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紅
【摘 ?要】目的:分析對于心內監護室護理中,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5月~2019.5月期間,于我院心內監護室中住院治療的患者62例,將其作為本次試驗的研究對象,并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各31例患者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則是實施時序護理質量改進,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對比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模式下的護理糾紛發生率、護理質量評分、負面情緒評分、護理滿意度,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間差異明顯,(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心內監護室患者的臨床護理,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具有較好的護理效果。
【關鍵詞】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心內監護室;護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041-01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 nursing of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Methods:?from May 2018 to may 2019, 62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cardiac care uni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experiment,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31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Routine nursing mode was adop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sequential nursing quality was improv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s, nursing quality score, negative emotion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for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ardiac monitoring room, the 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improvement has better nursing effect.
【Key words】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improvement; cardiac monitoring room; Nursing Application
前言
心內監護室中主要是對冠心病、高血壓、心肌梗死等病情嚴重的患者進行封閉護理。本次實驗主要是對心內監護室患者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5月~2019.5月期間,于我院心內監護室中住院治療的患者62例,將其作為本次試驗的研究對象,并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各31例患者的對照組和觀察組。62例實驗患者中,男性、女性例數分別為37例、25例,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為(58.62±3.71)歲。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實驗,已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符合入組實驗標準。對比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對實驗結果無影響,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臨床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則是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具體內容如下。
首先,需要在患者剛入院時,對患者的基礎情況、家庭因素、社會背景、心理情況等進行簡單的判斷,進而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臨床護理措施。
其次,需要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即包括了心內監護室內進行封閉護理的必要性,以及主要的治療措施和護理方式,獲取患者的認可,消除患者因入院而產生的不良心理情緒,引導患者能夠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和護理[1]。
再次,需要營造良好的護理環境,即包括了溫度、濕度、光線、通風等,打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減輕患者的緊張心理。同時,需要做好護理防護,設置床檔、防滑墊等,避免心內科患者出現跌倒、墜床等護理差錯。
最后,需要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各項指標,強化護理交接班工作,一旦患者出現異常情況,及時的報告醫生進行處理,降低出現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同時,需要注重對患者的飲食指導和休息護理等,確保患者的營養均衡,以及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1.3觀察指標
本次實驗的觀察指標為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模式下的臨床護理效果。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實驗的相關數據處理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使用(%)和(分)表示計數資料,以(P<0.05),表示數據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31例:護理糾紛發生率1(3.22),護理質量評分97.3分,負面情緒評分32.6分,護理滿意度30(96.77);對照組31例:護理糾紛發生率4(12.90),護理質量評分85.6分,負面情緒評分47.5分,27(87.09)。P<0.05。
3.討論
通過對心內監護室患者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能夠消除患者因入院產生的不良心理情緒,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依從性,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臨床護理效果。
根據本次實驗可知,采用持續護理改進的觀察組患者,其護理糾紛發生率、護理質量評分、負面情緒評分、護理滿意度均明顯優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且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總之,對于心內監護室患者,實施持續護理改進的臨床護理措施,具有較好的護理效果,可以在臨床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劉鴻雁,劉海舟.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在心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0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