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江平 馬家飛
【摘 ?要】目的:探討對腎積水患者予以輸尿管內留置雙J輸尿管支架管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研究對象的時間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納入來我院就診的腎積水患者50例,對所有患者均采取輸尿管內留置雙J輸尿管支架管治療。對所有患者的治療效果和不良情況進行分析。結果:治療后患者腎積水改善情況較優,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治療方法效果明顯。結論:對腎積水患者予以輸尿管內留置雙J輸尿管支架管治療,使腎積水情況得到明顯改善,導致效果不佳的因素為尿路梗阻、尿路感染、支架管阻塞等。
【關鍵詞】輸尿管;腎積水;留置雙J輸尿管支架管
【中圖分類號】R6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064-01
因泌尿系統梗阻造成腎盞、腎盂擴張、尿液潴留均可判定為腎積水,其主要發生因素為先天性和后天性,還可因下尿路病因、泌尿系統因素造成[1]。腎積水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方法,因此采取科學、合理的手術,有利于腎功能盡最大可能恢復,如腎積水情況嚴重,其對側腎功能正常,可切除積水腎組織。雙J輸尿管支架管屬于新型材料,隨之在臨床上使用,效果也逐漸被證實[2]。現對腎積水患者予以輸尿管內留置雙J輸尿管支架管治療的價值作研討。
1.基本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研究對象的時間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納入來我院就診的腎積水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最低為8歲,年齡最高為62歲,年齡平均值為(30.21±2.45)歲。支架管留置時間為1~30周,中位留置時間為(12.31±1.24)周。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滿足腎積水相關手術指征;(2)了解本組研究內容,并積極配合,上報于我院倫理委員會,得到批準認可。
排除標準:(1)對本組研究中使用的藥物存在過敏的患者;(2)存在腎臟占位性病變的患者;(3)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采取輸尿管內留置雙J輸尿管支架管治療,依照患者的實際病情選取不同的方法進行麻醉,其中采取開放式手術留置雙J輸尿管支架管的患者30例,經尿道逆行留置雙J輸尿管支架管20例,其留置管徑為6.0~7.5Fr,雙J輸尿管的長度需依照輸尿管長度進行計算,一般長度處于26~30cm之間。分析留置雙J輸尿管支架管的插管次數、是否存在腎積水、并發癥情況。
1.3判定指標
對所有患者均采取輸尿管內留置雙J輸尿管支架管治療。對所有患者的治療效果和不良情況進行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在表格中詳細錄入此組研究數據,選取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其采取專業化檢驗,對其檢驗結果進行統計,選取(%)率方式展現計數資料,選取(均數±標準差)展現計量資料,對比結果顯示兩組數據有明顯差異性,證實統計學存在意義(p<0.05)。
2.結果
50例患者中,治療成功的患者有48例,占比為96.00%;其中因脫落黏膜、凝血塊、腫瘤組織等造成阻塞的患者與2例,占比為4.00%。以上情況均可對輸尿管外腫瘤組織進行壓迫,進而出現腎積水。
3.討論
雙J輸尿管支架管留置方法在臨床上具有較高應用價值,主要因多種因素造成輸尿管梗阻,進而出現腎積水情況,其治療效果顯著。相比于經皮腎造瘺,不需要進行體外置管和集尿器[3]。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留置雙J輸尿管支架管效果不佳的患者較少。有關數據證實,針對惡性腫瘤因輸尿管梗阻造成的支架管阻塞。有關數據顯示,留置輸尿管支架管在30天,有50%左右患者會出現支架管阻塞。支架管阻塞的因素主要為腫瘤壞死組織、凝血塊、黏膜組織等經支架管管壁側孔突入管腔中朝政,進而避免阻塞情況發生,其管腔內徑大支架管可降低阻塞情況發生,依照患者的實際情況,選取適宜的無管壁側孔支架管[4]。有關學者指出,尿流量改善支架管的硬度相比于支架管外徑,其管徑大小不一定的引流量造成影響,需考慮支架管的選取因素,在留置支架管時,尿液不是以輸尿管蠕動方式向下輸送尿液,進而合理使用利尿劑,使輸尿管在不蠕動的管腔呈現開放方式,輸送尿液。將理論作為基礎,支架管存在管壁側孔,有利于尿液輸送。輸尿管受附近器官組織侵犯和自身病變情況影響,留置支架管側孔極易受黏液、凝血塊、壞死脫落組織等進入,進而發生管腔阻塞情況。如采取無管壁側孔支架管,進而使相關并發癥減少[5]。針對留置支架管后腎積水情況無明顯改善情況,如狹窄段較長,在插管中將輸尿管黏膜造成損傷,進而出現出血情況沒勁兒出現管腔阻塞、管壁側孔等情況。
尿路感染屬于常見置管并發癥,為使支架管引流順暢,需保證腎盂內壓力大于膀胱中壓力。針對下尿路梗阻患者,腎盂內壓力低于膀胱內壓力,進而使腎積水引流出現障礙,極易出現逆行性尿路感染。
支架管表面存在細菌性生物膜,其可造成尿路感染和敗血癥,因細菌性生物膜的特殊結構,會增強膜內生存細菌較強的耐藥性,防止人體免疫系統受到攻擊,膜內生存細菌屬于多條件致病菌,一經從膜內脫離,進而出現新的感染或者復發。
以上數據得出,50例患者中,治療成功的患者有48例,占比為96.00%;其中因脫落黏膜、凝血塊、腫瘤組織等造成阻塞的患者與2例,占比為4.00%。以上情況均可對輸尿管外腫瘤組織進行壓迫,進而出現腎積水。
綜上所述,對腎積水患者予以輸尿管內留置雙J輸尿管支架管治療,使腎積水情況得到明顯改善,導致效果不佳的因素為尿路梗阻、尿路感染、支架管阻塞等。
參考文獻
[1] 王君輝,王玲.探討輸尿管內留置雙J輸尿管支架管治療腎積水的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9):37.
[2] 李濤,吳翔,彭俊銘等.累及輸尿管口的膀胱腫瘤電切術后留置輸尿管支架管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6,37(9):677-680.[3]梁勝文.雙J輸尿管支架治療上尿路梗阻12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10):117-117,119.
[4] 魏星.雙J輸尿管支架管治療上尿路梗阻的臨床效果研究[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20):71-71.
[5] 歐方平.雙J輸尿管支架管治療上尿路梗阻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14(19):409-409.
作者簡介:
曹江平(1981-)男,漢族,本科,江西省,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外科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