,貫穿于整個表演之中,通過使用各類不同的音頻設備,使舞臺音響更加具有距離感、層次感、立體感與透明感,所以戲曲舞臺音響師應該熟練掌握各類音頻設備的性能,通過合理的順序,使各類設備進行緊密的合作,達到相互呼應的效果。
三、戲曲舞臺音響設計的技藝
如果從技術和意境的角度來進行分析,那么聲音混合器就是一種再創造。在使用調音臺的音響系統中,調音臺的主要作用就是根據戲曲情節的要求和演員現場的表現,來調整舞臺音響系統,讓舞臺上呈現的藝術效果更加完美。同時,戲曲舞臺音響師還應該根據現場情況對音響效果進行調整,通過轉的技術設計和較高的藝術修養來使聲音和舞臺表演進行完美結合。
(一)音響的設計
對于音響設計來說,其存在最大的意義就是要配合演員的表演以及演員間得配合。詳細的講就是,戲曲舞臺音響師要努力做到將聲音效果和人或者動物的動作、人物的精神狀態、情感以及環境等密切配合。戲曲藝術舞臺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就是聲音的設計,戲曲舞臺音響師和導演進行積極的溝通后,警音頻信號發到音響系統直通,通過環繞音箱進行播放,這樣可以使觀眾更加立體的聽到聲音,更加利于演員的表演,觀眾會覺得演員的表演更加真實。戲曲舞臺音響師應該在戲曲排練的時候就構思好音效的播放,并且針對戲曲表演過程中的場景、領域和設計都制定出信息的方案,使戲曲舞臺的聲音設計更加精細。
(二)場景音箱的性能調整
音箱混頻器的主要功能就是根據表演的需要和情景,必要的對聲音進行調整。比如在進行戲曲標案的過程中,戲曲舞臺音響師就應該非常熟練地了解戲曲的表演節奏,根據導演的要求,通過聲音技術和舞臺表演的完美配合,來增強戲曲舞臺的感染力。而聲音的控制是,應該是用于調控揚聲器和耳機,場內的監控數量和質量應該和觀眾保持一致,系統的臨界聲音量要隨時進行調整以免出現雜音,同時應該使用混響來美化人生。對于人聲中存在的缺陷應該通過增加混響來掩蓋聲音中的不在,還要注意聲音調節的高低頻率,當聲音健全時應該通過調高中頻來增加聲音的亮度,當低音提高時要注意切斷放大器和揚聲器,避免出現問題。
(三)擴聲技術與藝術的結合
在戲曲表演的過程中,戲曲舞臺音響師應該將聲學信號送達的主要環繞聲系統意延長混響,當舞臺陣陣的悶雷生后開始進行表演,然后通過加強主擴聲系統來渲染演出現場的氛圍,這樣也能夠更好的表達戲曲演員的情感。
另外,通過音響可以有效的增加演員與觀眾之間的互動,戲曲舞臺音響師通過欲揚先抑的表現手法,通過戲曲演員表演的高潮來控制音響的聲音。通過音效控制能夠讓演員在進行臺詞表演的時候聲音更加清晰,使舞臺效果的得到更好的體現,而且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是觀眾更好的進入到戲曲的場景之中,更容易使觀眾產生共鳴,有利于戲曲舞臺表演的成功。
四、戲曲舞臺音響師的藝術修養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戲曲藝術也在與時俱進,戲曲舞臺音響師要接觸的高科技產品也越來越多,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果想要成為一名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合格戲曲舞臺音響師就必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
(一)文學修養
我國戲曲藝術的基礎之一就是語言藝術,而文學作為語言藝術的組成部分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戲曲舞臺音響師不僅僅需要懂得專業的音效技術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學旭陽,不能夠做只有技術而沒有文化修養的人。戲曲舞臺音響師在提高文學修養的過程中也不能盲目的進行學習,應該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提升戲劇文學的修養,也就是說,要加強對戲曲劇本的理解,劇本對于一部戲劇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戲曲舞臺音響師要想充分的理解和分析劇本,加深對于戲曲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就必須要提高自身的戲劇文化修養,才能夠使音響在劇本的再次創作過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才能夠使音響更好的為戲劇舞臺服務。
(二)戲劇修養
我國的戲曲藝術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高度綜合的特征,因此戲曲舞臺音響師一定要強化自身的戲曲藝術修養,尤其是對于戲曲的導游、表演藝術等進行深入的研究,力求做到弄懂弄通,只有這樣戲曲舞臺音響師才能夠對于導演的藝術構思和各項風格進行很好的把握,從而使舞臺的音效設計達到導演的要求,不僅如此,戲曲舞臺音響師還應該準確的把握戲曲演員的表演風格和聲音特色,根據每個演員在戲中具體的表演,臉調整修飾演員的音色、音量和音區。
另外,戲曲舞臺音響師還應該準確的了解演員表演與樂隊伴奏之間的關系和特點,這樣才能夠準確的協調演員和伴奏之間的關系,有效避免樂隊搶戲情況的發生。
(三)美術修養
戲曲舞臺音響也屬于美術范疇,所以戲曲舞臺音響師一定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美術修養。一般情況下,戲曲的舞臺音響和布景是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的,它們相輔相成共同服務于戲曲舞臺,布景是畫面的展示,是一種視覺藝術,音響是聲音的展示,是一種聽居然藝術,為了讓戲曲在表演的過程中印花同步,音響就必須要為布景服務。有的人說過:音響師布景的呼吸和喉舌”,我覺得這句話具有一定的道理,很多的戲曲在表演過程中都證明這一觀點是正確的。
比如在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的表演中,第五場戲是打虎上山,時間設計在寒冬,布景是原始森,只有配上風雪聲、馬鞭聲、虎嘯聲、槍聲等音響,才能使布景變得生動,觀眾才能夠融入其中,還有就是現代評劇《大森林》,它的布景也是原始森林,時間背景是在抗日時期,因此要配上鳥叫和熊的吼聲才能夠使布景變得栩栩如生。
(四)音樂修養
對于戲曲舞臺音響是來說,對于音樂的領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加強音樂修養才能夠更好的把握戲曲表演過程所要表達的情緒,才能夠通過音效來使戲曲的魅力得到更好的顯現。
(五)科技藝術修養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高科技的技術的手段已經進入到戲曲領域,因此作為戲曲舞臺音響師必須能夠熟練地使用調音臺、傳聲器、功放器、混響延時數碼處理器、均衡器等設備,同時還應該掌握聲源、劇場、音響原理和方法等專業知識。
五、結語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戲曲也在不斷的進行發展和創新,對于舞臺音響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戲曲舞臺音響師就必須要不斷的進行學習,通過提升自身修養等方式,提高自身專業能力水平,為觀眾呈現出更多精彩的戲曲演出。
參考文獻:
[1]王金玨,戲曲演出過程中的音響效果研究[J].大眾文藝,2020(03).
[2]楊承濤.淺談戲曲舞臺音響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6 (15).
[3]劉強,劇團舞臺音響師的“藝術修養”[J].北方音樂,2013 (07).
[4]李志杰.戲曲舞臺音響的調試技巧[J].南國紅豆,2014 (04).
作者簡介:李志杰(1984-),男,廣東廣州人,大學本科,三級舞臺技師,研究方向:舞臺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