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009-02
體檢時,尿常規是必檢項目,與其他檢查項目相比,尿常規更為方便,檢查的內容更多,因此檢查結果也更能反映身體情況,為醫生提供診斷依據,盡早發現疾病。但尿常規檢查結果一出,很多人看著手中的尿常規化驗單,一臉迷惑,這上面寫的究竟是啥意思?我到底有沒有得病?
一般尿常規包括三列內容:檢驗項目、檢驗結果和參考區間,其中↑和↓分別代表高于或低于正常參考值,+、-和+-則分別代表陽性、陰性和弱陽性,+、++和+++則說明陽性的程度逐漸增強,部分項目表示為數字遞增[1]。若尿常規檢查中部分數值出現異常,不必過于擔憂,“血尿”、“腎炎”和“尿毒癥”這類疾病,并不是這個容易就中招的。
1. 尿量、外觀顏色提示什么?
一個正常成人的尿量是每天1L-2L,經常有人擔心自己尿頻,其實次數多、量少才能叫尿頻。過多飲水或飲用茶、咖啡等利尿飲品就會導致人體尿液增多,而喝水較少或出汗過多,人體尿液就會減少。正常尿液顏色清澈透明或呈淡黃色。當喝水較多時,尿液會被稀釋得像水一樣無色透明。如果喝水少或者早上起來的晨尿,尿液會呈現像啤酒或類似淡茶一樣的黃色。如果出現了血尿,則需要引起重視。
2. 紅細胞、白細胞有+,代表什么?
尿常規顯示有紅細胞、白細胞異常,是尿液檢查中最常見的情況。顯微鏡下觀察到一定量的紅細胞則為血尿。如果肉眼能看到紅色、洗肉水樣甚至血凝塊,則為肉眼血尿,這種情況下可能有結石、炎癥、損傷,也常見于泌尿系腫瘤,一定要引起重視。部分因為月經、醫療器械操作或藥物(利福平)等引起的假陽性,還有吃甜菜或者火龍果等食物引起尿液變紅的,則屬于正常表現。尿液出現白細胞異常,則常見泌尿系感染或結石等,如伴有發燒,則提示感染相對嚴重。
3. 糖尿病患者需要關注什么?
在健康人的尿液當中,并沒有葡萄糖及酮體這兩項指標,但是在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則有以上兩種指標,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必須密切關注葡萄糖及尿酮這兩項指標情況,同時這兩項指標的變化也提示著糖尿病的不同病情發展情況。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得好,酮體一般呈陰性(-)或弱陽性(+-),而患者吃雙胍類的降糖藥,即使血糖和尿糖都正常,尿液中也會出現酮體一個+,但如果酮體很高,可能已經是糖尿病性酮癥酸中毒,這個情況比較嚴重。對于糖尿病診斷來說,尿糖可起到協助、指導作用,隨著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發展,其尿糖也會增多。
4. 蛋白尿是什么?
當人體在1天時間內排出尿蛋白量超過150mg,且采取臨床檢驗方法發現,尿液中含有蛋白時,就稱之為蛋白尿。臨床上將蛋白尿分為生理性、病理性兩種類型,其中生理性蛋白尿指的就是,健康人在受到某些外界刺激之后,所出現的蛋白尿,而這種情況,當外界刺激消除后,蛋白尿就會消失。病理性蛋白尿,又被稱之為持續性蛋白尿,指的就是,由全身性疾病或腎小球疾病等對人體腎臟產生影響而導致的蛋白尿,而這種情況,蛋白尿會持續存在,直至病變痊愈。此外,病理性蛋白尿又被分為四種不同類型,即溢出性、組織性、腎小管性及腎小球性蛋白尿[2]。
5. 直立性、運動性蛋白尿分別是什么?
直立性蛋白尿指的就是,在人體呈現直立姿勢時出現的蛋白尿,而一旦呈臥位其蛋白尿就會消失,常見于青少年人群,可表現為間歇性及持續性蛋白尿,并無血尿、高血壓和浮腫等異常癥狀。目前,臨床研究認為,直立性蛋白尿的發生機制可能與兩種因素有關,即內分泌調節和血液動力學。
運動性蛋白尿指的就是,人體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后出現的尿蛋白排出增多情況,可在短時間內消失,且并無其他特異性癥狀。經過長期研究,運動性蛋白尿的發生機制尚未明確,目前臨床認為與外傷、腎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變化情況有關,危險因素還包括酸性代謝產物采集及腎血管收縮導致的缺血等。
6. 血尿是什么?
血尿,指的就是人體尿液中紅細胞數量異常增多的情況,臨床依據血尿量、外觀等,將其分為兩種類型,即肉眼及顯微鏡下血尿。取10ml尿液標本,在經過離心處理5分鐘后,采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每高倍視野3個,即被稱之為顯微鏡下血尿;而每升尿液當中含有1ml血液時,就被稱之為肉眼血尿。
7. 血尿病人為何需要作尿紅細胞形態檢查?
血尿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癥狀表現,對血尿的來源進行判斷,對于明確病因及制定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針對尿中紅細胞,從形態上進行觀察,臨床將其分為均一型及多形型兩種類型,其中均一型指的就是,人體尿紅細胞的外觀、大小均呈現正常狀態,此種情況提示,血尿并非由腎小球疾病導致,而是常見于腎外傷、腎結核、泌尿系結石及腎腫瘤等,因此又被稱之為外科性血尿。多形型血尿指的就是,人體尿紅細胞的外觀、大小等形態變化較為多樣,有的呈現出葫蘆狀,有的呈現出面包圈狀,且存在破碎紅細胞,此種情況提示,血尿由腎小球疾病導致,常見于繼發性、急性和慢性腎炎,因此又被稱之為內科性血尿[3]。
8. 尿色發紅是否就是血尿?
其實,并不是尿液顏色發紅就是血尿,除了肉眼血尿以外,還有多種原因可導致尿液顏色發紅,包括:(1)卟啉尿:由卟啉癥導致,將其尿液放置于陽光下呈現出葡萄酒色,經過鏡檢并未發現紅細胞,外觀較為均勻且不渾濁,經過潛血試驗呈陰性。(2)臨近器官血液污染:月經、痔瘡、陰道和子宮等部位血液混入到尿中,也可導致尿液顏色發紅。(3)其他原因:某些染料、藥物和食物等也可導致尿液顏色發紅。
9. 運動性血尿是什么?
人體在運動過后,尿液當中的紅細胞會高于正常水平,從而出現一過性鏡下血尿,有時也可出現肉眼血尿,經過系統檢查之后,并未發現其他的明確病因,即被稱之為運動性血尿。在運動性血尿者當中,有超過90%的血尿持續時間短于3天,但可在長時間內反復出現。運動性血尿的發生機制,臨床認為與寒冷、高原環境及運動量過大等因素有關。
參考文獻
[1] 杜娟,張林濤,楊文航,等.尿常規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診斷中的初篩價值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20):4617-4620.
[2] 王艷奇.尿常規干化學法和尿沉渣檢查在尿路感染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04):95-96.
[3] 胡輝.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測法在尿常規檢驗中的應用效果比較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