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曉英
摘要:川中丘區是中國最典型的方山丘陵區,雖不像川西有蒼郁巍峨的群山和數不勝收的美景,但卻在平淡樸實中蘊含著鄉居生活的樸實與靜謐,和諧與安逸。川中丘區溪溝縱橫,人口集中,分布著大量的古鎮、廟宇、道觀、民居,自然山水極具美感,充滿著濃郁的鄉土氣息,為繪畫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源泉。用中國寫意山水畫表現川中丘區新時代百姓生活的狀態,除掌握傳統的筆墨技法外,還需要繪畫語言的探索。
關鍵詞:川中丘區;寫生;山水畫;繪畫語言
中圖分類號:J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0-0176-01
一、前言
四川山水神奇險秀,成為四川乃至全國的畫家創作的源泉。這里溪溝縱橫,平淡樸實中蘊含著鄉居生活的樸實與靜謐,和諧與安逸,山水建筑極具美感,為繪畫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源泉。
二、山水畫傳統繪畫語言的學習傳承
用中國寫意山水畫表現川中丘區百姓生活的狀態,離不開扎實的傳統山水畫功底。山水畫的傳統技法語言,是前人在大自然中觀察提煉而成的,是歷代山水畫家智慧和創造的結晶。
宗白華先生在《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中說:“‘溫故而知新卻是藝術創造與藝術批評應有的態度。歷史上向前一步的進展,往往是伴隨著向后一步的探本窮源。”①陸儼少先生說:“山水畫必須學習傳統。但傳統不能學死,必須化,也即是運用前人已有的技法,加進一己的感情、修養,以及技術訓練,把傳統技法化得更接近于對象,更能表達自己的感情。”②
作為當代寫意山水畫的研究者,我們應該認真研讀《中國山水畫史》、《中國歷代畫論選》、《中國山水畫技法》等書籍,了解中國山水畫的脈絡。作為繪畫實踐者,我們對山水畫的傳統技法語言進行練習和掌握是至為重要的,通過臨摹歷代名家精品,對各種皴法和樹法了然于胸,全面了解傳統山水畫體系和掌握筆墨技法語言,才能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尋求語言的個性變化。
三、川中丘區畫面物象表現的點線面語言
掌握傳統的筆墨技法語言只是山水畫的基礎,隨著時代的變遷,雖然大自然的山石樹木沒有很大的變化,但是現代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及建筑樣式等都發生了變化,同時時代的觀念、藝術樣式、人們的審美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因此傳統的筆墨技法語言已不能完全滿足現有物象及審美意念的表達,要表現川中丘區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觀、老百姓的生活狀態,適應時代的審美需求,還需要創作理念的轉變及繪畫語言的探索。
近年來,我們多次到四川資中、雁江、安岳、樂至、三臺農村寫生,到了農村才發覺,現在農村的變化很大,很多農田都變成了現代農業產業園,散發著昂然生機,老百姓修建了很多新民居,琉璃瓦、瓷磚、太陽能熱水器……新物象撲面而來。
面對一些新物象,發覺完全用傳統的筆墨和色彩根本無法充分表達,于是我開始嘗試運用點線面去提煉物象的本質,比如農村的竹林用傳統的技法一片一片葉子去畫,畫完后再染,到了農村后,竹林的蒼郁感完全打動了我們這些寫生者,我會不自覺地用墨與色直接畫。由于現代農業的發展,有很多整塊整塊的農田大面積栽種著同一種蔬菜。有很多蔬菜的生長狀態也發生了變化,比如茄子和西紅柿都要搭架子,牽繩子,長得有一米多高,我在表現茄子時就打破了傳統的勾勒填色方法,茄子的梗用雙勾,茄子的葉直接用色塊或者墨塊畫,筆墨色彩綜合運用。
四、川中丘區畫面營造的筆墨虛實構圖語言
寫生不是照搬物像的復制,寫生也是一種繪畫創作,中國山水畫非常注重畫面的意境,意境即藝術作品達到的境界,“藝術家以心靈映射萬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現的是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成就一個鳶飛魚躍,活潑玲瓏,淵然而深的靈境;這種靈境就是構成藝術之所以成為藝術的‘意境。”③“意境”是中國古典美學與藝術理論的核心概念,是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文化觀念、思維模式所孕育、伴生的結晶,積淀著中國獨有的文化心理,蘊涵著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虛實相生的內涵。中國古典美術領域,意境不僅是藝術創作原則,同時也是藝術品評的標準。中國畫中講究筆墨、取舍、構圖、虛實等等,都是為營造畫面的意境。
中國畫中的留白是構圖的虛,在有畫與無畫之間就構成了中國畫的“虛實”關系,中國畫中水、云、天空等實景,常常被表現為虛景,使畫面空靈有致。中國畫用筆的干、濕、濃、淡也是一種“虛實”的表現手法,水、墨、筆法的恰當運用,表現出景物的形態和神韻。中國畫中的“情”“景”交融,以達“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就是藝術意境的追求。虛實、濃淡、情景都是為了營造中國畫的意境。我的川中丘區系列寫生作品,記錄了現場的農田、民居、及百姓生活。構圖上重視自然形體之間的關系,物象的取舍,突出典型物象,著眼于畫面的整體和局部的大框架,物象的開合、聚散關系,著力營造充滿人間煙火味和濃郁鄉土氣息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現代田園畫。
川中丘區的山水寫生畫,我選取最能打動自己的物象,提煉出其本質加以表現刻畫,川中丘區寫生畫的筆墨實踐,著力挖掘新的筆墨語言,進行山水畫的現代性的個性化的語言探索。
注釋:
①③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2):68,70.
②https://baijiahao. baidu. com/s?id=1627951228370945483&wfr=spider&for=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