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碧翠
【摘 ?要】目的:觀察并討論在腎病綜合征患者的治療中應用雷公藤多甙聯合強的松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篩選在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治療的92例腎病綜合征患者,以治療方式的差異劃分為對照組(采用單一藥物強的松進行治療,n=46)與觀察組(采用雷公藤多甙聯合強的松進行治療,n=46),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生化學指標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結果: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各項生化學指標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顯處于更佳的表現水平,經驗證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腎病綜合征患者的治療中采用雷公藤多甙聯合強的松進行治療,患者的腎功能明顯改善,炎癥反應明顯減少,效果顯著,推薦臨床大力推廣。
【關鍵詞】雷公藤多甙;強的松;腎病綜合征;療效;影響
【中圖分類號】R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068-01
腎病綜合征作為常見的腎內科疾病,誘發原因較為多樣,其病理學主要表現為腎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并以高脂血癥、蛋白尿、低蛋白血癥作為主要的臨床表現[1]。現階段,我國臨床多采取強的松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實行治療,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并不十分理想。雷公藤多甙作為我國首要研發的抗炎中草藥,具備顯著的抗炎、調節身體免疫的強大功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篩選在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治療的92例腎病綜合征患者,以治療方式的差異劃分為對照組(采用單一藥物強的松進行治療,n=46)與觀察組(采用雷公藤多甙聯合強的松進行治療,n=46)。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范圍30~68歲,平均年齡(49.58±3.16)歲,病程4個月~2年,平均病程(10.67±0.98)個月;觀察組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范圍31~70歲,平均年齡(49.61±3.18)歲,病程5個月~2年,平均病程(10.78±1.01)個月。經驗證,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單一藥物藥物強的松的治療方案。藥物強的松的使用劑量如下:初始劑量為1mg/(kg·d),依據患者的治療情況在進行8~12周的治療后,以2~3周減1次劑量的速度進行減量,每次減少的劑量為原劑量的10%;當藥物使用劑量減至20mg/d,依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適當放緩減量過程;當藥物使用劑量減至5mg/d,沿用此劑量完成后續3~6個月的治療。
基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接受雷公藤多甙聯合強的松的治療方案。藥物強的松的使用劑量參照對照組,藥物雷公藤多甙的使用劑量如下:初始劑量為1 mg/(kg·d),每日3次,每日飯后溫水送服,4周后依據患者的恢復狀況進行減量;減至最小服用劑量時,沿用此劑量完成后續3~6個月的治療。所有患者在入院治療期間均接受嚴格的低鹽、優質蛋白的飲食指導方案。
1.3統計學方法
研究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21.0完成所有數據分析,所有計量數據均通過
的方式進行展現,完成t值驗證后,將P<0.05標記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的生化學指標
2.2對比兩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3. 討論
腎病綜合征作為較為常見的慢性腎臟疾病,主要有膜性腎病、微小病變性腎病、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等常見病理類型。強的松作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在臨床應用范圍廣泛,實現抑制結締組織增生的同時降低毛細血管壁、細胞膜通透性,通過最大程度的降低炎性滲出,完成有效減少炎癥反應的藥物功效。但臨床研究發現,單一使用藥物強的松的臨床效果并不理想,聯合藥物雷公藤多甙實現共同治療的效果十分顯著。雷公藤多甙具備類似皮質醇類藥物的功效,有效清除氧自由基的同時實現抗炎、阻斷過氧化反應鏈的功效;此外,雷公藤多甙具備抑制免疫的功效,幫助腎小球膜恢復電荷屏障的同時不斷改善其通透性,最終達到改善腎功能的功效[2]。兩者相互配合,副作用小、效果顯著、安全有效且費用低廉,是十分理想的治療方案。統計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各項生化學指標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經驗證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在腎病綜合征患者的治療中采用雷公藤多甙聯合強的松進行治療,患者的腎功能明顯改善,炎癥反應明顯減少,效果顯著,推薦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卜先輝.雷公藤多甙聯合強的松治療腎病綜合征的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36):40-41.
[2] 賈微,吳曉君,岑妍慧,何國珍.雷公藤多苷治療腎臟疾病的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8,36(04):86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