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倩雯
關鍵詞:人工智能? 智能會計 應用
(一)智能會計內涵
AI是人工智能的英文縮寫,這門科學主要應用于研發使用在模仿、延長和拓展人工智能的定義、方式、實際應用以及應用程序。機器人、圖像識別、語言處理等都屬于人工智能的范疇。會計的主要計算單位是貨幣,使用針對性的方法,對企事業單位或者是一些其他組織的經濟行為展開一系列、系統、完整地? ?監察的一種經濟管理行為。實際上就是對特定的目標經濟行為的計算與督查,并且將相關信息交給關聯方。
人工智能會計指的是運用AI技術解決某些會計工作中的問題,并以此設立一連串的計算機程序,借此減輕工作人員在基礎會計工作中的工作量。
(二)智能會計應用領域
對于AI研究,我國開始較晚,但因我國科技發展與經濟生活的急切需求,我國的AI技術迅猛發展,在2015年AI會議上,經研究討論發表了為我國發展AI指明道路的相關文件。從2017年至今,快速發展的AI技術已經在實際應用中獲得了不小的成就。德勤、安永、普華永道、畢馬威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已經陸續將財務機器人運用于財務工作方面,這也預示著財務工作智能化已經悄然開始。以德勤事務所的財務機器人為例,2017年5月份首次出現在人們視線范圍內。財務機器人“小勤人”是運行在服務器上的一款計算機程序。該程序可以自主錄入與統計信息,完成多項財務工作中的基本工作,依照已有的財務工作邏輯判斷業務,節省人力,并且還可以對財務流程進行監管,在處理業務的同時智能地優化其中的模塊。
加入AI技術的會計工作將會大大提高工作速率,并以設置精準的信息,形成表格,并且模擬,使企業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從事相關工作的財務人員工作量也能得到緩解,避免浪費人力。人工智能還可以幫助企業負責人及時處理業務,全天在線方便下達指令,迅速解決顧客疑問,提高企業信譽。該項技術能夠對財務數據和信息進行監查、比較,降低錯誤率,將會計提供信息的準確度提高。
(一)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
常見的跨國公司、大型國資企業、上市公司等集團型企業開始嘗試將人工智能運用到財務工作中,而且已經略有效果。例如處于世界財富五百強的西門子公司,企業業務復雜且多樣,財務方面的基本工作都是由公共中心完成的。運用財務機器人進行發票檢驗,錄入憑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等多項工作。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人力,入賬的準確和效率也提高了。然而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人工智能應用為時尚早,非大型企業主要應用的還是代理記賬或者是普通財務程序。
(二)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的運用,使得財務人員面臨更大的挑戰
快速簡潔的AI 技術使工作人員從大量且重復性高的工作中比解放,使得公司不再需要基層會計崗位,此類工作人員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傳統固定的會計工作模式必然不符合現代化的會計工作需要。此外,企業中沒有高級會計人才對AI技術進行管理。AI技術在會計工作方面有了更深遠更大范圍的應用,這也使企業對于擅長財務以及技術的綜合性人才的需求變大,需要此類人才提升和完善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的應用。
(三)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的運用,使得會計數據的安全性也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在大數據時代,信息飛速發展,數據信息的發展使得信息成為一種新型基本生產要素,同物質財富、人力同樣至關重要。對于大批數據進行分析、檢驗、總結是人工智能持續發展的基礎。所以對于一個企業來講,一定要確保所需數據的安全與可靠。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的運用,使得會計數據的安全性也面臨著巨大的考驗。舉例來說,硬件設施臨時出現故障的情況必然會發生,這種情況是否會影響到會計數據的完整性仍需要不斷的測試,并且加以完善。
(四)沒有法律規范和行業標準,司法鑒定的技術空白
對于新興事物應當具有前瞻性,以此管理和引領新興事物。在AI技術的管理上,國家與行業還未統一、明確相關準則。2017年,針對人工智能頒布的規劃中提出,需要健全人工智能發展的法規制度,但到目前為止相關法律尚未出臺。
迄今為止,會計師事務所仍然是經濟領域中的主要第三方鑒定機構。事務所的主要提供的服務是針對破產清算、工程造價等方面,主要是采用會計學及經濟法相關知識完成的。尚未涉及人工智能的司法鑒定服務。專業橫向人才的短缺、鑒定水平較低以及經營風險的不確定性對于會計師事務所來說,都是尚未解決的問題。
