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燕萍
【摘 ?要】目的:分析妊娠晚期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結局的作用。方法:選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來我院分娩的妊娠晚期產婦80例,根據隨機數字法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40例,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40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產程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子宮組織康復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出血量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新生兒Apgar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妊娠晚期產婦實施綜合護理,有效改善分娩結局,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妊娠晚期;護理干預;產婦;分娩結局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199-02
前言:有研究表示,社會因素是剖宮產逐年上升的主要因素,其中有產婦怕疼痛、產婦以及家屬缺乏對分娩的認知、擇日手術等因素[1]。可見,分娩質量與接受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教育息息相關。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我們醫務人員不但重視生理因素對分娩的影響,還需重視其他不良因素對分娩的影響。此次將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來我院分娩的妊娠晚期產婦80例作為觀察對象,分析妊娠晚期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結局的作用?,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將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來我院分娩的妊娠晚期產婦80例作為觀察對象,根據隨機數字法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納入標準:均為妊娠晚期產婦。排除標準: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其他嚴重臟器疾病;惡性腫瘤者;精神障礙疾病者;認知功能障礙者。對照組40例,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8.41±5.92)歲,孕周38-41周,平均(39.44±0.35)周;實驗組40例,年齡23-36歲,平均年齡(28.63±5.54)歲,孕周38-41周,平均(39.47±0.37)周。此次探討觀察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兩組產婦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產婦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具體如下:(1)環境護理:為產婦提供一個安全、整潔、舒適、溫馨的病房環境,保持室內適宜的溫濕度,使產婦心情舒暢。(2)心理護理:掌握了解產婦有無分娩史、遺傳病史、孕期綜合征等,并根據產婦各項檢查結果給予產婦針對性心理疏導,緩解產婦恐懼、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產婦依從性。(3)妊娠晚期護理:密切注意產婦是否出現羊水污染、宮縮情況、胎心率水平、胎兒窘迫等情況,需指導產婦左側位休息,降低對子宮的壓迫感[2],增加胎盤血液供給。(4)健康教育:向產婦以及家屬開展知識講座,普及自然分娩技巧、分娩知識、產后注意事項、母乳喂養等,告知自然分娩的優點,與產婦情感交流,對產婦的問題進行耐心解答,指導產婦產前呼吸放松訓練,緩解產婦不良情緒,對產婦指導緩解自然分娩疼痛的方法。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兩組產婦的產程時間、子宮組織康復時間、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剖宮產率。
1.4 統計學處理
將對照組和實驗組產婦的各項研究數據錄入到SPSS25.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統計學處理,(`c±S )表示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采取χ2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對照組產程時間:(11.42±2.78)h,實驗組產程時間:(9.35±1.34)h,(t=4.242,P=0.000);對照組子宮組織康復時間:(16.45±2.48)d,實驗組子宮組織康復時間:(7.24±1.54)d,(t=19.953,P=0.000);對照組出血量:(283.45±22.47)ml,實驗組出血量:(136.75±16.85)ml,(t=33.035,P=0.000);對照組新生兒Apgar評分:(16.44±2.78)分,實驗組新生兒Apgar評分:(9.78±1.74)分,(t=12.843,P=0.000);對照組剖宮產率:15.00%,實驗組剖宮產率:2.50%,(χ2=3.914,P=0.048)。
3 討論
有相關文獻指出[3],我國各醫療機構產科剖宮產率已遠超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標準[4]。目前,任有部分產婦由于害怕自然分娩帶來的疼痛感,即使各項產前檢查指標均正常情況下也仍選擇剖宮產[5]。剖宮產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分娩時疼痛感,但預后時間長,極易出現新生兒問題和切口感染,為引導產婦正確選擇分娩方式,有必要加強對妊娠晚期的護理工作[6],綜合護理從環境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加強護理工作,有效緩解產婦不良情緒,提高產婦分娩認知度,提高產婦依從性,建立產婦自然分娩的信心和勇氣,降低剖宮產率,從而達到護理目的。
此次分析妊娠晚期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結局的作用。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產程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子宮組織康復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出血量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新生兒Apgar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妊娠晚期產婦實施綜合護理,有效改善分娩結局,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新新,董婷婷,黃友麗.孕晚期綜合護理干預對自然分娩初產婦焦慮情緒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12):81-83.
[2] 劉紅蓮,楊雪平,馬莉,馮小寧.心理護理對妊娠晚期孕婦心身狀態、睡眠質量及分娩結局的改善作用[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43(02):334-336.
[3] 尹紅,段麗麗,秘嘉偉,韓會來.高齡產婦妊娠晚期心電圖表現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3):168.
[4] 邱敏,賴春利,李小平.助產士咨詢門診建立對二胎產婦焦慮抑郁情緒和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J].系統醫學,2018,3(16):162-164.
[5] 胡曉娜,林素青,余麗珍.活躍晚期和第二產程初期支撐式前傾坐位對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6,31(18):49-51.
[6] 崔林仙.心理護理對妊娠晚期孕婦焦慮情緒、睡眠質量及分娩結局的改善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4):251-252.