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婕
【摘 ?要】目的:于天皰瘡創面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中實施集束化護理的效果進行評價。方法:對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來我院就診的3例天皰瘡創面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進行研究,給予患者集束化護理,總結護理效果以及多重耐藥菌陽性情況。結果:本課題3例天皰瘡創面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在集束化護理后,沒有無效的病例出現,有1例患者護理有效,其概率是33.33%,其余2例患者是顯效,其概率是66.67%。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是100.0%。集束化護理干預后,3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檢出多重耐藥菌陽性,為鮑曼不動桿菌,陽性率是33.33%。結論:于天皰瘡創面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中,實施集束化護理可得到確切的護理效果,并降低多重耐藥菌陽性率。
【關鍵詞】天皰瘡;多重耐藥菌感染;集束化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197-01
對于多重耐藥菌來說,通常是指對三種及以上的抗生素存在耐藥性的微生物,鮑曼不動桿菌、大腸埃希氏菌以及銅綠假單胞菌等多重耐藥菌同創面的感染息息相關,因天皰瘡患者表皮會大面積脫落,隨之而來的是滲出大量體液,導致皮膚的屏障功能被破壞,易發生感染。對于天皰瘡多重耐藥菌感染來說,是指在天皰瘡患者的治療中,由于種種因素,比如使用抗生素不合理等,致使細菌對多種抗生素耐藥[1]。隨抗生素在臨床中廣泛的應用,導致天皰瘡患者的多重耐藥菌感染率有所增加。多重耐藥菌感染出現會提高患者治療難度,所以要強化相應的護理措施。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對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來我院就診的3例天皰瘡創面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進行研究,女1例、男2例。25-66歲,均值40.12歲。
1.2 方法
集束化護理,即:(1)構建集束化小組,護理人員、護士長以及主治醫師等組成,通過查閱先關文獻,并結合臨床經驗分析天皰瘡創面出現多重耐藥菌感原因,組織組員學習天皰瘡多重耐藥菌感染的基礎護理措施、危險因素等,從而提高其護理能力,結合臨床實際制定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2)患者實施保護性隔離,病床安置合理,用品、用物專人專用,衣物、床單被罩定期消毒。(3)生活指導、心理指導,由于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發生,患者易出現緊張、焦慮、不安等情緒,應同患者積極溝通,普及天皰瘡以及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知識,囑患者嚴格遵醫囑用藥,告知依從性、配合度的意義。給予患者健康飲食、生活習慣、運動等指導。(4)創面護理,對創面分泌物、痂進行清理,密切觀察皮膚滲液、破潰與否,如果出現則及時處理。日常用溫生理鹽水對創面皮膚進行清洗,動作要輕柔,防止水皰被弄破,完成清洗后創面經紅外線燈進行照射,每天兩次,每次15min。對糜爛面積較大、體液滲出較多的部位,經含硼酸溶液(1%)或者康復新液(10%)的紗布進行濕敷,每次濕敷約20min,每天兩次,且外用莫匹羅星軟膏。結束治療后暴露創面,確保干燥、清潔,定期協助患者翻身。(5)感染護理,護理操作按無菌操作原則嚴格進行,定期消毒、開窗通風,限制探視人數以及時間,防止交叉感染。(6)詳細記錄患者的創面面積、顏色等變化,對創面愈合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采集標本,及時送檢,發現護理問題并改進。(7)制訂抗生素管理制度,詳細了解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況,分析天皰瘡創面的多重耐藥菌影響因素,定期組織組員參加抗生素知識培訓,提高專業水平。對藥物進行專項點評以及分級管理,并監測細菌耐藥。
1.3 觀察指標
護理效果,無效:患者創面減少不足50%,患處劇烈疼痛;有效:患者創面減少在50-90%之間,有肉芽組織形成,患處痛感明顯減輕;顯效:患者創面減少超過90%,有肉芽組織形成,患處痛感消失[2]。采集標本送檢,統計多重耐藥菌(鮑曼不動桿菌、大腸埃希氏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陽性情況。
2 結果
總結護理效果和護理后多重耐藥菌陽性檢出率:本課題3例天皰瘡創面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在集束化護理后,沒有無效的病例出現,有1例患者護理有效,其概率是33.33%,其余2例患者是顯效,其概率是66.67%。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是100.0%。集束化護理干預后,3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檢出多重耐藥菌陽性,為鮑曼不動桿菌,陽性率是33.33%。
3 討論
在天皰瘡患者的治療,需使用抗生素,如果抗生素的使用不合理就可能發生創面多重耐藥菌感染,對臨床療效、院感控制產生影響。有研究證實:集束化護理可提高抗生素管理的效果,有效規范抗生素合理使用,并可避免常規護理的延后性缺陷。根據患者護理需求,完善護理措施,確保患者生理、心理達到舒適狀態,促進康復,提高護理質量[3]。集束化護理屬于醫院一項長期的任務,需科學管理模式、小組成員通力合作,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的風險,而提高護理質量、管理質量。
在集束化護理的實施過程中,需落實細節、要點,定期統計分析護理的效果,對護理的優缺點進行評價,防止由于護理人員素質問題對護理質量產生影響。根據患者感染情況為其制訂集束化護理方案,使用醫學新型理念,并結合患者需求進行護理,以患者為本,提高天皰瘡創面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護理的效果。在集束化護理中,是將現代傷口護理知識應用于天皰瘡創面護理中,構建護理小組,來負責護理工作,組員學習相關知識,來提高其護理能力。因各種因素會導致患者帶入大量病原菌,藥物濕敷可減少病原菌,并經過環境消毒、限制探視、隔離、物品專人專用等減少病菌感染途徑。
總之,于天皰瘡創面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中,實施集束化護理可得到確切的護理效果,并降低多重耐藥菌陽性率。
參考文獻
[1] 項晶晶.天皰瘡病人皮膚創面多重耐藥菌感染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9,17(10):1214-1215.
[2] 周龍蘭,饒富蘭.5例多重耐藥菌天皰瘡伴口腔黏膜感染的護理[J].醫學美學美容,2018,27(1):49-50.
[3] 趙玉芳,覃桂玲,韓志香, 等.集束化護理在天皰瘡創面多重耐藥菌感染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25(8):958-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