(一)結合財務外包使得更多的中小企業享受人工智能帶來的便利化
盡管畢馬威與德勤兩家事務所已經將財務機器人引進,用以完成重復且繁瑣的日常工作,但幾十萬或者是幾百萬的引進成本使得不少中小型企業無法實行。那么怎樣才能將人工智能技術引進,使更多企業收益呢?筆者建議具備條件的代理記賬工作司可以將人工智能機器人引進,以此達到服務更多企業的目的。與此同時,更多的中小企業將得益于人工智能技術,降低人力資源成本、減少軟件投入費用、實施成本降低,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中,實現產業升級。
(二)加速財務人員的轉型
引入人工智能代替傳統基層會計人員,并不意味著會計工作會被取代,現代科技的進步解放勞動力,用人工智能完成簡單工作是必然趨勢,會計工作發生變革也是人類社會前進的必然走向。對于從事傳統會計工作的人員來說,應該理性看待新型科技所產生的變化,不能因噎廢食,改變自己的職業定位,時刻關注行業動向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勇敢面對挑戰。一方面,在新挑戰與新機遇之下,企業對于管理型人才的需求變大,管理會計成為行業主流,分析財務數據,總結出實際發展情況,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會計人員在工作時應隨著問題的差異而變化自身的思想與行為方式,財務制度及準則也應隨著時代變化科技進步而進一步完善與改變。在人工智能會計開發與修正的過程中,如有對會計工作了解而又具備豐富的會計知識的人員參加,找出自身的貢獻,既能推動會計行業的進步又能為會計人員找到新出路。2019年人社部等多個部門發布的13個新型職業中,人工智能工程技術工作人員在列,為轉型財務人員提供了良好的機會。當前諸多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開設的會計類專業,已經開始逐步引入了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相關設備,以此來培養高端的、符合高科技需要的會計人才。
(三)保證人工智能會計數據信息的安全性
目前,數據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了各個領域,人工智能在會計工作方面的應用,使得巨大數量的數據通過網絡快速傳輸,因此對于數據的安全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從我國的《網絡安全法》到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都為了數據安全在法律上提供了保護。根據數據的重要水平,對差別數據進行劃分,并根據規定傳播范圍,限定可使用人員,確保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安全且方便。此外,對于會計人員來說需要對關聯知識進行學習,相關的財經法規、準則都要熟知。在傳遞和運用信息時,如果出現任何問題,作為使用和擁有數據的會計人員可以立即做出應對,盡可能的保障數據安全。
(四)政府立法規避人工智能會計風險,司法鑒定助力人工智能會計
經過對諸多專家以及各個行業人士的意見匯總,加快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與行業行為規范。其中需要完善監督與問責制度,使其公平、公正、公開,固定引入人工智能的限制以標準,AI產品的研發以及使用需要有標準道德標準,應提倡事務所實施AI司法鑒定服務。與普通會計審計業務具有差別的是,司法鑒定中注會師既要遵從我國的注會準則,也要遵從國家對于人工智能方面的相關規則。對于AI進行司法鑒定屬于前所未有的工作,風險高于其他經濟糾紛類服務,因此在接受關于此方面的工作時事務所應該注意自己的可承受范圍。并且要設立相關的風險應對機制以此減小鑒定工作中承擔的業務風險。并且在程序中,時刻關注證據,及時的保留和取證,保證注會在工作中盡職地按程序辦事。提供鑒定結果時要嚴謹,做出確實保證。
將人工智能運用于會計工作,大大節省了工作時間,并且得出準確數據,形成表格,進行模擬,以此提高企業發展速率。也將財務人員的壓力轉移,節省人力資源,避免浪費。對于企業負責人來說,人工智能可以充當助手,幫助管理者快速傳遞指令,全天工作,解決顧客的疑惑,對企業形象的維護非常有利。在對財務數據檢查、比較時,人工智能出錯率更低,有利于提高準確性,保證會計信息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施亭博.人工智能興起對未來會計行業的影響[J].現代商業,2017(28):122-123.
[2]尚云鶴.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的應用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09):25.
[3]殷嫣.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的應用探討[J].中國市場,2020(0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