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洋 李麗麗 楊雪
【摘 ?要】目的:探討觀察乳腺癌患者的圍手術期的臨床觀察及護理措施。方法: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6例,對其臨床護理方法進行回顧性的分析。結果:56例乳腺癌患者經過我院的優質護理后,顯效50例,占89.29%,有效4例,占7.14%,無效2例,占3.57%,總有效率為96.43%。結論:對乳腺癌患者采取科學、優質的臨床護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其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乳腺癌;術前護理;術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167-02
乳腺由皮膚、纖維組織、脂肪及乳腺腺體組成,乳腺癌為發生于乳腺腺上皮組織內的惡性腫瘤[1]。原位的乳腺癌并不具有致命性,但因乳腺癌的組織細胞已經喪失正常的細胞特性,細胞間的連接較為松散,易發生脫落。一旦發生乳腺癌細胞的脫落,癌細胞會伴隨血液與淋巴液的循環播散至全身,出現轉移,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為嚴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6例,患者年齡35至85歲,平均(47.8±8.1)歲,56例患者均為非孕期女性,均經過超聲及吸針細胞學檢查后確診為乳腺癌患者。
1.2療效標準 經過為期2周的術后優質護理后,顯效:患者傷口愈合情況較好,疼痛感較輕,無并發癥發生;有效:患者的傷口愈合情況較好,存在一定疼痛感,有術后并發生癥 發生;無效:患者的傷口愈合情況較差,存在術后并發癥[2]。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的和。
2?護理
2.1術前護理
若患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首先患者應立即終止妊娠以及停止哺乳,因妊娠期及哺乳期的激素作用可加速患者乳腺癌的生長。而后護理人員進行常規的術前護理。對于晚期乳腺癌患者,護理人員在術前需注意保持其病灶局部的清潔,并使用抗生素來控制感染。于手術前1日進行常規術前備皮,對于切除范圍較大或考慮植皮的患者,還需進行供皮區的術前準備[3]。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需在術前進行一定的心理護理,對女性而言,乳腺癌除因癌癥所帶來的恐懼之外,切除乳房還會使其喪失部分女性的象征。因此護理人員需多關心患者,解除其擔憂。
2.2術后護理
2.2.1病情觀察
護理人員在術后需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對于胸骨旁的淋巴結清掃的患者,需觀察其呼吸的變化及是否發生氣胸。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觀察患者術側上肢的遠端血液循環情況,如果發生皮溫降低、皮膚青紫以及脈搏不可捫及,其提示為腋部的血管受壓,需及時的調整胸帶及繃帶松緊度。
2.2.2傷口護理 在進行術后的沙袋壓迫護理時,需注意保持合理的體位及有效的壓迫,并定時的調整胸帶松緊度。在進行皮瓣下引流時,引流管需妥善的固定,并保持持續性的負壓吸引,同時還需注意觀察患者引流液顏色與量。在患者下床進行活動時,引流瓶(袋)不得高于上管口的高度。在創面愈合后,可以進行局部的清洗,使用柔軟的毛巾輕吸皮上的水分,不可粗暴擦洗。清洗后可使用護膚軟膏涂于皮膚的表面,防止皮膚干燥脫屑并促進血液的循環。
2.2.3術側上肢的康復訓練 患者在手術后24小時可進行手部、腕部及肘部的屈伸運動,但需要注意避免外展術側上臂。在術后48小時后可以下床活動,但需要使用吊帶托扶患肢,在需要他人扶持時不可扶持術側患肢,避免腋窩皮瓣的滑動影響窗口的愈合,術后1周后患者可以進行肩部的活動[4]。
2.3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在術后需繼續給予患者及其家屬一定心理上支持,鼓勵患者夫妻雙方的坦誠相待,引導其正向的觀念,鼓勵患者表述自身感覺與情感,充分表達同情,并提供提升自我形象的方法。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在進行護理操作時需避免過度的暴露手術位,在必要時可使用屏風進行遮擋。
3.結果
56例乳腺癌患者經過我院的優質護理后,顯效50例,占89.29%,有效4例,占7.14%,無效2例,占3.57%,總有效率為96.43%。
4.結論
目前乳腺癌已成為危害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乳腺癌的死亡率出現下降的趨勢,優質的臨床護理為提升患者外科治療后存活率的重要保證。對于外科治療的乳腺癌患者來說,除優質的術前術后護理外,并發癥的防治與護理也是保證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5]。乳腺癌的術后并發癥主要包括皮下積液,皮瓣壞死及上肢水腫等。皮下積液在乳腺癌術后相對較為常見,發生率約為10%,除手術因素引發皮下積液外,護理人員需在術后特別注意保持患者的引流通道通暢以及包扎胸帶的松緊度的適宜,以防過早的外展術側的上肢。當發生皮下積液時,需及時的進行穿刺或引流排出積液,避免進一步的惡化。在乳腺癌切除術后,皮瓣壞死的發生率約20%,其發生的主要原因為皮瓣縫合張力過大。護理人員在術后需注意觀察患者的胸帶,切勿過緊的加壓包扎,并及時對皮瓣下的積液進行處理。發生上肢水腫的主要原因為患者的上臂淋巴的回流不暢與腋部的死腔積液等。護理人員在術后應避免于術側的上肢進行靜脈穿刺與血壓測量。在患者臥床時適當的抬高術側的手臂可以有效的預防與減輕上肢腫脹情況。當患者發生明顯的水腫時,護理人員可使用按摩方式緩解術側上肢水腫情況,并適當的進行手臂運動及上肢的熱敷等。在患者進行放射治療時,護理人員應適當的加強其局部皮膚的護理。在進行化學藥物治療時,護理人員需注意副作用并進行對癥護理。對于使用雄性激素進行治療的患者,若其發生男性化的征象,例如多毛與嗓音低啞等,護理人員需注意對患者情緒的撫慰,避免因情緒因素導致病情的加重。
參考文獻
[1] 益偉清. 乳腺癌手術患者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對策[J]. 求醫問藥·學術版, 2012, 10(2):429.
[2] 趙海平. 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4, 20(2):116-117.
[3] 胡勤春. 乳腺癌患者護理分析[J].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3(6):485-486.
[4] 羅笑娟. 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手術圍術期的應用研究[J].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2, 18(3):145-147.
[5] 于敏, 白莉莉, 石丹.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乳腺癌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 遼寧醫學院學報, 2011, 32(6):546-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