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
摘要:在高職院校的舞蹈教學過程中民族舞蹈文化元素的作用非常顯著,一方面可以促進傳統舞蹈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另一方面還可以深化文化理念,引導學生在學習基礎理論的同時提升藝術鑒賞能力。民間舞蹈來源于民間生活,所具有的價值也不單單局限于舞蹈藝術領域,如何促進舞蹈文化元素的應用也成為了研究重點。基于此,本文論述了民族舞蹈文化元素的應用價值,并重點探討了民族舞蹈文化元素在高職舞蹈教學的應用方式。
關鍵詞:高職;舞蹈教學;民族舞蹈文化元素
中圖分類號:J712-4;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0-0243-01
一、引言
民族舞蹈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舞蹈界的重要藝術元素。民間舞蹈產生的時間久遠,是人類早期勞動與文化生活的一種寫照。民族舞蹈的出現標志著人們審美價值的顯著提高,也對現代社會進程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雖然民間舞蹈無法完全應用語言文字進行記錄,但卻記錄了一代又一代愛好者們的心血和成果,也是通過他們傳承至今。
二、民族舞蹈文化元素的應用價值
(一)提升學生對舞蹈知識的認知和掌握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舞蹈基礎上比較差,而傳統民族舞蹈的動作比較簡單靈活,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解和認識。例如,高職學生在學習到一些有關民族舞蹈的內容時,可以將已經掌握的動作進行鞏固和分析,不斷提升知識把握能力,增強自身對舞蹈元素的理解和應用。
隨著學習進程的不斷深入,學生可以逐漸提升舞蹈動作的難度和技巧性,嘗試在日常訓練過程中增加一些組合訓練或連接性訓練項目。這樣一來,學生在接受民族舞蹈的過程中,可以將自己的情感進行融入,了解如何采用更加細膩的方法去處理舞蹈動作的結構和層次。必要時,學生還可以在教學活動的幫助下,進行二次理解和二次創作,積累更多的舞蹈經驗。
(二)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在民族舞蹈中本身蘊含著大量的藝術元素,學生在掌握這些理論知識之后,就可以將其融入實踐活動當中。教育工作者本身也會根據學生的喜好和專業特征來進行舞蹈元素的選擇,篩選出符合學生興趣的舞蹈內容展開教學。民族舞蹈本身具備藝術性特征,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舞蹈信息和舞蹈結構,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也可以使得民族舞蹈的風格和韻味能保持高度統一。在思想和藝術意境不斷碰撞的前提下,學生也能激發更多的藝術靈感和表演欲望。
三、民族舞蹈文化元素在高職舞蹈教學的應用方式
(一)打造專業化的民族舞蹈課程內容
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本身存在應用性特征,在整個學習生涯階段,學生會盡可能地提升自身的表演能力和創作能力,為后續工作打好基礎。所以民族舞蹈的靈活性和內容豐富的特征,非常適合學生用來夯實基本功并積累專業知識。作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應該確保教學內容的嚴謹性和規范性,另一方面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空間和環境。例如,學習到藏族舞蹈時,要準備好藏族人民的長袖;在學習到蒙古族舞蹈時,可以選擇馬鞭等道具,充分提升教學資源的完善程度,讓學生對專業課程更具信心,從而主動參與教學進程當中。
(二)深化文化教學理念
民族舞蹈是各個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得到的藝術成果,包含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征。如果教師要想讓學生更加全面掌握民族舞蹈的藝術,需要在日常的教育環節中深化文化教學理念,讓學生了解民族精神和文化內涵,在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中接受民族文化元素。
除此以外,學校還可以和某些院校之間進行學術交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參與機會,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掌握更多的舞蹈專業技巧知識。
(三)藝術鑒賞能力的培養
舞蹈專業水平不僅要從技巧方面進行培育,還需要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讓其舞蹈變得更加有感染力和創造力。所以學校在舞蹈課程編排方面可以考慮增加有關舞蹈文化知識的學習課程,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讓學生掌握舞蹈的背景知識和動作要點,形成對民族舞蹈特點的獨特理解。與此同時,教育工作者也應不斷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通過多種類型的作品分析來完善能力培養訓練。例如分析不同民族的經典舞蹈,了解這些舞蹈背后的民族情感與文化性,必然能在藝術鑒賞能力的培養方面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因為每個民族的舞蹈都有著特殊的藝術風格和動作要領,代表著一個地區的發展特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舞蹈內具有的文化內涵具有顯著的教育價值,我國高職院校的舞蹈教育工作者也應不斷豐富自身的認知,將民族舞蹈內的優秀元素融入教學工作,一方面提升教學方法和學習效率,另一方面為人才培養打好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潘鏡如.關于民族文化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的滲透思考[J].大眾文藝,2016 (16).
[2]公蘭英.將民族文化有效滲透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J].北方音樂,2016 (11).
[3]葛宗男.高校舞蹈教學傳承東北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方法與路徑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