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林
【摘 ?要】目的:探討在輸血過程中應用零缺陷管理理論避免輸血失誤的臨床經驗。方法:對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病區血液科500例輸血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根據零缺陷管理理論的內涵,強化零缺陷意識,規范輸血流程,加強水平、環節控制和溝通,調查醫生、護士和患者的滿意度。結果:500例輸血有1例輸血差錯,為因未核對血庫發血總量而漏輸1袋紅細胞0.5單位。無輸血相關糾紛,滿意率為99.6%(498/500)。結論:將零缺陷管理理論應用于輸血過程中,可以有效地預防缺陷的發生,追求零缺陷,有效地降低輸血風險,避免輸血不良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零缺陷管理;輸血;護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151-01
臨床輸血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輸血時應更加小心。國內醫療環境要求醫務人員必須零缺陷、零差錯,才能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相關研究表明,輸血差錯30%發生在供血中心,10%發生在醫生處方和護士采樣過程中,36%發生在醫院血庫,51%發生在血樣采集和管理過程中。床邊輸液醫務人員檢查環節的差錯占所有操作差錯的25%。由此可見,輸液差錯存在且占很大比例,必須引起廣大醫務人員的關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醫院實施零缺陷管理,從輸血過程的每一個細節進行預防和嚴格控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病區500例輸血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其中,紅細胞懸液345.1單位,去白紅細胞20單位,洗滌紅細胞11單位,血小板2463單位,冷沉淀35單位,血漿17100ml。
1.2方法
(1) 由科室主要負責人定期組織學習相關理論,組織科室護士學習輸血相關法律制度,學習零缺陷管理理論,要求醫務人員遵守醫院的規章制度,收集資料,制定預防措施,牢記輸血錯誤的嚴重后果。(2) 醫院護理部或醫務部將與科教部有關輸血知識的課程納入繼續教育,為全院醫務人員提供培訓和教學。每位醫務人員應熟悉臨床緊急輸血規定。護士長對病房主要負責人進行培訓,對各級護士進行培訓和考核。醫院最終組織了專項評估。(3) 醫務人員管控:主要加強薄弱環節的專項管理,對實習、學習、工作經驗不足的醫務人員,派出上級醫務人員進行指導,避免低級差錯的發生。在輪班或護理人員較少的情況下,要保證沒有差錯,沒有倉促有序的輸血操作。如遇節假日無上級醫務人員在場的緊急情況,要保證科學合理的排班,二線醫務人員要安排有經驗的值班人員。(4) 遇到問題及時與患者、家屬、上級醫生溝通,及時改進環節存在的問題,發現問題,及時向醫院管理部門報告。對輸血病人,護士定期觀察是否有輸血反應,防止隱患的發生。醫院管理者如科室主任、護士長等,應經常主動與相關科室負責人和相關人員聯系,商討制定應急預案。
1.3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數據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結果顯示,實行零缺陷管理后,500人次的輸血操作中,1次因白班責任護士未核對血庫發血總量而漏輸1袋懸浮紅細胞0.5單位,血庫次日凌晨提醒病區護士,于次日完成輸血,未造成不良后果。未發生1次輸血糾紛。患者滿意度為99.6%(498/500).
3討論
近年來,患者輸血的一些熱點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如梅毒、EB病毒、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輸血不僅給患者帶來了經濟損失,而且給患者帶來了身心損害和終身痛苦。從患者用血風險到醫療機構不規范輸血,仍存在許多不可避免的問題。例如,健康人感染病毒后有窗口期,但窗口期獻血符合國家標準,患者輸血時可能感染病毒。目前,輸血管理在急診科、重癥監護室和血液科都是非常重要的。醫院有完善的輸血管理制度,特別是血液科,輸血量大、任務重、風險大。此外,患者自身的疾病需求往往是建立在積極搶救和生命體征恢復的基礎上的。在本研究中,輸血零缺陷管理的目標是消除錯誤。輸血零缺陷的管理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為確保安全有效,醫務人員必須轉變觀念,糾正以前的錯誤觀念,總結經驗教訓,糾正錯誤。輸血過程的任何環節都不應該出錯。零錯誤的理念應該深入人心。要始終關注輸血全過程,加強培訓,消除隱患。在日常工作中,密切關注,深入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積極查找相關原因,制定應急預案,防止失誤。一次輸血的完成需要經過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會涉及多個部門。例如,急診病人需要緊急輸血,醫務人員和血液科血庫需要積極配合,實施搶救性輸血,確保在短時間內輸血和零差錯。如果組織協調不好,醫患護士配合不好,血液質量和輸血個人信息不準確,就會引發醫療糾紛甚至事故。因此,我科應加強與各部門的溝通和聯系,積極配合,盡量減少輸液差錯的發生,力爭做到無缺陷、無差錯。同時對網絡和書寫簽名進行管理,避免了手工書寫不清晰和錯誤造成的不安全隱患。輸血零缺陷管理在我科的應用是一種新的嘗試。研究表明,將零缺陷理論應用于輸血管理中,可以實現輸血過程中的零缺陷、零誤差和零誤差,得到醫生、護士和患者的高度認可。只要按零缺陷管理,就能保證科室的正常發展,實現醫療安全的目標。有研究表明,護理事故和糾紛的發生與護士的個人素質、技術水平和護理管理水平有關。輸血不僅涉及醫生和配血人員,還涉及進行輸血的護士。實施輸血時,護士要嚴格執行“三查八對”,認真核對病人資料。為避免輸血差錯的發生,不僅要努力提高護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和輸液技術水平,還要提高醫務人員的管理水平,嚴格按照保護病人權益、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宗旨,在保護病人的同時,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始終考慮貫徹零缺陷理論,嚴格按照管理規定執行。綜上所述,在輸血過程中應用零缺陷理論,可以有效地預防缺陷的發生,有效地降低輸血風險,避免不良輸血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手術室“零缺陷”護理干預模式對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影響[J].李艷英.齊魯護理雜志.2016(10)
[2] 手術室“零缺陷”護理干預對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影響探討[J].齊心紅.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
[3] 零缺陷護理模式在肝癌切除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效果[J].汪曉麗.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32)
[4] 心臟手術后應用零缺陷護理管理的體會[J].易春玉,蘇麗華.中國衛生產業.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